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中追寻简单和谐之美的实践研究

2017-08-07 22:03王小勇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笔画写字书写

王小勇

聚焦现状——雾里看花迷人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写字如此重要,要求又如此明确。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要么书写潦草,要么马虎应付,要么心浮气躁,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比赛中书法家多,作业时优秀作业少

这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家长们对孩子的特长比较关注,很学生开始学习各类硬笔、软笔书法,孩子们也确实争气,今天他考了个省B级,明天他得了个区书法比赛一等奖,可以说各类书法比赛是名将辈出,省考级学生也越来越多;。可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的作业,却是“龙飞凤舞”,惨不忍睹,本子脏兮兮,字迹潦草,让你无法相信这就是省市书法比赛得奖的学生的本子。

现象二:电脑使用多,会写字的人少

电脑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它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的必需品。我们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在学校的重视下,我们的电脑课程也日益被重视。于是我们的学生打字飞快,设置文档小菜一碟,玩QQ微信、各种游戏轻而易举。可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学生在平时书写中别字连篇,甚至很长时间都想不出一个最常见字的字形。

现象三:阅读者多,下笔者少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识字量在一、二年级就已经很大,所以他们的阅读开始得很早,很多学生也确实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可是却很少有人会主动做做读书笔记,写写读书心得,在书的旁边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也许因为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我们的学生也开始变得心浮气躁,光看不动笔这样怎么能够使人成熟、深思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对写字教学规定得很细致,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或许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很好地领会新课标的内涵,没有扎实地落实课标的要求。

寻找途径——拨开云雾见月明

面对如此的现状,那么,我们可否拨开云雾见月明,让写字教学返璞归真,让孩子们在简单朴实中学会写端正的字,并享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找途径,让写字教学简单有实效:

一、写字需要“情”的熏陶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所谓“宁静可以致远”,山水间,悠扬的乐声中几个文人谈书论画,兴致高涨时妙笔横生,一幅对联一挥而就……这是多么美的画面!所谓“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有兴趣的学习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畏难情绪。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杜威说:“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维度之“情感和态度”中,对识字写字方面规定:“喜欢学习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促動学生的情感音符,多方面引导,使学生在“情”的熏陶中喜欢写字,愿意写好字。

1、名作欣赏,润泽孩子的心田

书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碑帖,件件是精品。从这么多的作品中,再精挑细选,让学生能经常欣赏到他们能接受的作品,名帖或名碑。比如四大楷书名家的作品,漂亮的隶书、篆书,精美的小楷,大气的魏碑等等,来引起他们的惊叹,感受到书写的美。

笔者学校每个楼层都有五六个平方的书法展示区,上面展示了大量放大的精美古代书法作品,让学生沉浸和熏陶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中产生对书法的爱好,从而端正写字的态度。笔者会在写字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佳作,再辅以指点,让学生知其所以美,确立前进方向。

2、故事感染,让孩子心领神会

现在的写字教学课本中,都会穿插一些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每每介绍与讲解,学生总是很感兴趣,敬佩之心会悠然而生。但是一册书里只安排一个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可以再进行补充,增加各类书法家的学书过程,或者是同一位书法家的不同故事,给学生打足了气,卯足了劲。

除了介绍书法名家刻苦专心练字的奇闻趣事外,还可以说些闹笑话的各类书法故事,比如有人写歪了字闹了笑话,有人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太开闹了笑话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认识到写好字的作用,做好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

3、榜样作用,激发孩子的潜能

在这里笔者说的榜样,不是古今中外的书法家,或者说他们的一些作品。笔者这里指的主要是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也可以是某些书法爱好者。时不时的把学生的各种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写字等等,展示给他们看,让其他学生在欣赏和自我比较中,提高写字的意识。还经常性把他们的作品贴在书法园地中,或长久性在悬挂在走廊、橱窗内,作为装饰。无论对谁,都是一种正面的促进作用。

对于老师和其他一些书法爱好者,不仅仅局限于来上课。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书法知名度。比如现场书法表演,精品展示,赠送作品等等。

榜样就在身边,离自己最近,作用是无穷的。学生最能感受书写的重要性,甚至会对书法产生一种追求。

4、音乐熏陶,舒缓孩子的身心

在学生写字的时候,放一些轻松、悠扬的音乐,出示一些古代文人琴棋书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写字的乐趣,使其乐乎其乐,学乎其学。

二、写字注意“根”的扎实

在古代私塾中,先生要求学生死死地坐着,先生读一句,跟一句,先生写一笔,跟着写一笔。这显然不是我们现在写字教学要求的,但《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教学重点。”这是语文四大要求中的第一个方面,“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可见,我们对于写字的基本要求,学生写字的姿势、基本规范还是不能放松的。

1、注意力的训练——全神贯注,凝神静气

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也就是说,写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灵性。我们一定在每次写字前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学生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体,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学生通过写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素质又能对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影响。

