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视学

2017-08-07 07:33苏全有
安徽史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部学堂教育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论清末视学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清末视学问题,就视学活动而言,主要包括三级视学、要员视学及海外视学等。三级视学即部视学、省视学、县视学;要员视学包括外国使臣、学务大臣、地方督抚及其他官员;海外视学集中在东南亚爪哇地区,汪凤翔是主要代表。视学章程与管理包括章程本身、视学员的选任及其它内容。视学章程,分由学部、各省制订;视学员的选任,一是差委,二是公举;章程之外,视学管理在具体实施中渐趋细化、明晰,这体现在资格、回避、考核、兼差、任期、奖叙、培训、严惩冒充等。清末视学在地方引发讼案累累,以四川为最,次乃江苏。以身份划分,包括学界、绅界、政界及不明身份者;讼案频仍的原因,一是由于民风健讼,二是视学员触动了地方利益引发不满,三是视学员自身存在问题。视学作为清末教育新政中的一大举措,短短数载,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其中的经验教训,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清末;视学;劝学

视学作为清末从日本引入的一种教育制度*汪婉:《晚清中央视学制度建立的尝试——日本中央视学制度之影响》,《“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山东日照市,2006年8月。,具有监督、管理教育的职能,从泛化层面来说,涵盖视学管理、海外视学、要员视学、视学讼案等内容。关于清末视学问题,主要成果有汪婉《晚清直隶的查学和视学制度——兼与日本比较》*汪婉:《晚清直隶的查学和视学制度——兼与日本比较》,《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闵晶《清末新政中的教育视导制度》*闵晶:《清末新政中的教育视导制度》,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胡耿《清末民初的视学制度研究》*胡耿:《清末民初的视学制度研究》,中山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等,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或局限于区域,或失于简略,或史料的涉略范围有限,至于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中山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刘福森的《劝学所探析》*刘福森:《劝学所探析》,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二文,乃部分触及。总体而言,清末视学问题并不清晰,学界研究亟待强化。

一、视学活动

清末视学活动主要包括三级视学、要员视学及海外视学等内容。

(一)三级视学

三级视学,即部视学、省视学、县视学。

视学员的前身是视学官。1905年,清廷即有计划,在各省设视学。“军机大臣前议改设文部,请派荣庆为尚书,众论纷歧,迄未定议。日前荣商之张百熙尚书,拟即奏请钦派四五品京堂,充为监督,分派各省,考验学堂,每省以四员为率,所有各省学界事务,均令视学监督总理,其体制与学政相等,惟归京师学务处统辖,督抚不得干预云。”*《议派各省视学官》,《大陆》1905年第3卷第5期,第10页。之后,清廷的计划又有变化,一是各省视学官归提学使节制*《学部派遣视学官》,《寰球中国学生报》1906年第1卷第2期,第59页。,二是将各省学政改为视学官*《学政改视学官》,《教育杂志》1906年第21期,第67页。。对此问题,有学者撰文做了探讨*参见安东强:《清末各省学政的改制方案及纠葛》,《学术研究》2012年第3期。。

1906年官制改革,“学部奏本部官制折云,部中设视学官十二人,秩正五品,视郎中,专任巡视京外学务。又续奏各省学务官制折云,提学使下设省视学六人,由提学使详请督抚札派,承提学使之命令,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又各厅州县劝学所,设县视学一人,兼充学务总董,由提学使札派,以时巡察各乡村市镇学堂。是视学计分三级,最高级为部派者,曰视学官;次为督抚派者,曰省视学;次为提学使派者,曰县视学。虽其位置有大小,权限有广狭,而其巡视学务,力求教育之发达则一也。”*《视学篇》,《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3期,第155—156、156页。这就是清末教育中的三级视学。

学部视学官“不常遣派”*《敬告地方视学员》,《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3期,第171页。。1909—1910年间,学部计派出两批视学官。第一批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第二批查直隶、山西、山东、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每查一省,即将该省学务情形呈报”学部,“以凭考核”,“该员等所需旅居夫马之费”,均由学部“照章发给,不许受地方官供张,以杜滋扰。”*《学部奏派员视学直隶等省折(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浙江教育官报》1910年第43期,第277页。

1909年底,学部调整官制,将视学官改缺为差。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现在学堂日益推广,部务日益繁重,原设额缺不敷分布,分曹治事,颇形竭蹶”;二是学部“原定官制本设有视学官一项,额设在十二人以内,此项人员不在各司治事,于本部现行事例未必周知,而各司办事之员,长年安处京曹,但据文移为准驳,仰空筹画,不知外省实情,是虽有视察之名,仍多隔膜之虑”。因此,学部“酌量变通,将原定视学一官,改为差使,即以原设之十二缺,分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缺,将来视察学务,即在各司实缺、候补人员及各局行走人员,酌量奏派,更番迭代,则劳逸维均,彼出此归,则情形皆悉,各司之缺虽增,官员之数仍旧,庶政毕修,名器不滥,实于学务前途,良有裨益。”*《学部奏变通官制拟将视学官改缺为差增设郎中等缺折(并单)》,《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4期,第6页。

相比较而言,学部视学“其位望较尊,区域又广,照部定新章,欲遍历十二区,必三年始一周,故影响于社会者犹浅”*《视学篇》,《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3期,第155—156、156页。。

