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扬
目前学习拖延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对学习任务的拖延和随之产生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对个体造成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成果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且大部分学生希望可以降低自身的拖延现象发生,因此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产生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而直接从拖延入手暂时没有并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方式。时间管理和学习拖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将时间管理倾向作为变量研究学习拖延现象,探讨时间管理对学习拖延现象的影响以及对学习拖延是否有预测作用。希望可以为改善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基础。通过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来减少其学习拖延现象。
学习拖延指在学习情景下发生的拖延行为或和学习有关的拖延行为。Frrari(1994)对学习拖延的定义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业任务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大,学业拖延程度越高[1]。总体来说,学习拖延是指学生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
目前研究者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对学习拖延进行解释。认为拖延产生的根源分别是人格特质和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1)内部影响因素
人格特质。拖延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小,冲动和易受诱惑的人容易长生较多的拖延行为。Lee等的研究表明拖延在与神经质和责任感之间,责任感是作为一个中介变量的。
自我价值保护。有些学者将拖延看成一种个体维持自尊的策略。Owens和Newbegin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说法[2]。个体产生焦虑情绪是由于过度重视学习成绩,且学业自尊受到影响也是由于同样的问题,或是因为不理想的学业成绩从而直接使个体降低了学习自尊。当个体再次遇到可能影响自尊的问题时便会使用拖延学习任务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使自尊得到维护。
缺乏自我管理。拖延通常情况下会被看作是自我管理缺乏的结果。自我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体决定何时开始、继续和结束一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断任务去进行其他任务的情况,并且会不断的推迟这项任务[3]。
动机信念。通常情况下动机会被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个体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容易驱使个体来完成某项任务,从而就发生更少拖延的现象。Schouwenburg和Lay的研究结果证明:失败恐惧是一个预测拖延的重要因素[4]。
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倾向高的个体比完美主义倾向低的个体更加容易产生学习拖延行为。完美主义可以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两者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拖延行为。
(2)外部影响因素
1、任务性质
①任务难度。另一个影响拖延行为的因素是任务的难易度,当个体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某任务时,就会发生拖延和逃避行为。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如果任务的难易程度高于学生的能力,就会产生不良的焦虑体验。
②任务的厌恶程度。人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带有愉快体验的任务,当厌恶情绪存在某项学习任务中,拖延就很有可能会发生。
③任务的选择排序。由任务的难易来决定完成的先后顺序,这种情况也有可能产生拖延现象。
2、教养方式
父母从小对个体的教养方式会对是否常发生拖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学生从小被家长拖延行为影响着,并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多于父亲。
3、教师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拖延行为还与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相关,如果某教师通常严格对待学生,责备学生而不是了解、关心学生,就会挫败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后会对该老师的学习任务产生拖延。
4、外部环境变量
拖延行为任务的时间和外界的诱惑有关。被要求的时间越是充裕,拖延现象越容易发生。外界的影响会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从而导致拖延。
拖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类:
(1)从拖延性质的角度,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
特质拖延将拖延行为看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拖延者会行惯性的产生拖延行为。状态拖延把情景对于个体的影响作为重点,将拖延视为在某种具体情景下的特定行为。
(2)从个体的主观意愿方面来看,拖延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两类。
主动拖延的个体为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任务中,会特定的延迟学习任务,这是因为他们喜欢在压力下进行学习任务,同时他们觉得在压力下完成学习任务会更有效率,最终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被动拖延更多是外界因素造成的。
(3)从个体的应对方式来看,拖延分为放纵型拖延和焦虑型拖延。
放纵型拖延追求的更多是自身的愉悦,可以因为拖延而找到各种借口。焦虑型拖延的个体也会通过放松来逃避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会伴随着焦虑和内疚。
(4)从拖延的成因角度来看,拖延分为实施失败型拖延和计划失败型拖延两类。
前者是对于要完成的任务有着整体的計划,并且该计划可以达到顺利实施的程度,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的拖延行为。后者是一种决策方面的拖延,例如对任务失去耐心、认知失败等因素的拖延行为。
目前学习拖延现象作为一个急需被重视的问题广泛的存在与大学生群体之中。学习拖延在不同性别、年级和学科类型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某调查中发现,男性与女性在拖延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一项研究结果也和他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性别对于拖延的影响是非常难以预测的”。 某研究说明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学习拖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另一个研究结果显示,拖延者总会主动选择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因此高年级更容易产生拖延现象。
时间是一种即宝贵又有限的资源,自古便有“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时间管理变得对人们十分重要,同时这也引起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重视。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某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积极情绪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消极情绪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项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另一个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可以起到预测学习满意度的作用。一个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个维度与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拖延现象并对其从时间管理上进行有目的地干预已经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与时间管理倾向间的关系,意在为提高大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并且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了四所大学共计20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5份,剔除规律性作答或空白过多等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120份。
本研究共采用了2份问卷:
(1)《Aitken拖延问卷》。该问卷是由19个单维度的量表组成的。计分方法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代表1-5分的评定,其中2、4、7、11、12、14、16、17、18、等9个题目是反向记分的[5]。
(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该量表采用了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代表1-5分的评定。
本研究由研究者来担任主试,在校园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测量问卷的发放。问卷的填写采取匿名的形式,被试需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答。回收问卷后对其中存在规律性作答或空白过多的问卷进行剔除,来保证问卷结果的有效性。使用SPSS16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
本研究结果证明,大学生群体中没有严重的学习拖延现象存在。尽管如此,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拖延问题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学习拖延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拖延的专业类型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文理科的大学生在学习拖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拖延的年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拖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拖延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可见,如果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拖延方面的干预应该及早入手,可以在刚入学不久的时候进行。
本研究结果证明,大学生存在中等水平的时间管理能力,但仍需要提高。这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时间管理倾向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三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现如今的社会在要求男女方面基本相同,在对待时间的管理和有效使用方面更是如此。而男女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压力以及竞争大体都基本相同。积极的时间观念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个人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才会产生改变拖延现状的情况。可以从时间管理入手来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拖延的改善。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拖延、时间管理倾向以及学习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的分析,目的是探讨如何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和运用,尽可能减少对时间的浪费和对时间的不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学习拖延现象的效果。也就是对大学生从时间管理上进行有目的地干预,来控制其拖延行为。
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大学生学习拖延内部原因的时间管理干预措施
(1)明确目标、指定有效计划、提高执行力;
(2)了解时间类型、合理分配时间;
(3)提高自制力、增强意志力;
(4)打破常规、尝试变革与失败。
2.针对大学生学习拖延外部原因的时间管理干预措施
(1)要事优先、细化具体化任务;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压缩时间;
(3)开展专业、系统的时间管理指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Frrari,C.Wastson,Russell A.Poweil &Karenburo.Academic procrastination:The pm and correlates of behavioral postponement[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В Differences, 1995,(18):481-490.
[2]Owens AM,New begin I.Procrasrination in hing school achievement:A causal structural model[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1997,(12):869-888
[3]楊红梅.学习拖延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07,(5).
[4]Schouwenburg H C,Lay C H..Trait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Big F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4,(40):1519-1530.
[5]陈小莉,戴晓阳,董琴.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