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凯
每个摄影人一定都知道安塞尔·亚当斯,还有他和弗雷德·阿彻提出的区域曝光法。区域曝光法诞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贯穿前期预判、测光曝光、冲洗放大等照片拍摄完整环节的一种综合技巧,在那个摄影技术尚不完善的年代里确保了作品的创作品质。
一、亚当斯的画面影调划分
在安塞尔·亚当斯摄影三部曲的中篇《底片》一书中,他将画面影调划分为0到X共计11个区域,各区域的影调与描述对应如下。
1.死黑,没有任何细节,与片基加灰雾的密度一致。
2.略高于死黑,但仅仅表现在影调上,无法体现任何画面质感。
3.开始出现微弱的质感。影调较深,用来呈现画面中有质感的睹部。
4.对应普通的深色材料,能表现出不错的细节质感。
5.深色的植物、石头或风光照中的暗部。一般来说日光下的人物皮肤阴影部分也位于该区域。
6.中灰,全色黑白底片中北方天空的调子,深色的皮肤、灰色的石头、风化的木頭也位于该区域。
7.日光、天光或人造光源下人物所呈现的影调。浅色的石头、雪地上的阴影和加了蓝色滤镜的北方天空也位于该区域。
8.偏亮的皮肤色调,浅色对象,侧光下的雪地。
9.带有纹理和细微影调变化的白色,适合用来表现雪地或人物皮肤上的高光。
10.没有纹理接近纯白的影调,和1区恰好相反。对应阳光直射下的雪地。对于宽容度较弱的设备来说,可能和10区看不出任何区别。
11.死白,适合用来表现照片中的高光或者光源。
二、区域曝光法在今天的指导作用
区域曝光法所描述的内容完全是基于画面表现的,它的提出比第一台数码相机的诞生早了将近40年,距离数码摄影技术大幅发展更早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在今天,相机宽容度不断提高,在HDR、明度蒙版等技术的帮助下,无论光线环境多么复杂的场景都能被完美的纳入画面当中。但是,和20世纪相比,照片的呈现设备其实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尤其在对比度方面。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摄影朋友们即使用上了新技术,但最终做出来的照片效果看上去并不够理想。这时候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看区域曝光法就会发现,它对于影调呈现的分析依日能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三、明度控制、反差控制
在区域曝光法的说明表格当中,亚当斯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首先是对于明度的控制,其次是对于反差的控制。明度决定了特定区域是否在视觉上有呈现出质感的可能,反差则决定了质感呈现的效果强弱。当画面影调位于0、Ⅰ、Ⅸ、Ⅹ四个区的时候,无法表现质感;在Ⅱ、ⅤⅢ两区的时候,能够表现出微弱的细节变化;而想要让画面呈现出丰富的细节,还需要将影调放在Ⅲ到ⅤⅡ这五个影调区间里面。
一方面来说,某个画面局部的影调跨度越大,对比度越高,质感表现得也就越突出:但反过来,局部影调跨度过大也意味着该区域的中间调过渡剧烈,灰阶被破坏。很多摄影人在进行后期处理时为了让画面看上去“质感丰富”,往往过分提高了画面的对比度设置,殊不知过犹不及。
例如说下面这个原本平滑的黑白渐变,当我们使用一个夸张的S形状曲线加强画面反差之后,就会发现在原本的中间调过渡区域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在直方图上也有所体现。如果放大观察画面,断层会变得更加明显。
亚当斯在摄影三部曲终篇《印像》的“好照片:影调控制”一节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很多人往往喜欢把反差提得很高,让画面看上去黑白分明,但忽略了中间的影调过渡。误以为,黑白照片的重点就是要有黑有白。实际上,有黑有白对于一张好照片来说,只是一个起点。”
在他看来,画面影调应该如同音乐一般,分布得错落有致。他早期的著名作品优胜美地的半圆顶便是这种思路风格的代表性体现。
如果我们进一步拉大画面对比度就能更加分明地看到这种明暗交替的韵律之美。
四、数字时代的影调划分
需要说明的是,亚当斯提出区域曝光法的时候,并没有对各个区域做明晰的划分,因为影调之间的过渡关系本来就是连贯而相对的。例如说下面这个著名的视错觉案例,放在黑白渐变上的中灰色色块从视觉上也呈现出渐变的效果。
有经验的数码摄影师们,多年来依日遵循着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指引去控制画面的影调与质感表现,并且结合软件的发展不断对区域曝光法的数值判断作出调整。综合Chris Jones、Jeff Schewe、Lee Varis等人的观点,在Lightroom、Camera Raw、Photoshop等摄影师常用的数字处理软件中,我们既可以将直方图大略的划分为十一个等分,也可以使用以下经验数值作为判断画面影调所在区域的
五、实例调整
我们就根据上面的内容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这张照片来自于摄影师唐鑫,由于拍摄时的气候原因,画面反差略有些低,雪山细节糊在了一起。
①在Camera Raw中打开文件,首先进入HSL/灰度面板勾选转换为灰度选项将照片转换为黑白,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直接使用这里的自动预设,不做复杂的调整。
②既然是区域曝光法,所以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各个区域的具体曝光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虽然在Camera Raw中无法直接显示指定区域的直方图,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技巧绕过这个限制。从上方工具栏中选择裁剪工具,在画面暗部框选一块裁切区域,右上角即显示出该区域的直方图。从直方图和下方的读数中我们可以发现:画面影调集中在42~46范围内,也即质感较微弱的区,并且影调分布范围很小,所以直方图非常细直。
③我们同时提高阴影和曝光滑块的设置值,将对应区域的影调拉到更容易突出质感的区当中。接着压低黑色滑块、提高清晰度滑块的设置值,让影调分布范围拉得更开一些。
④接着让我们看看画面的中间调部分,按照亚当斯的经验总结,灰色的石头可以作为中间调区域的参考,所以我们选择右侧的远山部分。这个区域距离镜头较远,在较小的一片区域内兼具了从背阴到面光的不同情况。
⑤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到,虽然暗部的影调随着刚才的调节效果已经非常理想,但是高光还略有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较大幅度提高对比度设置,让高光区域向着Ⅵ到Ⅶ区的交界继续延伸。
⑥单击右键选择清除裁剪命令显示全图,可以看到现在画面的整体效果已经非常理想。但根据亚当斯区域曝光法中的意见,我们还可以略提高一下画面的Ⅸ、Ⅹ两区影调,让雪顶上的日照感显得更加强烈。
⑦按住Alt键向右拖动白色滑块,当画面中出现合适数量的白色高光块时停止拖动。这样一来,画面中的高光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⑧最后,我们回到HSL/灰度面板,略向右拖动蓝色滑块,压暗天空,使得白云与天空之间的反差变得更加明显。
⑨这样,在直方图的帮助之下,我们以区域曝光法为指导,经过几个简单的步骤,便完成了一幅亚当斯风格的黑白摄影作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