各省视学,到1908年时“大抵已备,惟员额未*《视学篇》,《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3期,第155—156、156页。。此中因由,一是经费拮据,二是人员紧张。以江苏为例,“不独财力之困匮也,即职员亦甚缺乏”,故拟呈请“每月添拨经费银四百两作正开销”,人员方面先设省视学三人,其他则由学务公所人员兼充,“以期用人节费,各得其当。”“视学员程度必须在日本留学毕业或本国优级师范与高等学堂毕业生及曾充学堂管理员、教员、学界素有名望者,方称其选。”*《本署司详请饬司添拨学务公所经费以便照章设立省视学并请奏咨立案文(并批)》,《江宁学务杂志》1907年第9期,第7—9页。

至于州县一级视学,1908年左右时,“则每州县必有之”*《敬告地方视学员》,《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3期,第171页。。

三级视学,显现出清末教育管理的逐步细化*参见李丹:《阶层固化趋势下的教育层级化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二)要员视学

要员视学包括外国使臣、地方督抚、学务大臣及其他官员。

外国使臣视学方面,1897年《集成报》转录《苏报》报道俄使视学:“俄爵此次出使中国,既抵津门,往阅北洋军器厂、水师学堂,及俄人肄习汉文学堂,均有奖赏,以励学童。另慨然出银万两,倡设矿务学堂,此是津门官场,久有志未逮者也。”*《俄使视学捐资》,《集成报》1897年第6期,第24—25页。

地方督抚方面,1904年《四川官报》转录《晋报》报道江苏巡抚端方视学南洋公学:“端午帅过江宁时,乘坐双马车赴南洋公学考察学务,院中学生军乐队奏欢迎大帅之乐,兵操队均擎枪致敬,午帅拱手以答,入队凡百余人,步伐止齐,音节宏亮,并佩带前次伦贝子奖牌,银地金文,与学旗相辉映。嗣午帅阅视小学生体操、唱歌,凡七十余人,悉用华语口号,诸生亦奏新谱欢迎大帅歌,次奏体操歌,和以风琴,按腔合拍,午帅拍手相赏。中小学生操毕,午帅遍询姓名、年岁,再三奖励。次阅小学堂,考察功课,面令学生讲解。次阅格致室,实验水学、气学、光学。次阅中院各班,考察西学功课。皆勉以敦品力学,殷殷如教子弟,久坐始散。”*《大帅视学》,《四川官报》1904年第26期,第49页。

学务大臣方面,1905年《教育杂志》报道了学务大臣张百熙视学天津:“学务大臣张尚书于七月初五日早,在天津户部造币厂后新建之学会处,验看各学堂学生,当时该处有警兵沿道旁站列,先期经袁宫保传谕,凡候补各员,如有学堂差使,到该处之轿马,须停放远处,随从人等,不许太多,非学务人员,及不戴大帽、不穿马褂者,不许入内观看。约七点半钟,各学生到齐,七点三刻,袁宫保到,军乐队奏乐,随入茶座,少顷张尚书到,又奏乐,学生两旁肃立,张尚书随入茶座。移时张尚书登台立,袁宫保在右旁陪立,乐队鸣号,学生行三揖礼,曹君汝霖在左旁代张尚书演说许久,大意在归重德育,演说毕,袁宫保又向众学生勉励数语,随均入茶座,乐声又作。少顷,阅各堂夏季课卷,阅毕后登台,看城隍庙官立两等小学生演习体操,看操毕,入茶座,随又奏乐。少时张尚书及袁宫保乘马车而去,各学生亦列队鸣号各散,时约十点钟,张尚书随又赴李文忠公祠验看各女学堂学生,事毕,即赴督署午酌,午后约三点钟,又赴考工厂工艺学堂、教育品陈列馆、南段巡警总局等处阅看云。”*《学务大臣之视学》,《教育杂志》1905年第10期,第56页。

要员视学中,以督抚视学为最突出。

(三)海外视学

海外视学集中在东南亚爪哇地区。“爪哇八打威埠自庚子年设立一中华学堂,办理极有成效,尔来各埠闻风兴学,共有二十八所,生徒共有三千余人”,1905年“商董李兴廉等特派亲信人回粤递禀粤督,恳望先派员来视学”*《请员视学》,《广益丛报》1905年第82号,第3年第18期,第12页;《请派南洋视学员 广州》,《申报》1905年8月18日,第4版。,“整顿一切,均予立案,岑督已批准照行。”随后两广总督岑春煊“咨照闽浙总督会衔奏派刘令士骥前往,请作为钦派视学委员,饬外部照会荷兰公使,请转知南洋荷属地方官沿途保护。”*《视学海外》,《四川官报》1905年第32期,第53—54页。

广东之外,学部也派董鸿袆为南洋视学员*《南洋视学员派定》,《大同报》1907年第7卷第12期,第28页;《议派南洋视学员》,《教育杂志》1907年第7期,第93页。。1907年,爪哇福建侨商陈显源禀请学部拨款津贴视学员,学部未予照准,并劝其与视学之间和衷共济*《寓哇闽省侨商陈显源请拨款津贴视学员禀批(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五日)》,《学部官报》1907年第22期,第121—122页;《请筹视学津贴》,《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7期,第94页。。

