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秋香,赵蚰竹,王子龙,付强,周智美,王天
系统动力学在水土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姜秋香,赵蚰竹,王子龙,付强,周智美,王天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
为促进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中应用,概述引入SD理论的水土资源系统,论述SD在水土资源利用模拟、承载力评价、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仿真、水土资源复合系统模拟等领域应用及现实意义。针对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中应用现状,从研究体系、模型和方法等方面分析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法、多角度及多维度展望发展趋势,以期SD方法与水土资源系统融合,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系统动力学;水土资源;供需平衡;优化配置;承载力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物质基础[1],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物质基础[2],水土资源影响地区发展[3],体现区域资源现状,决定区域工农业发展程度,同时可能引发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区域水土资源供需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4]。水土资源系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由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等因素相互联结而成的开放、复杂、动态系统[5-6],通过研究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反馈机制并有效管理,可为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复杂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关系,可用于长期性、动态性和战略性研究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组成及系统内各部分交互作用,动态仿真试验,观察系统在参数以及策略改变时动态行为趋势[7],SD已成为水土资源系统模拟与评价有效技术和方法[8-9]。
水土资源系统呈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本文运用SD深入剖析多目标、多层次和多因素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分析各要素间相互反馈机制和耦合机制,实现指标预测、情景模拟和方案评价。
SD在水土资源系统研究中从量和质两方面展开,探讨水土资源量和质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水资源质量状态影响土地资源;反之,土地资源质量状态也影响水资源质量。虽然水土资源量和质研究内容不同,但均服务于水土资源系统。具体方式见图1。
图1 水土资源系统SD研究Fig.1 Application of system dynamics in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ystem
1.1SD在水土资源利用模拟中应用
1.1.1 SD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中应用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可揭示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寻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途径,对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常用单项指标静态预测为基础的三次平衡分析法[10],但该方法缺少水资源供需相互反馈和制约关系,易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悖。然而,基于宏观层面SD方法以供需平衡理论为建模基础,通过对涉及资源、社会、经济、生态供需双侧作整体分析,构建体现交互作用机制水资源供需SD模型,预测各指标动态性和互反馈性,可为区域制定供水规划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弥补三次平衡分析法不足。朱洁等,Beall等通过实际研究验证SD方法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适用性及有效性[11-13]。目前SD方法在水资源供需系统研究中应用主要集中于城市水资源供需系统优化[14]、工农业供需水量预测[15]、生态需水量预测[16]、回归水模拟[17]等方面。于书霞等将SD方法应用于长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分析不同方案下水资源供需系统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治理方案[18]。王伟荣等将SD方法应用于江苏省水资源供需系统,预测不同保证率下江苏省水资源供需水量,根据预测结果对现状年供水能力作一次供需平衡分析,在一次供需平衡分析后,根据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采取相应措施,并作二次供需平衡分析,比较两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发现区域未来水资源将面临供给不足风险[19]。伴随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气候变化[20]、水价机制[21]、城镇化进程[22]等影响水资源供需情况,新外生变量需逐步引入水资源供需系统,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水资源供需系统SD模型,为今后研究提供更多借鉴。
1.1.2 SD在水污染模拟中应用
随着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水污染问题严重。SD具有处理动态性、非线性复杂系统优势,构建水污染模拟模型具有灵活、快速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通过构建一维水质SD模型模拟不同发展方案下控制系统,分析和预测流域水污染控制或选定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作动态仿真,预测下游断面污染物浓度[23-24],有助于决策部门了解污染物质迁移状况。杨红等构建象山港围隔生态系水质SD模型,通过选取水质指标,模拟不同温度下围隔生态水质情况,模型经有效性检验,再现区域生态系统机制,为区域水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5]。SD模型主要在时间尺度上模拟系统动态行为,存在空间模拟能力有限和专业知识融合不强等缺点。因此,近年SD方法多与其他分析技术,如GIS[26]、多元统计法[27]、ESD模型[28]等结合,多角度多维度分析水污染。多种方法耦合分析丰富和发展SD技术原有功能,为水污染模拟和评价提供借鉴。
1.1.3 SD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中应用
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动态复合系统,受自然环境要素、区域经济环境背景以及政府决策等因素影响[29]。SD方法具有研究系统动态行为影响特点,以土地利用为核心开展,构建自然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目标函数,将主要驱动力纳入系统中,定量描述土地长期利用动态关系[30],预测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提供数据支持,评估土地系统变化反馈过程,分析不同方案下决策制定并动态模拟,已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制定研究有效途径之一[31-32]。虽然SD在土地利用系统中应用广泛,但存在难以定性表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弱点,土地利用空间分析能力不足。
