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和主干学科,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并没有真正的被全面渗透,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通过对现今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德育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其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措施;德育
现今教育的理念提倡“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素质教育,其中德育更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和主干学科。与德育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然而德育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被全面渗透,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的德育模式,缺少情感的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对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进行培养,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把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是一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的渗透。而很多学校的德育目标只注重考查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在意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合乎规范,却忽视了学生在情感上是否真正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模式,缺少情感的渗透,并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让学生写读后感的教学方式,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或课堂上老师传达的情感,只是当成家庭作业在完成,这使得很多学生会对从教材、教师或者相关学习资料处得来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制”后交给教师,教师对作业进行检查,却忽视了学生在情感上是否真正得到了升华。
(二)德育内容单一化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教师才更加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培养。但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导致许多教师对德育内容的选择仍较于单一化,忽视了事情发生发展的多元化因素。例如,有些教师会以“二元对立”的思想思考问题、解读文章,引导学生在某种制度下去歌颂什么品德或者批评什么行为。这会使某些文学作品的艺术性降低,也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是现今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例如,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麻雀》的学习,可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如果自己是老麻雀,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让学生畅所欲言。也许很多学生开始并不会选择像老麻雀一样为救小麻雀和猎狗斗,因为从浅层次来看,麻雀和猎狗有着非常悬殊的差别。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麻雀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从而使学生深层次的、自主的理解“爱”与“勇敢”的内涵。虽然学生的价值取向未必都是正确的,但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师生间平等对话,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引導,培养其正确价值取向的方式,会好过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勇于同猎狗斗。
(二)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德育
语言文化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这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人为中心,解读作品也应以人为中心。这使得德育的渗透需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内容全面、题材丰富。有的课文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可以让小学生培养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有的课文歌颂英雄事迹,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历史,学习英雄人物的精神;有的课文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启迪学生做人道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情感,把学生的真情实感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知、情、意、形等,这些都切合德育的要求。
德育要从方方面面进行,并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本中,应从多角度渗透德育。做到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展开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补充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使德育更好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观看影视资料、开展辩论会、创办读书社团、组织喜剧表演赛等,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却存在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及德育内容单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王玉梅.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研究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