刘士骥之后,1906年广东派往爪哇的视学员是候补知县汪凤翔*《申报》1906年10月16日第9版《南洋两视学员起程 广东》载:“粤督所委南洋爪哇视学员汪凤翔、星槟总视学员苏启元,日昨禀见制府后,即日起程前往。”,福建所派是浙江留日毕业生陈华*《闽督颁发南洋华侨兴学文告》,《申报》1907年1月14日,第9版。。其中,陈华的问题很大,“其粗鄙之态,为西爪哇诸董所厌恶,故划分粤省所派视学员管西爪哇,闽省所派视学员管东爪哇。”他还“倡言学生之还国者,宜粤人归粤,闽人归闽”,“闽人之财止宜用之于闽”,“某君恶其言之污耳,曾面斥之,而陈某尚厚颜哓哓也。”*《爪哇通函》,《申报》1907年6月16日,第12版。

汪凤翔在爪哇地区的视学活动,一是调查学务,“调查华侨所办各学堂之成绩”*《爪哇全岛视学员前往苏门答腊调查学务》,《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1期,第123页。。宣统元年初,他将爪哇各地学堂“巡到者”分为四类:最优等有玛垅、严望、万隆等8地,优等有八打威、新巴煞、爵雅等22地,中等有泗水卑比司、古都士、南安由等23地,下等有文地兰、加田、绒望等9地,“此外未经巡到者容后续列”*《视学员汪凤翔评定南洋和属各岛中华学堂优劣表》,《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8期,第90—91页。。

二是禀请速颁简字课本。汪凤翔禀福建、广东提学使称:“顷阅报章,载学部所定简易识字课本,经已告成,窃维此种课本,在内地固为普及教育之要品,而在海外,尤为提倡国学之利器,惜在爪哇,无从采办,如经学部颁发到宪署时,伏祈从速札发南来,俾得转发各岛采用,庶多一人识祖国文字,即多一人有祖国思想。”*《奏派爪哇全岛总视学员汪为请速颁简字课本上福建广东提学使禀》,《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6期,第104—105页。

三是规范学生行为。大清驻荷兰钦使“为华侨致贺和女主生子礼节应用龙旗”事致电汪凤翔:“和皇生子礼节,侨商、学生应用龙旗致贺,此公法通例。国旗即国籍表证,幸勿误认,希转告。”*《驻和钦使陆为华侨致贺和女主生子礼节应用龙旗致爪哇视学员汪电》,《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6期,第103页。汪凤翔接电后,致电各埠中华学堂:“中华学堂,巴校仅放假一天,无他举动,恳仿办,外人绐学生执和旗游街,勿为所愚。”*《爪哇视学员汪为华侨学生贺和女主生子礼节致各埠中华学堂电一》,《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6期,第103页。

汪凤翔还禁止学生迎送。他发文道:“为通布事,照得学生送迎官长,曾经学部申禁,南洋和属各校,此习尚未尽除,甚且遇绅董喜庆,即率至其家称贺,遇外国庆典,又率至其署唱歌,竟将学生视同应酬场之点缀物,甚非养成高贵人格之道。本视学员,心焉疾之,为先敬告各学堂,一体知照,嗣后遇有官长往来,不得带领学生至车站排队,遇绅董及外国喜庆,更不得率往唱歌,庶免荒废学业,而习染奴性。合行出字通布,务烦查照实行。”*《奏派爪哇总视学员汪为禁止学生迎送文》,《华商联合报》1909年第6期,第106—107页。

总体看来,清末派驻爪哇视学员,对华侨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两江总督端方曾就汪凤翔申送爪哇学生30多名回国肄业事认为,“该视学员劝学之力,其影响于教育前途者甚巨。”*《江督批奖华侨就学 南京》,《申报》1908年5月26日,第11版。《第二次调查南洋荷属华侨现状》一文认为,“不论部派省派,均无效果”,“无所事事,几通赘瘤”,所定学堂章程,“虽有若无”,不是事实*《第二次调查南洋荷属华侨现状》,《申报》1908年4月19日,第26版。。

二、视学章程与管理

视学章程与管理包括章程本身、视学员的选任及其它相关管理内容。

(一)视学章程

清末视学章程,分由学部、各省制订。

1908年,张之洞“面谕各司员严订视学章程三条”:一、“派赴各省视学者,照分发起程到省例,不可沿途延缓,限六个月复命,月给薪水二百金”;二、“到省后必须亲临各学堂察看情形,调查历年成绩,如有不合定章者,就近会同提学使变通办理”;三、“至堂后务将教员人数、学生若干造册报部,以凭查核”*《视学员规则 北京》,《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第5期,第6页。;并“另拟接待定式”*《视学新章》,《四川官报》1908年第8期,第58—59页。。此章程主要针对学部视学而言。

在地方,四川、江苏、浙江等地均制定有视学章程。

早在1905年,“四川学务处,特设学务调查所,派大学堂监督为视学官,订定简明条例凡五章”,即第一章纲要,第二章本所权责,第三章全所规则,第四章视学官日课,第五章视学官权限。其中视学官权限16条,“最要者”一是“视学之职,分坐查行查”;二是“视学大纲分四门”,包括外观、内容、学堂与学堂之关系、学堂与地方之关系;三是“视学以剀切劝导,并授以办法为要旨”;四是要求“体察真确,许密记函报”;五是“须按照新刊调查表,详细填注,毋令遗漏,别有见闻,许撰写日记,呈学务处存查”;六是“各学堂现在办法,或与奏定章程歧异,及学科不备者,委员当详细告之,属其更正”*《川省视学简章摘要》,《教育杂志》1905年第5期,第64页。。

