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文化发展日益迅猛,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多次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理论型人才,在实践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是当今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主要环节,思政课程教学首当其冲,对于其改革迫在眉睫。而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仍有不足,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性仍然不明显,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方面仍然不理想。因此,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入手,简要论述了目前高职思政课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 思想政治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83-01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明显变化。这也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教学观念也随之改变,而这一改变对思政理论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对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的探索,是必不可少的。
1.高职思政课程现状
当前的本科与高职院校所用的思政课程教材一样,都是理论比实践多,学生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自我动脑能力,更没有实际操作的技能。学习的马列理论,很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由于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很多理论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往往无法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是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对于学生,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改革仍有不足。
2.高职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课程建设与设计方面来看
高职思政课程没有教学特色,无法引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而且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能力。而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的关键恰恰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两者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提供全面型人才。
第二,从学生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思想积极、向上,具备深刻的探索与参与精神。其心态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同时,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不一,生源的质量、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无法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这也导致了高职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这使得其普遍个人意识较强,特立独行。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时压力过大,无法调解自身情绪、心态,而正是高职学生的这种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程教学进行改革[1]。
第三,从老师方面来看
在学校里,与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的人就是老师,思政知识由老师教导,老师职业、专业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思政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且,由于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没有明确的、科学的考核原则,教学目标模糊,高职院校教师在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方法的道路上对于自身、职业定位也非常被动,不利于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掌握,在无形当中降低了老师的地位、作用。
3.高职思政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法律规划对人才要求的改变
我国教育部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高职人才应向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方向培养。所以,高职思政课程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使得高职思政课程改革尤为必要。
第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高职院校作为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其的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因此,高职思政教育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实践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第三,高职学生基础层次决定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基础差,生源质量不一。其普遍不适应应试教育重视理论的教学理念,往往使得高考分数不理想,只能去高职院校。因此,在思政教学时,就要求校方摒弃老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具体学生具体分析,了解学生,贴近学生,以实践为导向教学[2]。
4.高职思政课程改革措施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家庭条件富足,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很自我,这就要求思政课程教学改变其单一、老旧的教学模式,解放思想。一方面,把思政课程教学和对学生管理结合起来,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也要积极管理学生,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类活动。在交流沟通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第二,改进教学管理制度
老师应该有更高的专业自主权,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在教学时,语言要灵活生动,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与发挥的空间。思政课程老师应该尝试新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第三,提高教育者专业素质
一方面,加强老师教学的荣誉感、使命感,突出其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从思想观念上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其能够变压力为动力,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老师,提高其专业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开始教学,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有利于思政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3]。
第四,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针对性
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教学上,应该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无论是素质水平还是培养目标,都要以学生为本,進行教学创新。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老师应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乃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防学生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心理与思想观念产生急剧变化,压力过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创新与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应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实践技能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彩平.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2]王培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3]常满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作者简介:
叶春林(1974.08-),男,湖南临澧人,汉族,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处 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