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本课堂中评价机制必不可少,而评价也是生本课堂扬帆远航的使者。本文试图从前置性学习的评价、展示的评价、课堂表现的评价、行为习惯的评价、卫生及家长的评价、班级的评价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生本课堂评价的阐释。
关键词:生本课堂;评价
近几年课改在许多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许多观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最近几年,我们很多老师都在采用生本进行教学,我也是在课改的道路中慢慢摸索,在用生本教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评价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教育本身是需要评价的,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在师本教育中特别崇尚评价,认为评价是最重要的激励机制。而生本课堂的评价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它是生本课堂扬帆远航的使者。
一、前置性学习的评价
对于小学来说,主要是语数学科的前置性作业,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关注的方面:学生的完成情况,做了多少,做的质量怎么样。我们评价时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个人:
1.没有做,或者只做了一半,组长找组员监督,如若组员自觉补上,加1朵红花。
2.做的完整,无论对错,加2朵红花。
3.完成的不错,书写规范、美观,正确率高,加3朵红花
小组:我们班人数比较多,六人一小组,分为九大组。
小组成员中,有3个及3个以上是三朵红花的,小组在黑板上加2面红旗,小组成员中都完成了,有1~2个加两朵红花的,小组加1面红旗。
4.如发现抄前置作业的现象,一经查实,抄作业的学生减两面红旗,借给作业本的减四面红旗。如果两人均为本小组的扣除小组红旗五面。
小组成员中没有完成前置作业的,暂时根据人数减组内的红旗,给学生一定期限,如若在这个期限内完成了前置作业红旗可以不减。
作业的评价和前置作业的评价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老师有多么忙碌,批改完作业也应及时评价,把书写工整、质量高的作业放在一起,全班表扬,与小组挂钩加红旗。
二、展示的评价
生本课堂的魅力在于学生的展示,学生展示的情况如何,就看教师平时的引导和训练,看评价的方向,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代表小组,评价个人就是评价小组。因为个人代表的是小组的集体智慧。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个人也可以进行个人评价。加红旗的政策:小组加红旗和个人加红旗同步。
因此,展示时就需要我们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参与度,愿意展示,敢上台展示的,只要愿意展示,我们就给所在小组加红旗,参与展示的组员多,我们可以加倍加分进行评价。
1.积极展示的加1面红旗。(都积极了,就不加,口头表扬)
2.小组参与的人数多于3人的加1面红旗。
3.展示中C类学生参与并作讲解的再加1面红旗(目的:关注优生提下生,多鼓励其他水平的学生)
4.小组展示十分精彩的再加一面红旗。
5.个人加红旗原则:“凡是主动讲解展示的”的加1朵红花,声音洪亮的再加1朵红花,回答正确的A类学生,加1朵;B类学生,加2朵;C类学生,加3朵。(因为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要区别对待,激励C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三、班级的评价
班级评价机制的运用:归纳起来有五条,即:
1.组师徒:1、2、3号师傅,6、5、4号对应的徒弟。进行捆绑,每一个月选出班级内的优秀师徒,从哪一组选出,哪一组可获得两面红旗。
2.每个星期评选4个优秀小组,评选优秀小组的加红旗。每周一评比,以红旗多的为准。(再评出努力小组,也就是最后一名,不要直接说是最后一名,委婉的说需要努力、赶超他人的小组。)
3.一周一总结,进行周总结。一月后再总结,进行月总结,根据每周评比情况,评选月优秀。
4.建立班级的学科监督员。其中音体美是一个监督员,用来监督学生课前的学具准备情况和课堂的表现情况。任课老师表扬的组加红旗,批评的减红旗。
5.全班分成九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6.每学期末,评选出本学期优秀小組及优秀小组长,校级评比中优秀组长、优秀小组成员优先考虑。
这样的评价制度既实现了注重面向全体——做到了有制度的保障,每周的总结,每月的评比一次优秀学习小组——体现了重过程的管理。同时,师徒结对,减少了老师的压力。
除了这些直观的、简单的写在黑板上的评价之外,我们也可以在班级走廊文化墙上加一面照片墙,展示的是月优秀小组成员的照片和“明星”照片,就是把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爱看书或者在家孝敬父母的同学的照片贴在“我是小明星”的专栏中,让其他孩子去学习。我觉得也是一种评价的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形象一些。
小组评价机制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小组评价机制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5.
[2]戴尔·卡耐基,林杰译.人性的弱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72.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7.
作者简介:
刘红梅(1986.11—),女,汉族,2011年6月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9月通过特岗考试,进入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在这所农村学校工作至今。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