1907年,江苏颁布省视学暂行章程,计4章16条,其中规约方面,不许地方招待*《江苏省视学暂行章程》,《教育杂志》1907年第8期,第65—68页。。1908年,浙江提学使“酌议视学员办事规则八条”,内容类上*《本司支酌议视学员办事规则通饬遵守文》,《浙江教育官报》1908年第3期,第23—25页;《浙省颁定省视学新章》,《申报》1908年9月12日,第11版。。

1909年,学部奏遵拟视学官章程折*《学部奏遵拟视学官章程折(宣统元年十月二十九日)》,《浙江教育官报》1910年第17期,第154—155页。,章程计33条,主要内容,一、视学区域方面,全国“分为十二区”,“每区视学官应派二人”,“每年约视察三四区,每三年视察一周”。二、视学资格方面,“视学官以宗旨正大、深明教育原理者为合格”,“每区所派视学官须有精通外国文、各种科学者一人,以便考察中学以上之教法”。三、视学职任方面,“视学官不设定员,以部中人员或直辖学堂管理员、教员职分相当者派充”,视察内容包括劝学所及学堂,并撰写节略呈报。四、视学权限方面,学务公所、劝学所、学区事务、学堂等“有与章程不合或未能实行者”,应详告改正,“遇有关系教育事务之争端”,“将情由移交提学使或该管地方官办理”,“凡视察某学堂毋庸预期通知”。五、视学日期方面,“每一省视察之日至少以八十日为度”,视毕研讨。六、视学经费方面,定额开支,“沿途食宿均须自给,不得受地方官供应”。此外还有视学考成,涉及受贿、越权、敷衍等*《学部奏定视学官章程》,《浙江教育官报》1910年第17期,第109—112页。。

总体来看,章程规定具体、明晰,便于实施。

(二)视学员的选任

视学员的选任,一是差委,二是公举。

差委方面,学部视学由学部委派,如1910年“直鲁晋粤桂闽六省现需视学员,学部特派刘宝和六人前往视学。”*《学部派定六省视学员》,《大同报》1910年第14卷第13期,第29页。

省视学由督抚委派,如山东,早在1905年“抚帅慎重学务,现委莱阳绅士郑黼庭侍御炳麟到登州各属,考试学堂。”*《委绅视学》,《广益丛报》1905年第79号,第3年第15期,第8页。后各省按学部要求,由督抚委派视学*《本署司详请饬司添拨学务公所经费以便照章设立省视学并请奏咨立案文(并批)》,《江宁学务杂志》1907年第9期,第7—9页。。

县视学由提学使批委,如四川,射洪县禀视学员或仍前委或另改委,提学使批道:“据禀已悉。该县视学马天衢辞札之禀卷,查并无该前县孙令据情转详一案,惟该视学恳另委教谕罗彤充视学禀内有钧札业已请县转详之语,究竟孙令前案所禀有无另举堪胜视学之任者,恳予另委,仰查案照录前禀申详备案。至马举人所举之罗教谕是否堪任视学,能孚众望,仰并查复核夺。学务为地方要政,视学员为办学重要之人,虚悬半载,实属不成事体,务宜妥速禀复勿延,切切。此缴。”*《提学使司批射洪县禀视学员或仍前委或另改委一案》,《四川学报》1907年第4期,第5页。

清末县视学多由教职改设。如东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奏请“先将东三省教授、教谕、学正、训导遇有丁故降革出缺,改设视学员,其文庙奉祀实止春秋二季,及平时典守事宜,应责成该员一并敬谨供职。”“其旧有之教职各员由提学使详加考验,拟就各员中合格者,即予改充,如有不胜视学之任者,酌量开缺,照品酌改他项官职。”*《东督徐吉抚朱署黑抚周奏请设立视学官停选教职折》,《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6期,第54—55页;《东督徐吉抚朱署黑抚周奏请设立视学官停选教职折》,《申报》1908年10月6日,第18版。

公举方面,主要针对县视学而言。

在江苏,盐城县夏嵩等禀请“该县视学刘铎现届期满,应即开会选举禀候札派”,提学使批复认为,“所请由公众选举,自为慎重起见,事属可行,惟不准各怀意见,致滋扰乱。”*《本署司批盐城县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夏嵩等禀视学期满请另选举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6期,第20页。后“教育会开会公举李绅秉良当选”*《本署司批盐城县详据教育会开会公举李秉良接充县视学兼劝学总董由》,《江宁教育杂志》1910年第8期,第29页。。

县视学应由提学使任命,其中公举是重要路径。此中因由,四川提学使曾有解析:“查视学一职,为地方官佐治学务之员,其权限义务均属于行政方面,与地方公会及教育会性质迥殊,故其选任,定章由司札委,而不必属之公举。嗣以州县于一邑士绅贤否,知之较悉,乃以遴选之权,委之牧令。又以学务之良窳,本籍人有切己之利害,复由牧令集合学绅公举,然必经本司批饬办理,此视学由公举之原因,固为变通办法,而非通常定例也。”*《荣昌县教育会职员林树人等禀恳视学校长必由票选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2期,第22—23页。

