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朋朋
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在上世纪金庸作品还被毫不客气地称为庸俗小说或者客客气气地称为通俗小说,《光明日报》上被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炮轰为“鸦片和妓女”,引发了文学大讨论。当时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和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成为正统教育围追堵截的洪水猛兽。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年轻人喜欢的被称为毒草的书籍总是偷偷摸摸出现在大人们防不胜防的地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有些流行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有一些通俗的流行的东西被岁月归拢成了经典,比如金庸的作品。金庸成为了大师,他的作品被反复雕琢和回味,被文学艺术电影电视再回味和再消费,有一群金迷开始分析和讨论他的作品,衍生出了很多比较文学和文学分析,他作品中的人物及感情也被反复分析和品评,还有他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吃喝拉撒睡,金迷们都反反复复琢磨分析。不光是岁月让金庸成为了经典,当年那群在年少无知的年代崇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孩子已经长大,尽管在各行各业上崭露头角,依然记得年少时对侠客的向往和憧憬。高中生的假期推荐书目中也有了金庸作品,多么光荣的时代啊。
每一个故事人物都源于生活,而有血有肉的人物成长的轨迹都不可避免地隐含教育的真谛。
一、启蒙教育对于人一生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
《侠客行》中的石中玉和石破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长于家境优渥精英父母神通广大的哥哥溺爱中长成荒淫无耻毫无节操的浪荡子,弟弟是在荒山老林中像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那样在艰苦地劳动中长大,秉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长成一个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好男儿。再看郭靖和杨康,草根中成长的郭靖因为母亲和师傅的严格要求长成品行端正的人,锦衣玉食的小王爷狡诈险恶,为了荣华富贵没有人格底线。而郭芙郭襄两姐妹就更有说服力,同父同母同样的环境,自古说慈母多败儿,就连黄蓉这样的女诸葛也有教育失败的例子,郭芙在黄蓉的溺爱之下虽然没有走上歧途,却是金庸小说中最可恶的角色,吸取了郭芙教育失败的教训之下的郭靖黄蓉夫妇,在教育郭襄和郭破虏的时候就特别注重,所以郭襄和破虏都成为有出息的大侠。
二、填鸭式教育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初级诵读的重要作用
诵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有数据表明在启蒙阶段使用诵读教育对于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明显的增进作用。幼时机械记忆效果比较好,所以成人往往有几十年后还能背诵儿时诵读内容的情況。
这些情况在金庸作品中也大有印证,杨过在黄蓉两年教育中完成了四书五经的基础教育,在全真教背诵了口诀,黄蓉逼他背的内容让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和做人道理,全真教的口诀又让他和小龙女修习玉女心经的时候找到了正确的途径,郭靖就更是如此,头脑蠢笨的郭靖被周伯通逼着把《九阴真经》背了个滚瓜烂熟,这部武学名典的高深内容让他一辈子不断回味与消化。《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也是被义父谢逊逼着从幼时就背诵无数的武学名典,谢逊的想法是记住不必都懂,慢慢长大了练到见到就懂了,这也确实如此,小小的张无忌所记所识颇多,而《天龙八部》里面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则更加了不得,天下武功全都在她如花似玉的小脑袋里,完全就是一个谷歌加百度,不光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对招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三、自驱力才是成才关键因素
填鸭式教育只能成为初学者登堂入室的捷径,但是要成名震天下的高手还是要靠自发自主学习。周伯通被师兄称为武痴,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武不能不练。在这种痴迷之下他终身学武,创造了空明拳,把多派武功融会贯通,令狐冲学到的独孤九式,杨过的黯然销魂拳,黄药师的所有武功也都是他自创开派的,太极张三丰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有一种自驱力迫使他去探寻武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有一句话是“要我学的永远学不过我要学的”。就连张无忌学医也是如此,自学成才,勤学好问,所以学到最后颇得胡神医的真传。他们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的,感觉不到学习的困难和苦楚,倒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动进步。
四、所有人物的成就都是源于一个伟大的目标和正确的三观
没有正确目标,能力越大越反动,这句话是真理。而正确的目标和三观往往又成为优秀人物变成杰出人物的最后推动力。郭靖小小年龄就抱着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想,死守襄阳十多年,最后携妻带子报效祖国。杨过也是突破个人恩怨把毕生精力用于保家卫国从而成就扬善除恶的神雕大侠。天龙八部中北乔峰南慕容的两个武功高手的父亲确实为个人私欲掀起江湖血雨腥风,倚天屠龙记中大反派谢逊的师傅更是邪恶无比。
简单综述,培养一个成功的人要从小做好家庭教育,打好学习的基础,给予正确的目标,开发自身的自驱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是。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