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通
摘 要: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学进步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现如今,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科学教学起始于三年级,此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并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此种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强化课前准备工作
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要工作便是教师必须对科学教学提高重视程度,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对于课前准备工作来讲,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其中,教学内容必须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只有科学教师能够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课前准备工作更加具体、充分,从而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悬念和问题。一个良好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使教师更好地组织学生展开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教学情境,属于最为有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具体方法有,第一,语言导趣。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灵活运用语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生活形象、准确精练的语言,一方面可以准确传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第二,悬念导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新颖性的问题,或者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进行探索行为。科学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求教师能够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做到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习热情。第三,实验导趣。小学生很容易被一些奇妙的现象、多彩的画面、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因而通过采取科学实验的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善于挖掘教学所需的材料资源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学习活动,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探究材料的选择,需要教师能够广泛搜集,善于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学习材料。比如说,在讲解“种植我们的植物”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给学生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使学生了解播种过程中有选种、放土、下种、浇水等四个环节;然后,要求学生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进行种植,以方便观看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学生需要做好记录工作,观察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并且每天测量种子根的长度;然后记录凤仙花种子第几天出土?观看出土后凤仙花逐渐长成什么样子,做好凤仙花高度、数量、形状等记录工作。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通过自身实践行为,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提升了自身观察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探究材料,对于提升科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利用实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小学课堂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可以说,科学实验知识的教学和演示,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科学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对科学实验内容加以重视,合理运用实验展开教学活动。比如说,在讲解“磁铁”章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开始环节,向学生演示磁铁的实验。在一张硬纸板上放一块磁铁,然后用手拿一块磁铁,在纸板下面移动,学生发现上面的磁铁也会跟着移动,由此产生较大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此节课的新知识的讲解中。由此可知,合理运用科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所在。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多种多样,还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对科学学科提高重视程度。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加强生活素材的挖掘,同时结合科学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切实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静.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旬刊,2014(4):95.
[2]刘晓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5):2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