江苏地方政府还制定有选举县视学章程,规定:“教育会未经成立地方,暂由地方公正绅士选举,俟府厅州县自治公所成立后,一律改由府厅州县自治公所选举,至选举之法,应加倍选出。”经江苏谘议局议复,“将‘公正绅士’四字改为‘学务士绅’四字,‘自治公所’四字改为‘议事会’三字”,江苏巡抚认为“均属可行”,并“通饬各属一体遵照办理”*《苏抚程札谘议局复议选举县视学章程一案文》,《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10期,第15—16页。。

1909年江西教育总会上谘议局书中要求,“视学宜一律改由本地方选举”:“查我省视学员现为提学司派定者,多系候补官员,所至每多隔膜,应仿江苏办法(见江苏教育会文牍二编),概由地方团体重行选举,以便收人地相宜之益。”*《江西教育总会上谘议局书》,《申报》1909年12月10日,第18版。于此可知,视学公举存在地区差异。

公举县视学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四川仪陇县就禀称“一时实难其选,请暂缓选举”,提学使批道:“一邑之广,何至缺一堪胜视学之才?邑人士无亦因经费支绌、学务毫无成效,惮于任劳任怨耳?”并要求“迅举视学,禀候札委勿延”*《仪陇县禀视学员一时实难其选请暂缓选举一案》,《四川学报》1906年第12期,第5—6页。。再就是争夺视学,江苏睢宁县开会选举视学因争权未能开会,提学使批道:“县视学一职,查照部章本系由司径委,毋庸选举,本司与陈前司迭经准令各属先行选举,再候委任,乃系俯顺舆情,于部章范围以内加意慎重之道,今反因此起地方之争端,殊非初意所及料。本司对于此事以为既系选举,与会资格自当严定,惟前教育会所议者,亦未免稍狭,应将学董及未入会之师范毕业生并廪增附生之曾办学堂稍有经验者,均准入会,此外概不准与,以示限制。开会时如再有无理取闹、扰乱秩序、阻碍选举者,即由该县指明,禀请惩办,决不姑容,并即晓谕各生知照。”*《本署司批省视学、睢宁县禀开会选举视学争权未能开会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6期,第19页。

由上可知,清末视学员的选任,公举亦需委任。

(三)视学管理

视学管理在具体实施中,主要体现为资格、回避、考核、兼差、任期、奖叙、培训、严惩冒充等。

1907年河南提学使孔祥霖上奏,对视学官设置现状表示了不满*《孔提学奏请各省考设视学官折》,《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1期,第2—3页。。折上后硃批政务处、学部议奏,乃由政务处主稿会同学部奏复,其中关于视学员资格方面,复折称:“该署提学使奏请专以高等学堂豫科及中学堂毕业生为合格,及兼用现任候选教职,亦系慎重学务起见,惟现在各省高等学堂、中学堂学生已经咨报毕业者尚少,恐仍不敷分派。至各省教职人员,人品亦颇不一,若仅以考为凭,或多迁就、调剂之弊,不如暂由各省提学使慎选,无论为士绅,为教官,为学生,但查明实系品学俱优、热心教育者,均准札派委用,将来学堂毕业人数渐多,再由宪政编查馆会同学部另订考试视学官专章,奏请通饬遵行。”*《政务处奏复考试视学官普兴教育折》,《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6期,第1—3页。

提学使孔祥霖另上请将新设佐治各员概免回避一折,奉硃批会议政务处、吏部议奏*《请免佐治各员回避本省 北京》,《申报》1907年8月14日,第10—11版。,乃由政务处主稿会同吏部奏复道:“今该署提学使复以佐治各员概免回避本籍为请,臣等再四商榷,应请将嗣后添设之佐治各员,除视学、劝业两员准由州县官采访舆论、参用本地士绅外,其余各员虽不必限制省分,仍应一律回避本府,庶于为地择人之中,仍示慎防流弊之意。”*《政务处议复孔学使奏考试视学官折》,《教育世界》1907年第163期,第4—5页。中央解除视学回避限制,地方亦如此*《绥定府禀考察各属视学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2期,第9页。。

已任视学员要进行考核,时论称:“学部各堂宪近议各省应设之视学官,关系重要,应即通饬各省,嗣后各处视学官,定以一年为期,务请先由提学司出具考语,汇送本部,俟考试合格,分别给札前往视学,以昭慎重。”*《选派视学官之慎重》,《直隶教育杂志》1908年第19期,第117页。《申报》1908年3月16日《张相国对于视学员之郑重》则称“定期一年或三年”。后又规定,“由提学使于年前下札委派,一面申详督抚,咨报”学部,“其有中途撤换及调差之员,并应随时详请咨部立案,统于年底由提学使开叙各员职名清单,详请汇案奏咨一次”,“以备考核”*《学部札学务公所科长副科长科员省视学及高等学堂监督宜分年报部一次文》,《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7期,第2—3页。。具体到地方执行情况,则是地方官出具考语,“仰提学司复加考核,分别去留,转饬遵照。”*《绥定府禀考察所属厅县视学员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4期,第18页。

