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莉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性评价使用得当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从形成性评价对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特殊意义来看,如果能将形成性评价用于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评价中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学思想政治(品德); 教师;学生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有清楚的认识和有效的监控。作为监控手段之一的教学评价,不仅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设计得当的评价方法,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课程重点及自己的学习状况,又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国外也有人称为“课堂评估”“课堂评价”“成绩档案评价”。将评价定义为教师与学生从事的一切旨在获得信息并诊断利用信息以改进教学的活动,认为学生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1]。如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的进展当中进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并且在評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真正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及时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强调及时、频繁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日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课堂游戏、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丰富有趣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主要采用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及时评价、档案袋记录等方式,形成性评价除了可用于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外,更适合于评价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内容,这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是激励学生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行为,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对于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特殊意义
Black&William在他们著作中回顾了研究对象从五岁儿童到大学本科生不等、跨越几门学科和几个国家的二十多项相关研究。由于所回顾的研究都加强了形成性评价,所以他们认为这一共有特征至少是这些研究中教学成功的部分原因,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高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提高有很大帮助,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帮助更是明显;这种评价是在提高学生总体水平的同时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距[3]。一直以来,教学评价就是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教学评价改革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学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评价方式,新课程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要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的课程模块,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此外,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在这个三维目标体系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4]。与其他课程相比,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中学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的评价应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促进学生发展原则,也就是在评价中,要树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基本观念,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坚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善于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潜力。二是知情行统一的原则。所谓的知情行统一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在新的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不仅重视学生对课程内所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要考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评价过程不断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学习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让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交流,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些变化与特殊性要求在评价中必须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注重评价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的作用。
三、形成性评价的使用策略探究
第一,善于运用激励性和丰富性的评价语。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中学生更是这样。教师应该理解学生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要善于用激励性语言唤起学生的自信心。[5]在使用描述性评语时,教师要避免用一些概括性高的语言,少一些大话空话,多一些形象具体的描述。教师还要客观认识每位学生的优缺点,对“问题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评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既包含老师的殷切希望,又包含教师善意的批评指正,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第二,通过及时的形成性评价,善于引导学生的认知走向深刻。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感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知识传授与学生认知程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调节好这种关系,特别是学生在课堂认知发生偏差或疑惑的时候,更需要教师运用及时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必要的课堂引导,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向,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实现评价的有效性。[6]
第三,善于利用课堂生成,使评价充满机智。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必然有生成,这是由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复杂性所决定的。就思想政治(品德)课而言,这是由其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具有很大的拓展性,与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思想政治(品德)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讲求教学的生活化,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引导的人,是一个懂得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尤其是要运用及时的形成性评价,艺术、科学地运用评价策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留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及时性、有效性。[7]
【参考文献】
[1]张辉华,雷顺利.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标准[J].中小学管理,2002(03).
[2]万伟,秦德林,吴永军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Black,P&William,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8a5(01):7-74.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美]马扎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力译丛 有效的课堂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