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017-08-07 04:54罗建强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引导初中语文

罗建强

摘 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和作文中词不达意、词汇贫乏、语言浅显的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在语言积累题中,学生的答案相去甚远,使一线语文老师哭笑不得。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刻不容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积累语言

一、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高尔基说:“语言——这是件工具;要学习语言,就要扩大自己的词汇。”可见没有词语的积累,语文教学无从谈起。

1.从语文课本中积累词汇

现行语文教材语言文字优美,词汇丰富,他们都是前人语言的精粹,是词汇积累的好资源。教师应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对这些好词汇熟读成诵,默写运用。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课本语言知识,还要给学生更多地推荐一些经典作品和优美的课外读物。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学习祖国丰富的语言,从而获取更多知识,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智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做了具体规定: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只要学生能读懂的作品,尤其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国学名著经典作品,教师应大力推荐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进行摘抄。

二、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

在写作、交谈中,一句恰如其分的名言警句,往往会使谈吐生色,文笔生辉。因此,名言警句的积累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示范引路

每个学年伊始,我会在教室黑板的边角开辟“名言警句每周一语”的专栏,每周一由语文科代表将当周的名言警句板书在专栏内。每天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我都会要求全体学生把起立问“老师好”改为齐声诵读每周一新的名言警句,并要求学生抄写,弄懂其含义,周五对学生进行抽查,让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当周的名言警句。这样做的目的是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记忆学习名言警句的习惯。

2.接力增责

每个学期伊始,我都会在班上设置“名言警句接力簿”,发动开展“名言警句每日接龙”活动:即从开学第一天,让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将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选一句认真书写在“名言警句接力簿”后传递给下一位同学,一直传递下去,第一轮结束后又紧接着开始第二轮。这样轮回接力,一般来说,每学期可积累一百多则名言警句。在接龙过程中,如果有学生中断,科代表将“处罚”他重新连续接龙三天。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积累名言警句的良好习惯得到了培养,而且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3.整理归类

一个学年将要结束时,我发动学生将“名言警句接力簿”上积累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整理,不同类别的名言警句整理在不同的笔记本上,并将笔记本悬挂在教室后墙展示,让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大饱“眼福”,查阅浏览,为学习生活中运用打下基础。我一般指导学生将名言警句分成如下十多个不同的类别——即道德篇、心理篇、毅力篇、理想篇、青春篇、修养篇、学习篇、事业篇、生活篇、友谊篇等。通过这样的分類整理,一方面可强化学生对名言警句的记忆巩固,另一方面可为学生的运用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仿写提升

仿写是检验学生运用的最好办法。让学生以模仿名言警句的结构特点或修辞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仿照已经学习过的名言警句写出一句句自己创作的、具有新意的“名言警句”。仿写同样由班上的所有学生每天接力,先写名言警句,再写仿句。如,学习了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句后,要求学生仿写,有学生就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勿虚度,废了青春时,徒哀叹。”这样既有新意,又有文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导农村初中学生积累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应长期坚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觉积累语言,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逐渐成长为传承、传播、发扬光大祖国语言文化的使者。

猜你喜欢
引导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