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在争议中落地非洲

2017-08-03 21:59
环球慈善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民窟午餐免费

3月1日,在经历了4个多月的前期准备之后,免费午餐成功落地非洲大陆肯尼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长荣希望小学、汗卡小学、长青造梦小学等5所学校的1103名贫民窟儿童吃上了免费的早餐和午餐。

免费午餐走进非洲项目由邓飞、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三方携手发起,三方达成战略协作,结伴去非洲,共同帮助改善非洲儿童的饥饿、医疗和卫生等问题,同时特别强调单独分列免费午餐非洲项目,所需资金單独筹募,专款专用。

目前,项目运作资金由“明珠救援”创始人薛雨提供,其承诺于2017年投入100万元参与免费午餐非洲项目。而除了依靠企业定向募捐,下一阶段,项目将逐步放开海外筹款,从美国、欧洲等地筹款。“造梦公益组织”(一家诞生于非洲肯尼亚贫民窟的国际公益组织)负责项目在非洲的具体执行,试点时间为一年。

“中国还有那么多吃不上饭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帮助非洲?”面对部分公众的质疑和不解,邓飞在微博中耐心进行了解释。在他看来,海外公益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援助,更是国家软实力、影响力的输出。

“虽然质疑声音比较大,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公益的发展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的增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支持中国公益组织走向海外,与世界接轨。”邓飞表示。

近日,记者对邓飞、“造梦公益组织”创始人阴斌斌及该项目其他参与人员进行了采访,为大家还原免费午餐落地非洲的始末,以及参与者对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的一些思考。

让非洲孩子免于饥饿

邓飞提出“免费午餐走进非洲”的想法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的一篇文章有关。2016年9月3日,刘选国从非洲归来,写了一篇题为《谁能拯救亚的斯十万流浪儿童》的文章。文中提到,非洲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200多万人口,而在大街流浪乞讨的儿童少年就高达10万,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早餐和午餐,学生流失率非常高。

如何才能让非洲的孩子免于饥饿?21天后,2016年9月24日,在第五届深圳慈展会上,作为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组织了“免费午餐能否开到非洲去”的主题研讨会,结合在国内开展免费午餐项目的经验,就免费午餐赴非如何动员资源和志愿者参与、如何配合学校建设厨房、如何加强项目透明公开和监管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对于邓飞来说,因为有在国内的经验,到非洲开展项目并不是很困难,让他担忧的就是项目的落地执行,“如果没有靠谱的执行团队,我们真的不敢去”。

当时,“造梦公益组织”创始人阴斌斌也参加了慈展会,其所在的国际公益展位离邓飞很近。在听到邓飞及国内公益界的前辈探讨免费午餐如何走进非洲的话题后,阴斌斌主动找到邓飞,介绍了自己创办的公益组织在非洲做的事情,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当时其实并没有和邓飞谈论太多细节。”阴斌斌告诉记者,“后来应邓飞的邀请,我去了他在杭州的办公室,做了深入的谈话,包括贫民窟的实际情况、免费午餐走进非洲的可行性等。邓飞详细介绍了免费午餐在中国执行的模式,让我根据项目在中国的经验,结合海外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方案,同时邀请我担任免费午餐非洲的执行长。”

执行团队确定了,但邓飞还担心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他十分清楚,目前国内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免费午餐,项目执行需要大量资金,免费午餐去非洲不能动用国内的善款,必须另想办法。

幸好,另一个人的出现及时化解了这一难题——“明珠救援”创始人薛雨承诺,将于2017年投入100万元参与免费午餐走进非洲项目,并利用自身在儿童营养领域及众多海外项目的执行经验,为项目的推广助力。这100万元基本可以支持项目在非洲运作一年。

“从和邓飞商议项目到前期调研、策划,从深入了解当地需求,建立模型,再到项目的最后落地执行,一共经历了4个多月的时间。”阴斌斌告诉记者,3月1日免费午餐正式在贫民窟学校开餐,“当地人都表示非常欢迎,尤其是各个学校的校长、孩子和学生家长。在给各学校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家长们不断地鼓掌,一遍又一遍地说‘THANK YOU,尤其是孩子们冲刺般排队打饭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动容。”

监管保证项目执行

据阴斌斌介绍,马萨雷贫民窟面积仅有三平方公里,却蜗居了近60万居民,共有84所小学。除少数学校由欧美NGO资助并提供食物外,大部分学校并不提供食物,而这也是导致很多贫困家庭孩子失学的主要原因。

非洲版的免费午餐借鉴了中国模式,同时也参考了其他供餐项目的运行模式。“我们不选择学校中的某类孩子,而是选择整个学校。首先从中国人援建的三所学校开始,然后到其他学校,会考察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需求、距离最近的学校,然后考察学校运营状况是否良好、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校长是否靠谱等,综合这些条件做出选择。”阴斌斌谈道。