视学员兼差比较混乱,有可以兼差者,如江苏武阳县视学员兼充劝学所总董*《武阳劝学所开办纪事 常州》,《申报》1907年9月26日,第12版。,沛县视学员“兼学务总董”*《本署司批沛县详遵章设立劝学所举定总董兼县视学员暨各区学董开折绘图呈请立案由》,《江宁学务杂志》1908年第4期,第23页。,这种现象乃章程规定允许*《本署司详请咨部奖叙省视学暨各属视学员文(清册附)》,《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4期,第11—14页。;有权且兼差暂代者,如丹徒县学堂堂长兼任视学员*《校长兼充视学员 南京》,《申报》1907年4月24日,第12版。;有“不能兼差”者,如四川崇庆州,视学员“兼任自治事务学台”,被认为是“甚非所宜,昨特行州查明妥为办理云”*《视学不能兼差》,《广益丛报》1910年第235号,第8年第11期,第12页。;有“酌减视学兼差”者,如四川石泉县视学员王耿光,“他项要政,亦多委令负担”,“学台……札行该县查明酌减”*《酌减视学兼差》,《广益丛报》1910年第249号,第8年第25期,第13页。;还有因兼差遭反对辞职者*《江甘视学员辞职 扬州》,《申报》1907年9月14日,第11版。。州县视学之外,省视学亦有兼差,如两江总督端方任命教谕左孝全兼充省视学*《札派左教谕充省视学员 南京》,《申报》1907年12月10日,第12版。等。其实,早在1907年清廷改革外省官制,就规定:“视学员一员,掌理该州厅县教育事宜”,视学员与警务长一样有别于其他各官,“不得以他员兼任,亦不得兼任他职。”*《庆邸孙相奏改外省官制清单》,《申报》1907年7月18日,第2版。

地方视学任期三年,期满后呈请辞职*《本署司批如皋县视学沙元榘呈充任视学已届期满乞檄县另举接办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9期,第40页。。对于呈文去职者,地方官亦有挽留,如江苏东台县“慰留”视学杨琬“照常办事,毋得遽萌退志”*《本署司批东台县详县视学杨琬暂留办事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2期,第49页。。此外还有要求暂时代理的,如江苏盐城县“仍留该视学担任两月,俟暑假大会开会时再行选举”*《本署司批盐城县视学兼劝学所总董刘铎禀任满解职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6期,第17—18页。。

奖叙方面,“学部现行续定提学使办事权限章程第四条条文,查原文内开课长、副长、省视学、劝学所总董如无官者,照章给与五品、六品、七品职衔,惟必勤慎无误,满三年者由提学司详请督抚咨明学部给予执照,并咨吏部注册,如有异常得力之员,因事未满三年而于学务实有裨益者,准由提学司声叙事实,详请咨明一律给照注册。”*《前署司详遵议南部县视学李雨苍奖励文》,《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4期,第6—7页。宣统元年十月,四川提学使“将成绩卓著者请奖二十五员”*《请奖视学》,《四川官报》1910年第5期,第55—56页。。

培训方面,在江苏镇江,“镇道荣星庄观察拟借城内万寿宫设立学务总核所,招各属视学员到所研究,以期齐一学务。”*《议设学务总核所》,《申报》1907年5月16日,第11版。“并请王绅为总理,每十日开会一次,讨论各学堂教科书管理法,及清查款项、分晰权限等事。已将所定表册格式,颁发各县以便遵用矣。”*《拟设学务综核所 镇江》,《申报》1907年7月23日,第11版。湖北*《创办视学员讲习所 武昌》,《申报》1907年11月16日,第12版。、贵州等地还专设有视学员讲习所*《黔抚请裁教职就款兴学 北京》,《申报》1909年4月25日,第4版。。

广东*《严缉冒充视学员》,《广益丛报》1909年第192号,第6年第32期,第7页;《严缉冒充视学员 广东》,《申报》1908年10月27日,第11版。、浙江*《本司支批宁绍台视学员详查办棍徒冒充省视学禀》,《浙江教育官报》1907年第7期,第36页;《禀请惩办冒充视学员 浙江》,《申报》1909年2月3日,第11版。等地发生棍徒冒充视学事件,各地“严拿究办”。浙江视学调查实行“奉颁之旧表与部颁之一览表”并用,以“相辅而行”*《本司支准金衢严视学禀调查学堂表册应新旧并用通饬各视学员文(附抄原禀)》,《浙江教育官报》1908年第2期,第14—15页。。丹徒县教育会还开会“研究斥逐视学员之办法”*《教育会集议斥逐视学员 镇江》,《申报》1910年4月1日,第11版。。湖北规定视学员每学期报告视学情况,“至迟不得过一个月”*《鄂学重申视学报告期限 武昌》,《申报》1910年9月18日,第11版。。

总体看来,清末视学管理,渐趋细化、明晰。

三、视学过程中产生的讼案

清末视学在地方引发讼案累累,以四川为最,次乃江苏。以身份划分,包括学界、绅界、政界及不明身份者。

学界方面,关于视学讼案,省级教育主管提学使在批文中多有提及。四川提学使针对新都县视学讼案批道:“查该县前视学鞠育接办,甫经年余,即因学界中人时与反对,决意辞职,始另委吴凯接充,今吴凯任事未及一年,该生等又复联名攻讦,二年之间,两易其人,而皆不洽,然则为该县视学员者亦已难矣!”*《新都县文生陈序镛等禀视学吴凯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2期,第9页。其另批指出:“近来学风捏名禀讦,往往而是,尤难执为凭信。”*《越嶲厅学绅郑倬才等禀恳札委视学以继要职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1期,第22页。江苏提学使慨叹:“天下之诪张为幻者,莫刁棍讼师若也,不意今日学界攻讦之风,反甚于讼师刁棍,毁之不足信,誉之亦不足凭,时事迁流,不知伊何底极。”*《本署司批邳州江苏教育总会评议员花黼臣等禀为历举视学素行及任事成绩公恳电核以伸直道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9期,第32页。