2、姿势的训练——端正坐姿,执笔得法

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绝大多数都有写字的经历,能写自己的姓名、简单的汉字等。但仔细观其坐姿或握笔的姿势,多半使人摇头、叹息:有的孩子要么死死地捏着笔,紧张得如临大敌,手腕和手指僵硬,写出的笔画既粗又黑,纸深深地凹下去;有的孩子要么歪头耸肩,似乎在完成一件大大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有的孩子更是将整个上身趴在桌上。

对于新生,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忙着赶教学进度,而要根据儿童可塑性强、先入为主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写字规范的坐姿与习惯,亦是如此。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是一劳永逸、终身受益的事情,也是一项艰巨而烦琐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倾注满腔的热情与耐心,要靠老师或家长不厌其烦地提醒、纠正、监督,要长期训练。

硬笔书法讲究的是“五指握笔法”,我们应反复强调。同时还要注意:写字前,教师要提醒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个别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3、结构的训练——示范引领,举一反三

《课标》是将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都是有关汉字方面的知识。这就告诉我们,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是为写好字服务的,我们不应当拿这些内容去考学生。在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技能的锻炼、情感的体验是融合为一体的。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徐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的。指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安排笔画,按照笔顺去写,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实际上就是力求运用有关知识将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在写字的实践活动中练习写字的技能。一旦孩子们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能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越写越好。字写得整洁、美观了,人也随之变得爱美了。

指导生字的书写,不厌其详地交代某字从田字格的某处起笔,某笔压在田字格的某某线上,然后让学生如法炮制,马上三遍、五遍甚至一行……其实是一种繁琐分析,浪费时间。为什么必须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学生则不知。

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写字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如临帖,就要先自己仔细观察、揣摩,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动笔临摹。然后再将自己临写的字与范字对照,哪笔临写得好,哪笔临写得不好,然后再临写第二遍。如是逐一对照,学生就知道了某字该怎么写,不该怎么摆,要注意些什么。

比如写“地”这个字,土字旁为什么最后一笔一定要变成“提”?不变行不行?老师不妨先板书一个“土也”,让孩子们观察这个字好看不好看,怎么写才好看,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土”字作为偏旁必须变形,否则两个部分并肩而立,立不相让,字就显得很宽、很散,没有整体感,不好看。

举一反三,以此类推,学生也能悟出:为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左半边要左舒右敛,而右半边则要左敛右舒。同样的,其它结构的字也可以这样让学生掌握。对于一些常见的字旁,我们老师也不妨这样指导,既省时,又见成效,何乐而不为呢?

4、转腕的训练——注重细节,掌握方法

转腕其实是书写的一种运笔技巧。为什么要拎出来强调呢?

我们教学生写字,往往注意只他们的握笔姿势,而忽略了他们的运笔手法,低年级学生很多的手腕是不直的,几乎都往内旋,导致笔尖朝左,甚至朝内。这还不算严重的,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写笔画时,手腕是一动不动的,无论写多少字,手腕都像僵在那儿似的,只会动手指和整个手臂。所以他们的的笔画,都是死死地拖出来,整个笔画,墨色没有浓淡变化,线条没有粗细变化,更不要说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笔势。也就是说,根本写不出笔断意连的味道来。

所以,要重视学生的转腕动作的训练,把前臂压在桌上,手掌左右摇摆,就是一个转腕动作,配合握笔姿势,经常训练,慢慢就掌握方法了。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线条会轻盈、利索、有力、显型。

三、写字训练偶尔也应“放放山羊”

古代的时候,除了私塾的学习,很多孩子到了家就溜出去“放山羊”,玩个痛快。尽管有些人学习时间不长,但却发展挺快。在写字练习中,我们不妨“放放山羊”。也就是说,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

笔者教一年级时,发现一让学生集中写字,这作业本上的字就不太雅观。出于好奇,将一部分学生的教科书收上来看,出乎意料之外,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横平竖直,像模像样的字。虽然笔力上还有显得稚嫩,间架结构上也还有不少的欠缺,但与他们生字抄写本上写的字却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笔者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改进:

1、数量减负,坚持一个“少”

受此启发,笔者就试着在学生写字练习的数量上,给学生进行“减负”,一改写字练习让学生每个字最少也要写八个以上的做法,一下子将写字练习的数量减到了每个字四个,然后在旁边组一个你认为最棒的词语。但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所谓“万事易做,一诀难求”,经过一个月的练习以后,学生的写字能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除了个别2、3个学生還没过关以外,其他学生全部合格,还有70%的达到优秀。

2、精雕细刻,保证一个“好”字

笔者创造性提出:每课的字,一般每个写4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还给了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学生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令人无比欣喜的。

笔者也因此得出:“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进步都要快得多呀。我们要让学生去“放山羊”,等他们痛快地“放完山羊”,他们就一定能静下心来写好字。

(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笔画写字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