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发展下环境问题的整治

2017-08-02 12:29陈桂灵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环境问题整治

陈桂灵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乡镇均展现一片繁荣兴旺景象,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一个层次。但乡镇发展的同时却使环境趋向恶化态势,因此对乡镇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是非常迫切的,本文着重研究在当下乡镇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综合整治。

【关键词】:乡镇发展;环境问题;整治

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人们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整治体系。但对于乡镇环境,无论是对其重视度,还是对其问题的整治,相关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解决。

1、 乡镇环境整治概念

近几年随着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概念中将“生态”纳入其中,环境的治理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当前乡镇发展模式的内涵其实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建设产业化、宜居化、文明化的全面生态乡镇,我国也出台了多个政策来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就是依照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乡镇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农民生活及政府环保等多方面进行整治,整治手段包括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建设基础环保设施、完善垃圾处理流程、水流域治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实现乡镇环境的改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2、 当前我国乡镇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2.1综合整治主体不明

当前我国各地乡镇都明确实行环境综合整治,但在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首要的就是整治主体的不明确。由于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所以一般乡镇都会选择将工作分摊到各个部门中,但这就使得各部门的职能狭窄,体现不出整治主体。而且在一些资金充足的项目上,还容易导致部门之间产生利益不均衡,影响到环境管理。

2.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虽然各地方乡镇对环境整治工作投入了较多资金,但都偏向将资金运用到大的整治手段中,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水设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卫生厕所等这些基本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建设却无法实行,而乡镇环境问题却又恰恰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尤其是垃圾问题和厕所问题,基本都是旱厕,尤其到了夏季,对大气环境、水质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是居住在河边的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更是非常普遍,经常将生活垃圾堆积在河道边或是沟渠内。这些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不仅不利于农民的健康,也会极大程度制约乡镇环境的治理和监管。

2.3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目前各地乡镇都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民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量都超标,造成农业污染堆积式叠加。有的村庄甚至随处可见农药瓶、化肥白装袋、白色薄膜等垃圾,“白色污染”现象非常严重,焚烧后的秸秆等农作物也被任意丢到附近的河边或沟渠,加大了治理难度。如果某些乡镇附近还有企业的话,污染环境的问题就更显凸显了,随意排放废水,焚烧垃圾,有些化工垃圾进入大气后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不利于村民的身体,现在我们听到的很多致癌物都来源于这些化工垃圾。

3、 完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

3.1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整治

采取收费与补偿并行的措施来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如对当地乡镇企业和暂住人口适当收取卫生费,保障乡镇环卫工作的开展。而且要改变目前靠政府大量投入資金治理的现状,可以引导企业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都适当投入,对这些投入了资金的单位又回报以其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资源享受,再联合政府调控和经济手段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觉悟,才能保障工作有序展开。乡镇可以定期开展宣传活动,为农民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让农民切实从自身利益出发体会到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从而充分调动环保主观性意识,从根源上保证乡镇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3.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乡镇政府应该设立针对本地区的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立专项基金,并加大对重点村的项目投入,细致规划好每一个重点村的整治项目,以具备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为原则来重点提升环境整治水平。对于卫生维护工作,可以设立专职的环卫工人,做好片区保洁和环卫监督工作。对于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引进当下先进技术,如土地渗透技术、生物曝气、净化槽技术等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对于牲畜粪便,采用循环利用可再生的方法进行转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垃圾问题,设立可循环使用垃圾回收点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点,对于可循环使用的垃圾指派专门处理机构回收后再利用,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要集中拉到处理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仍旧有人不听劝阻,做损害环境的事,可以成立监察组,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处罚。

3.3提升产业技术、防治污染源

全面加强对农民农作产业的科技水平提升,从文化水平、技术培训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高,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清洁模式,争取将农业生产方式迈向合理化、生态化、科学化方向,还可以与周边学校联合,为学校提供专业实践基地,为我国人才培养增砖添瓦。对于污染源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项目,利用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农业生产,形成新型农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而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则要采取强制措施,勒令其对废水废弃物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如果发现违法制度的行为,将由乡政府出面直接给予经济处罚。

总之,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还有宽阔的空间有待完善,希望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将我国乡镇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徐秀英.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5.(06).

[2]陈柳钦.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注重环境保护[J].研究探讨,2013(02).

[3]邹秀英.试述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J].经济师,2012(09).

[4]姜爱林.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9).

[5]顾馨梅.试论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障碍性因素[J].农业经济,2014(11).

[6]卢伟.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模式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12).

猜你喜欢
环境问题整治
撮粮之术(下)
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林业工程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