绅界方面,绅界对视学影响重大,四川提学使“曾札饬地方官就绅士中择其明通稳练者,襄办学务,俾与该视学、校长等和衷共济,以免别生障害”*《泸州申复合江县视学校长被控情形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10期,第10—11页。。

政界方面,讼案主要在州县一级。州县视学直属省提学使,然地方官员亦有监督之责,甚或左右视学公举*《推举县视学员》,《申报》1907年1月24日第17版载称:上海劝学所“推举府学拔贡项文瑞为县视学……尚不知县主能否照准也。”。省提学使多站在视学角度,与地方政府折冲*《渠县详请撤换视学阎一士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8期,第10—11页。。

此外,还有不明身份者的讼案*《查明捏控教育会长情形 苏州》,《申报》1907年11月19日,第12版。。

清末视学讼案主要集中在1907—1910年间,波及面广。讼案频仍的原因,一是由于民风健讼。“川省民风健讼”*《绥定府禀考察各属视学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2期,第9页。,“刁风可恨之至”*《双流县禀遵饬查明王德谟等上控视学员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第7期,第7页。,“攻讦之风,恐亦防之而不胜防”*《叙永厅禀请改委贤员查复视学校长被控各节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2期,第20页。。綦江视学张华庭一例最为典型:“綦江张华庭先生前历任贵州遵义知县、知府,刚正不阿,循声卓著,至今人犹思念不绝。解组归里,两袖清风,持身严毅有法,老成典型,远近翕然钦企。去岁该县士绅强举为视学,不得已暂摄数月,已坚萌举人自代。日前突有人具禀新提学使,闻多至千数百言,禀中极口丑诋,任意诬蔑,多骇怪不近情理之言,指陈七大恶,多系夸大其辞,不可捉摸,其加以绰号则曰滥队伍头之张某云云。闻提学批云,劣迹似此昭著,岂有县官毫无闻知,如此聋瞶之理,着重庆府耿守查复。闻华庭先生得批之下大咤,以为人之无良,淆乱是非,一至于此,显系私党不利正人,主使倾陷,聚集士绅公议,务欲举发霸踞綦学之某某私党,除县中十余年来之积弊。不日来渝,将亲身蒞省,以实究虚坐具禀,挺身为本乡除巨蠹云。”*《丑蔑视学之怪噱》,《广益丛报》1909年第206号,第7年第14期,第11页。

二是视学员触动了地方利益引发不满。视学员视学地方,主要是视察汇报学务*《学部视学员考察实业学堂及试验场之报告》,《江西农报》1907年第2期,第1页;《直隶教育调查报告总说》,《教育世界》1907年第145期,第1—8页。当时地方还制订有勘学章程(《设法筹办乡学 湖南》,《申报》1908年7月21日,第11版)。、指出问题所在*《金衢严视学员徐光烈呈报衢属学务情形并拟整顿办法禀(附条陈)》,《浙江教育官报》1909年第14期,第144—146页;《江苏省视学无锡侯鸿鑑上学部意见书》,《广益丛报》1910年第224号,第7年第32期,第1—3页。、劝学*《黔江县视学员程芝轩劝学文》,《广益丛报》1907年第141号,第5年第13期,第8—12页;《巴县视学员曾君吉之白话广告》,《广益丛报》1908年第190号,第6年第30期,第9—11页。、请奖*《郫县详视学赁溶牒呈请奖办学员绅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第6期,第5页。当时地方制订有兴学奖励章程(《奖励兴学章程 湖北》,《申报》1908年6月3日,第11版)。等,如果触动既得利益则容易被控。正如四川提学使所言:“办理本地事务,最易丛集怨尤。”*《宜宾县视学禀呈缴委札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8期,第15页。“地方有认真办事之人,不肖者以为不便,招怨固所难免。”*《名山县视学禀恳请辞退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2期,第18—19页。四川总督针对綦江视学被控也认为,“近来各属视学办事稍一认真,未有不被人诋排者,正不独綦江一县为然。”*《督宪批綦江县视学张济辉禀》,《四川官报》1909年第19期,第38页。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渠县视学阎一士被讼就是“因清查颜孔传、饶鸿渐侵吞学款一案而起”*《渠县详请撤换视学阎一士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9年第8期,第10—11页。;达县视学王焜燿“因查明县城四小学堂办理不善,据实笔记,以备省视学之查验,自系照章而行,王家瑞等辄敢集众凶殴,并拥至县署,肆口寻骂”,教员赵儒修等“随同党恶,一至于此”*《达县视学王焜燿禀王家瑞等纠众辱殴恳提严究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第3期,第7—8页。。