由于马萨雷贫民窟面积并不大,每个学校之间距离都很近,最远的两所学校之间的距离也就是20分钟路程,因此项目具体执行采用的是所有学校“统一食谱,统一供货商,统一标准,统一结算”。也就是说,执行团队会选择一个大的供货商,与其签订协议,由学校校长根据预算下单,供货商直接配送到每个学校,同时每个学校做好详细记录。每月20日,执行团队会给供货商统一结算一次,避免校长从中贪污。

目前,免费午餐走进非洲项目执行团队共有7人,包括5名中国志愿者和2名本地人。5名中国人中包括阴斌斌和刘宜孟翰。“我在贫民窟从事公益活动已经有4年多了,刘宜孟翰在非洲生活10年了,对当地非常熟悉。另外我们有三名志愿者是去年年底招募的,招募标准也是非常高的,都是年轻人,英语良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最主要的是责任心要强,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在项目执行过程,阴斌斌和他的团队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第一,申请免费午餐的学校太多,导致暂时未被选中的学校不满,给项目执行造成一定阻碍;第二,贫民窟很多学校没有流动水源,学生吃饭大多用手吃,卫生问题得不到保障;第三,贫民窟腐败情况比较严重,监管成了整个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第四,贫民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疾病、政治冲突、部落冲突等原因,给贫民窟带来安全隐患,对志愿者的监管也存在一定风险。

如何保证免费午餐项目良好地执行下去,真正让非洲的孩子受益,成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保证免费午餐项目能真正落实下去,我们采取了三方监督。”阴斌斌介绍说,“第一,志愿者对各个学校进行直接监管,定时查看学校食品数量和质量,及时核实供应商提供的数量是否与校长记录的数量一致。第二,当地政府部门介入监管,定时去各个学校进行监督,并且每个月出一份报告。第三,将免费午餐具体信息在贫民窟公开,邀请家长参与监督,一旦发现学生有吃不饱,或者学校偷工减料,立即对该学校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三方监管并且互相监督的机制。”

而对于项目的运行监管,邓飞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要求学校在微博、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开通账户,向全球透明公开;第二,在学校设置摄像头,通过拍照等形式加强监督;第三,组织国内的捐款人和企业到非洲进行实地探访;第四,招募海外留学生及其他志愿者,让他们在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同时,帮助我们发现项目中的一些问题。”

推动中国公益走向海外

作为“造梦公益组织”负责人之一,刘宜孟翰主要负责免费午餐项目在非洲的关系对接和具体执行。“我一直生活在非洲,免费午餐这个项目可以促进当地入学率的增加,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很多家长可能会因为学校有早餐、午餐就让孩子去上学;同时该项目也能帮当地政府解决大量儿童吃饭的问题,为国人在海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些网友对免费午餐走进非洲表示质疑甚至不解。在邓飞的微博里,很多网友跟帖留言,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问题:

“虽然很同情非洲孩子,但咱们的娃都吃着了吗·原谅我的狭隘。”

“作为一个能力有限而且思维狭隘的人,只能停捐了,望免费午餐越做越好。”

“作为一个在西非待过两年的人,我了解非洲的贫困。但是免费午餐募集资金的时候宣传的是让中国贫困家庭孩子吃好,现在你们拿着为中国孩子募集的钱去非洲支援,有点说不过去吧?如果你有这个想法,请在募集时对公众说清楚。”

对此,邓飞在微博中耐心做出了解释。邓飞告诉记者,他能够理解大家的质疑,他说:“因为目前国内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吃到午餐,或者吃得很差,国内的孩子还需要帮助。我们能够理解,也在努力,加大国内免费午餐的力度。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非洲的孩子,他们也需要帮助。而且,有企业愿意把钱投到非洲去,去帮助非洲的孩子,我们也会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专款专用。此外,我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执行能力,因此也想到海外去发展,这其实对免费午餐的品牌、对免费午餐在国内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同样,在阴斌斌看来,公众质疑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去过非洲,对当地并不了解,对免费午餐走进非洲的模式和内容也并不了解,所以产生误解和质疑。另外,中国的公益体系还不够完善,公益理念也不够先进,所以对海外公益存在一定的曲解。“中国逐渐强大了,走上了世界大国的地位,那么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饥饿、贫困、疾病、环境污染等都是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人更应该以国际化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海外公益正是中国强大的表现,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一个进步,也是中国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免费午餐当了领头羊。”

本刊整理自《公益时报》

猜你喜欢
贫民窟午餐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井下午餐
免费开放
午餐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