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一五”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建设虽早已提上议程,却因各种外在因素无法正真得以实施。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就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方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在世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下,在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下,当代大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不仅仅是应付毕业,更是求职顺利的保障。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份及高校之间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都较大,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各地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偏远地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二,各地区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不一,北上广等一线高校资源充足,开展了大量与英语相关的俱乐部、真实语言情景训练、培训及名人讲座,学生无意识中便掌握了更多的英语技能,而少数民族由于地域限制,这一方面相对欠缺。当下,各地方院校均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目标,在这股新力量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迎来了新的前景与挑战,如何转变地方院校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如何巧妙的将大学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容以及如何根据社会职业需求来对课程进行有效规划等问题都已被提上重要议程。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针对当下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 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两年课程学习后应掌握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交流,能顺利阅读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文章,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悬殊,除部分来自一线城市的调剂生由于在高中时期已经奠定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其余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当下有一些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1.教学设备和资源。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由于物质条件和办学资金的有限,教学资源相对贫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介入外语教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以其先进完善的功能成为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发展的项目,和多媒体教室建设一样,成为必要的基础教学设施。尽管不少地方院校修建了语言实验室和情景操练教室,但大都数量有限,因此仅限于供给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而忽略了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许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只能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获得英语知识,读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听说能力却不能及时跟上,此外,相较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接触真实英语语境的机会少之又少,对英美文化习俗较少接触,根本上不能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另外,许多院校虽然购入了琳琅满目的专业书籍,英语报刊杂志的数量与种类却不多,英语学习氛围不足,光靠四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尤其到了三年级,学校已不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便渐渐将以前所学的内容遗忘,到毕业时出现“还给老师”的普遍现象。
2.教材建设。根据“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第四条,教材建设要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即根据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的需要,注重满足多样化才人培养需求,教材特色鲜明、品种丰富,避免相同种类且特色不突出的教材重复建设。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总体来说不扎实,按照专业大致可将英语水平分为三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浓,学习时间相对较多,综合水平第一;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证读研,其余想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领域的学生则表现出偏弱的语言学习兴趣,综合水平第二;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由于高考时文化分较低,加上长期繁重的专业训练使其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排名第三。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多半使用的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以及《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通用教材,学校也按照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实际情况引入了不同难度的教材,但仔细深究不难看出按照专业划分的各个教材与其难易程度之间并没有太大联系,譬如说,就部分院校的艺术专业而言,其选取的教材不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当中的精读材料反而比其他普通专业的教材更难理解,不但没有达到因才而教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怠慢的情绪,仅有的自我效能感和语言学习兴趣也在复杂的句型和生僻的单词中化为乌有。
3.教师培训考核机制。针对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办学特色与服务社会的理念,教师除了在入职前要接受由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岗前培训外,学校也会定期开展一系列短期培训,毋庸置疑,教师培训的确可以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对课堂教学及管理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都偏向理论化,忽视了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少数民族地方院校教师培训形式较单一,仅仅通过专家培训和讲座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授课能力,对改善课堂质量效果较不明显。
二、 关于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十一五”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建设虽早已提上议程,却因各种外在因素无法正真得以实施。相较于普通高校教改工程,少数民族地方院校要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需克服诸多挑战,各种资源的匮乏、形而上学的学生评教与测试制度、虚有其表的教材建設和不恰当的教师培训机制都成为了其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绊脚石。如何找出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突破口是我们当下亟需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就上述教学现状总结了几点有利于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具体如下:
1.积极推行“1+1”模式的方针政策。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加之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由教师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不如由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对课程学习制定出一些硬性的规定。“1+1”模式是指学生如果想顺利毕业,除了拿到每学期各门课程期末考试的学分外还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当学习与自身利益捆绑后,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便油然而生,这就实现了从学生“被动学,不愿学”到“需要学,想要学”的转变,打破了一贯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借助外力提高了学习生产力,重建了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1+1”模式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巧妙融合,有助于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升。
2.实行分级教学并针对社会需求开设系统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分级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按照学生需求制定教学大纲,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高校学生人数较多,院系繁杂,分级教学的实施最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授课班级的划分不能片面依据学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而要专门制定一套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测试题,在大学一年级分阶段组织学生接受测试,然后根据学生在数次测试中的平均分来划分班级;第二,教师资源分配要体现合理化的原则,避免同流派教法聚集和教师年龄一边倒的现象,并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第三,分级教学后的学生英语能力测评方法要公平公正,学校应考虑各班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系统的策划考试方案。为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当地教育部门还应当鼓励各院校推出符合专业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为毕业生顺利求职提供可靠保障。
3.全面改革教师培养机制。当前,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师常常会犯固步自封、一条路走到底的错误,青年教师不及中年教师有实践教学经验,中年教师在多媒体使用、课件制作等方面又明显没有青年教师得心应手,加上授课班级和教师的一一对应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容易产生狭隘的认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需大力改革教师培养机制,摒弃所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着力开展老带新、教师课堂观摩、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走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实践性发展道路。学校还可根据课堂反馈、学生测评成绩以及教师科研成果等多个维度来制定严格的教师奖惩制度,一方面能够促进师德建设,防止在教师中滋长懒惰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少数民族地方院校作为一个特俗的群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当下,各地教改工程的顺利进行也提醒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而要顺流而上、勇于创新、大胆突破,摸索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光明大道。本文就目前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少数民族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薛晶滢,倪小勇,张渊.基于管理视角的高校语音实验室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5/201105/xxgk_120136.html,2011-04-28.
作者簡介:夏珺(1988-),女,湖北荆州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