三是视学员自身存在问题。如江苏宿迁县视学卢瀚荫“恃才傲物,遇事不免武断,所办崇本学堂,亦未尽合法,平日既在皂河办学,于视学责任自不免旷废”*《本署司批省视学王登云禀复宿迁县视学卢瀚荫被控由》,《江宁学务杂志》1910年第2期,第42页。;沛县学堂堂长邵某嫖妓被控,省视学陈官彦庇护保全,“敷衍了事”,“而邵某竟安然无恙”,时论叹称:“呜呼!以视学所为如此,学务当可问乎?”*《省视学调停之手段》,《竞业旬报》1908年第22期,第36—37页。四川中江县视学刘西凯违章“欲考优拔”,时论评价道:“噫!身为视学,尚如此见异思迁,废弃职务,而作此故违奏章之事,其他无论矣!”*《视学亦欲考优拔耶》,《广益丛报》1909年第216号,第7年第24期,第13页。湖北兴国州视学员“皮某性嗜嫖博,月入薪资不足供挥霍,则向各乡学堂勒索规费,稍不遂欲,即捏词朦报,将管教各员撤职。且该视学识字无多,往来书札辄写别字,如写永远为尹远,苛索为课索,预白为颂白,塾师为熟师等,时常贻人笑柄。”*《视学员不学至此耶 湖北》,《申报》1910年6月14日,第11版。江苏省视学调查华娄学堂,“称文进小学教授未合,学生又皆乡间子弟,成绩欠佳”,时论以《省视学鄙视乡间子弟》为题评论称:“地方官绅筹办学务,往往偏重城间,集一地之汗血钱,教养少数之子弟,是特为其门面计耳。循是以降,城间之学堂日益多,乡间之学堂日益少,城间之子弟有权利,乡间之子弟有义务而无权利,城乡之界限既分,贤愚之程度遂判。”*《省视学鄙视乡间子弟》,《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5期,第7页。《申报》上还刊发专论,长篇累牍直斥省视学吴亮钦无学、钻营*《长元吴教育会函致教育总会论省视学员吴某不职事》,《申报》1907年8月31日,第2—3版。。论说《论中国之政党》指责“省视学员,亦以八九品官为荣耀。”*《论中国之政党》,《申报》1908年3月10日,第2版。论说《摄政王交谕改良学务感言》批评视学员“艺科则莫赞一辞,外国文字则直置不问者,亦不少概见。”*《摄政王交谕改良学务感言》,《申报》1909年4月29日,第3版。还有批评视学员“因循敷衍有名无实”*《宁省视学易委之原因》,《申报》1909年8月3日,第11版。、擅自租地给美国教士开会传教*《视学员乎?视教员乎? 扬州》,《申报》1910年3月16日,第11版。、策马踏毙小学生后“扬长而去”*《视学员策马踏毙小学生》,《申报》1911年9月10日,第11版。、视学报告“欺饰”*《视学员报告不实》,《申报》1911年9月17日,第12版。等。

需要强调的是,清末地方视学多为当地士绅出任,其中不乏以视学谋利者。正如清末政府批文所称:“川省地大物博,自三费津捐开局,各州县莫不各有绅士盘踞其中,新政初行,首重兴学,于是又以学款为重,而劝学、视学等职,若谓绅士例得之优差,其间廉谨公正者固不乏人,而侵吞学款迭被控追者几于无日无之,可为浩叹!”*《双流县贡生宋国乐等具控前视学程燧一案》,《四川教育官报》1910年第12期,第14—15页。

视学讼案的处置往往不了了之,其中诬怨视学者被判刑徒的更是少见,依据目前所涉材料,最重者是徒三年*《督宪批提学使司、提法使司会详合州师范生潘树嘉挟嫌诬蔑视学酌拟罪名文(并原详)》,《四川官报》1910年第3期,第57—58页。。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梳理了清末视学的发展脉络,从中可知,视学作为清末教育新政中的一大举措,短短数载,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巡视,仍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方 英

The Thinking of Educational Inspec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SU Quan-you

(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s far as the educational inspec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concerned,it mainlyincluded:educational inspection from central party to local party(three-level),educational inspection of senior officials and overseas inspection.Three-level educational inspection consisted of ministerial level,provincial level and county level.Educational inspection of senior officials comprised foreign envoys,ministers of education,local governors and other officials.Overseas educational inspectionwas concentrated in Java of Southeast Asia,and Wang Feng-xiang was the chief representative.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inspection included the regulation proper,the selection of inspectors and other affairs.Regulations of educational inspection were formulated by educational ministries and provinces.The choose and appoint of inspectors was dispatched or public election.Beyond the regulations,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inspection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tailed and clear in concrete implementation.Itwas reflected in qualifications,avoidance,assessment,pluralism,tenure,reward,training,and disciplinary actions,etc.Educational inspec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caused many lawsuits in local areas,of which Sichuan province took up of the most part,and followed by Jiangsu;if divided by identity,it included academics,gentlemen,politicians,and unidentified persons.As to the reasons of repeated lawsuits,one was that the people were litigious,second was that the inspectors touched the local interests,third was due to the problems of inspectors themselves.Educational inspection,as a great measure in the new educational polici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developed rapidly in a few years,and also significant impact took place,so that we can take example by their experiences and morals today.

the late Qing Dynasty;educational inspection;encouraging learnt

K257

A

1005-605X(2017)04-0041-09

苏全有(1966- ),男,河南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猜你喜欢
学部学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素描作品选登
题解教育『三问』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绘画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水粉作品选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