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

2017-08-04 02:42税宏炜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话危机

税宏炜

摘要:中西方比较诗学存在的对话危机主要包含:第一,将“对话”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认为对话就是理解与沟通;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讲,主要采用“阐发研究”来展开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打破我国与西方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必须重点从解释中西方史学语言的特性出发,分析中西方比较诗学语言你在对立冲突,探寻中西方比较诗学语言融合和转换的有效途径,这是建立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桥梁的前提。

关键词:比较诗学;对话;危机

成功的对话是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魅力的前提。现代中西方比较诗学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对话。成功的比较诗学对话能够极大加快诗学比较研究的发展,但是比较诗学对话桥梁的建立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当前对于展开中西比较诗学对话的目的逐渐被遗忘;我国展开中西比较诗学对话现实途径并不合理。因此,探索打破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危机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热点。

打破传统封闭的比较史学发展模式,积极探寻我国比较诗学和西方比较诗学对话渠道,是我国比较学现代发展理念的体现。不过,在探寻我国与西方比较诗学对话桥梁的建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怎样阐释“对话”和这样实施“对话”。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无法建立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桥梁。

第一,从理论方面如何解读“对话”。中国和西方的比较诗学对话产生背景是,我国史学从传统诗学到迫切实现像现代诗学进行转型,所以我国开展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传统诗学成功转型为现代诗学。“对话”促进中西方比较诗学“理解与沟通”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并不是我国开展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的最终目标。“对话”作为一种手段,主要是为了对中西方诗学进一步深入研究,最终实现我国传统诗学向现诗学的快速转变,完善我国现代诗学体系。所以当前对于东西方比较诗学对话中的“对话”一词理解并不透彻,不能体现我国展开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的目的。

长期内,我国比较学界都在探索如何建立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桥梁,这种研究思路是值得认可的。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特点也有融合之共通处,不过为了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绝对不能摒弃这身民族特有的文化特性,如果一味的追求“求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求异”,那么极有可能导致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文学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最终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当前中西方比较诗学对话的建立,并不是探讨各类文化体系所形成的文化精髓,以此调解人类文学层面中共有的问题,而是要从对话的最终目标出发,以求同存异为对话理念,打造多元化的比较诗学对话格局,加快实现我国现代诗学体系建立。而当前对中西比较诗学“对话”的理解强调文化的交流以及一致性,忽略了不同诗学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现有的中西比较诗学对话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造成了我国现代诗学受到了文化侵略。

第二,中西比較诗学对话实践危机。因为上述理论层面的曲解直接导致了实践过程中偏离正确轨迹。当前中西比较诗学对话实际过程除了注重彼此间相互译介之外,就是强调我国诗学与西方诗学彼此“阐发”。我国建立的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模式,对于诗学阐发研究一直放在重要位置。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诗学的阐发研究又融入的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方面。而且我国大量学者认为,对中西方诗学的阐发研究,是开辟中西比较诗学对话的新道路,对于中西比较诗学对话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阐发研究的历史演变以及深层次内涵出发,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化。

在上个世纪初期,就是学者提出了“阐发研究”概念,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国内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任何民族、不同国家是绝对不能摒弃自身的民族传统的,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不能从自身的民族文学来评判其他民族文学,同样也不能一味的通过其他的民族文学来反观自身民族文学性。”因此,一部分学者又提出了“双向阐发”概念,认为在展开不同民族文化对话时,尤其是对诗学界更应该进行互相阐发,是非常有利各民族建立完善的文学理论。虽然上述研究将“阐发研究”全面化发展,不过因为阐发研究方法从理论上不能避免文化的求同存异,所以使用该方法来展开中西比较诗学对话并不合理,因为本身采用自身的文化系统来评判其他文化系统就是不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就好比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子来评价和分析其他文化模子。最早对于“文化模子”是美国学者叶威廉提出的。其认为“人类在进行创作构思以及从理论进行分析所产生的最终结果,都是以特定的‘模子为核心构建的,他可以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形成的文化模子也都是独特的,那么使用自身的文化模子来评判和分析其他民族的文化模子就会扭曲自身或者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最终破坏文学文化的均衡发展,而我国当前使用的“阐发研究”也就是“文化模子”研究,这种错误的研究方法无法实现我国传统诗学向现代诗学转型的,甚至可能扭曲特有的诗学文化,可能造成我国对西方诗学文化的曲解,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方法来开展中西对比时学对话。

参考文献:

[1]范方俊. 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及诗学话语转型[J]. 江淮论坛,2013,02:165-170.

[2]曹顺庆,王超. 中国比较诗学三十年[J]. 文艺研究,2008,09:50-60.

[3]谭佳.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J]. 文学评论,2005,06:170-175.

[4]周莉. 试论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冲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危机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停电“危机”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