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台湾现代戏剧乡愁思想的诞生

2017-08-04 07:13牟英杰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牟英杰

摘要:台湾作为戏剧之乡,戏剧种类繁多。台湾戏剧起始于清朝,先后涌现南管戏、北管戏、歌仔戏、客家大戏、新剧及布袋戏等地方戏种,其中亦蕴含浓浓的乡愁思想。本文从来源及背景来探讨台湾现代戏剧乡愁思想的诞生。

关键词:台湾戏剧;现代戏剧;乡愁思想

台湾现代戏剧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博采台湾众多地方戏之長,已经在台湾地区脱颖而出并广为民众所接受,成为台湾当下戏剧大宗。溯其渊源,台湾现代戏剧与地方戏紧密相关,政治与经济渊源也促使了乡愁思想无限衍生。

一、台湾现代戏剧的主要来源

(一)台湾现代戏剧来源于台湾原有地方戏

台湾原有地方戏主要以歌仔戏为代表,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台湾的传统戏曲,福建一带亦有歌仔戏剧团。歌仔戏以闽南语为主,题材内容皆与史相关。歌仔戏的雏形为宜兰地区的落地扫,吸收车鼓阵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后又学习高甲戏、北管戏、昆曲、京剧等各类剧种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除歌仔戏外还有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子弟戏、查某戏等,音乐是闽台风格的。还有一些是纯粹从民间基础上吸收大陆各种剧种的音乐、唱腔、行头、道具等而产生的地方戏剧。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在台湾也很流行。

(二)台湾现代戏剧来源于大陆闽广地区传入的地方戏

从大陆闽广地区传入的戏剧对台湾现代戏剧的繁荣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主要戏种有从福建传入的梨园戏、高甲戏、福州戏以及广东传入的大戏。这些从闽广地区传入的地方戏由于地域的原因更容易影响台湾地方戏的声乐表演、文化渲染、人文情愫等方面。而后不断创新融合以致有今天台湾现代戏剧的繁荣。

(三)台湾现代戏剧来源于大陆中原地区地方戏

首先,台湾戏剧的发展滥觞于清末,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近代历史发展,清末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开始,对应的大陆各省份地方戏不断进入台湾。谭静波认为,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封、祀县等地,已经有了梆戏,这是戏剧,即河南梆子的童年。清代后期,戏剧已经流布了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域。到中华民国时期,戏剧进入了成熟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剧形成了统一的“戏剧”称谓,真正进入了繁荣发展期。①

49年之后,大陆人因为种种原因移民到台湾,也变相带来了更多的地方戏曲,如:吉剧、弹词、越剧、川剧、扬剧、梆子戏等等,台湾的戏剧再一次汲取了养分,茁壮生长。这也充分说明了,起源于文化故土的戏剧艺术本身具有莫大的包容性。

二、台湾现代戏剧之乡愁思想根源

(一)台湾现代戏剧之乡愁思想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

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败退台湾。许永宁认为:“地域分隔、政治高压、文化传承催生出了台湾文学独特的一页——乡愁。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与中国传统的回归意识一脉相承。其主要体现在作家们童年的记忆与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海外游子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中。乡愁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体现,它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异质文化的抵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并传达出了一种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气质。”②

两岸关系由50年代至80年代对大陆的隔离状态逐渐走向缓和,一是由于台湾和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台湾文化本源性和自我意识的逐步走向觉醒,乡愁思想愈加浓厚。此为台湾文学氤氲乡愁思想的肥沃土壤;二是由于台湾刚刚走出之前的隔离政策和文化上的官方束缚,无论是文化上还是戏剧上都展现一派乡愁的文学氛围。给台湾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也致使台湾现代戏剧走向大剧场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台湾现代戏剧之乡愁思想产生的经济文化环境

台湾现代戏剧乡愁思想的产生和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分不开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更加主动地审视自己,给自己以定位。自1986年以来,台湾经济步入转型时期,其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这个时期的现代戏剧文学创作,主要体现在寻找文化归属上,那么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如赖声川的话剧作品如《红色的天空》、《回头是彼岸》等均贯串着文化认同的主线。对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探讨,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他尝试着将戏剧作品当做试验的场地,将剧场当做公开的讨论室,观众观剧的过程亦是获得深度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故事剧情的表面。他尤其擅长化用中国古典文学的结构,如《暗恋桃花源》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框架并加拼贴和创造,以此拓宽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赋予了作品新的美学诉求。

台湾当代戏剧在原有地方戏的基础上吸纳了彼岸的闽台和中原地方戏,就乡愁属性是同根同源的。再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促使了台湾当代戏剧乡愁思想的诞生。从此,也奠定了“乡愁”成为台湾当代戏剧一大主题。

注释:

①谭静波,刘景亮.《中国戏曲观众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04

②许永宁.浅谈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之乡愁[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10

参考文献:

[1]胡星亮.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世雄.闽台戏剧与当代[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星亮.中国现代戏剧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1期

北方文学·上旬的其它文章
牵丝戏
我喜欢
杨柳依依
爱上《牛虻》
再赏南方风与月
走进母亲的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