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信息经济是什么(之三)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研发为动力、以信息产业发展为载体、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信息化增值应用为核心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
“信息经济是个什么东东?”围绕着这一最具基础性的问题,作为系列答问的第三篇,我们将借鉴对认知、科学、技术、产业和经济这一组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梳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化信息经济系统性认识,突出“增值应用”这一发展信息经济的主题。
为了更好地把握信息经济的内涵,有时我们不妨可以游离一下焦点,从上述那组看似无关的概念范畴说起。
在人类直立行走并透过钻木取火转为熟食为生以后,人类的大脑得到了长足的发育。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和其它动物区分开来并居于其上,大抵是因为拥有足够发达的大脑,可以清晰地认知外部世界,并通过语言文字将这种鸡零狗碎的认知,加以条理化和体系化,从而形成了科学。究其实,单纯的科学知识并非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只有经过工具化的技术开发,才能创造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类产品和服务。唯一的样品表明了技术的可行,但只有进入到规模化的生产和商业化的运作,技术才转化为产业。产业等不等于经济?我的回答还是否定的。一万元的投入进去,生产过程终结后的销售收入仍然只是一万元。这整个过程的“忙活”,可以把它叫作产业,但绝不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经济”。就像我们总是把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金叫作资本一样,我们也只是把能够带来利润的产业活动叫作经济。
理解了上述关系,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前置“信息”的一系列概念。信息科学以信息认知为前提,但却是对信息认知的体系化;信息技术以信息科学为指引,但却是对信息科学的工具化;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但却是对信息技术的规模化;信息经济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但却是对信息产业的增值化。说一千道一万,在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构筑起来的市场经济大厦里,认知要转化为科学,科学要转化为技术,技术要转化为产业,产业最终要转为经济。
因此,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研发为动力,以信息产业发展为载体,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信息化增值应用为核心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信息的技术、产业、设施和信息化增值应用等,构成一个系统的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既互促共进,又各有带动。
但是,部分地方对信息经济认识有失偏颇,甚至误读了信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所在。一是将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和软件服务业等狭义的信息产业,直接等同于信息经济。很多人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化增值应用才是发展信息经济的核心。信息经济中的虚实融合部分,才是发展信息经济的主体力量。2015年,我国信息经济融合部分比重高达74.3%,对信息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5.8%。比如,诸暨洁丽雅作为生产毛巾的传统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F2C”(工厂直接到消费者)向“C2F”(终端消费者向工厂定制)模式的升级,带来了新的市场竞争力(在线销售额位居第一)。二是对技术创新还缺乏足够重视。部分地方发展理念短视化,认为信息技术创新投入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是“国家队”的事,恰恰忽略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力,因而普遍存在着“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轻信息应用技术研发”的倾向。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的测算,浙江信息基础设施驱动指标全国排名第二,而ICT技术驱动要素指标仅位列第六,尤其是人均政府研发投入总额,排名仅为全国第11。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进一步突出浙江应用领先的商业模式发展优势。将发展信息化增值应用,放在浙江推进信息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认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引领型应用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加快其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和示范应用。同时积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创新。二是推进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改造。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宁波(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重点,选择物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设计等领域,探索建立市场化揭榜攻关机制,有选择地突破紧迫性高、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主攻智能制造,引领全省产业经济向智能经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