1.2SD在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应用
水土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土资源所承受人口及产业发展最大容纳能力,包括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复杂系统[33]。鉴于SD方法在复杂系统研究方面优势,利用SD方法模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反馈结构和参数灵敏度率定承载力驱动因子,模拟和评价不同驱动因子组合方案下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寻求提高资源承载能力最佳方案。陈兴鹏等将SD方法引入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结合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及经济发展特点,应用SD方法建立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承载力SD模型,并定量分析该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提出解决策略,为水土资源承载力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4]。
基于SD方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水资源对社会经济支撑能力模拟和评价[35]。SD方法多通过各分区之间时间耦合,预测不同优化方案下水资源系统发展趋势。目前常用优化方案主要有开源方案、节流方案以及综合方案等。基于SD方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研究范围上呈从区域到流域转变,研究对象从水资源细化到地下水[36]及水环境[37]等领域,这些应用证明SD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中的普遍适用性。
目前SD方法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主要从土地生产能力和经济社会承载力两方面开展,建立土地承载力SD模型,动态模拟不同方案下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选取土地资源最优利用方案,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但以往基于SD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针对农用地[38],粮食生产力是其评价单一指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单一指标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决策需要,在构建模型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影响。
1.3SD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中应用
鉴于水土资源稀缺性和多用途性,资源利用和配置过程复杂性和动态性,基于SD方法的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研究热点[39]。蓄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水资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及内部各子系统联结构建水库库容模型,优选长时间序列下调水运行规则和方案[40]。水资源系统调控通过建立因果链及反馈环,追踪水资源动态信息,模拟不同水文状况及多方案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探寻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方案[41]。采用SD方法动态观察水资源系统运行和资源调配过程,但考虑SD方法优化功能较弱的局限性,配置方案优选时,还需融合其他相关知识和优化方法。
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可使土地利用面积最大化,农、林、牧产业结构优化。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运用SD方法研究土地供求关系、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土地配置市场化长期演化过程,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层次结构和作用机理,模拟不同方案下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寻求最优配置方案[42-43]。但SD方法侧重于模拟土地系统动态运行,对系统内部反馈机制(土地、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反馈)反映不足,模拟结果缺乏精确性。
1.4SD在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研究中应用
生态安全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特点,使SD解决复杂系统优势在生态系统研究应用中得以拓展[44]。SD在水资源生态系统研究应用主要集中于河湖生态系统、水生态承载力[45]等方面。河湖生态系统将细菌、浮游动植物和鱼类等生长与死亡[46-47]嵌入水质、生态、水动力及综合复杂模型模拟[48]。由于水生态承载力涉及社会、经济、人口及水生态状况等因素,多种因素之间相互反馈共同耦合成复杂巨系统,SD方法可实现对区域生态承载力巨系统动态模拟。
在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导向区域资源优化研究中,生态环境成为重要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生态安全理念逐渐在土地资源系统中体现。土地生态系统作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互联系而成统一整体,在系统内部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运用SD方法建立土地生态系统,分析各个子系统,模拟运行不同生态规划下系统发展趋势,可实现方案优选[49]。
1.5SD在水土资源复合系统研究中应用
目前SD在水土资源复合系统中应用较少,水土资源系统多作为独立模块应用于区域环境[50]或农业[51]等系统。在区域环境系统中,可将水资源系统及土地资源系统作为资源子系统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生产及消耗,反应资源子系统对区域环境系统整体影响。在农业系统中,运用SD方法模拟水土资源变化,通过负反馈环制约动态寻优和预测,整体评价,分析系统模式合理性,实现多目标统筹兼顾和总体效益最大化[52]及水土保持与农林牧渔业等协调发展[53]。陆洪斌等应用SD方法构建黑龙江省宁安县水土保持规划模型,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不同发展战略仿真结果作多目标综合评审,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54]。
1.6SD耦合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研究中应用
SD方法适用于动态性、反馈性、时变性和复杂性系统模拟和仿真研究,其优化和评价功能建立在敏感参数调整基础上,模拟结果为定性分析,研究结果精度不高,不利于水土资源系统优化和评价相关研究深入。将各种优化和评价方法融入水土资源SD研究,多种方法互补扩展可获得更全面研究结果。应用较广的有SD-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55]、引入遗传算法[56-57]和遥感技术[58]等智能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耦合SD模型。裴相斌等通过引入GIS技术与SD方法结合,提出时间和二维空间结合方法论框架,在空间尺度上处理区域水土资源静态空间数据,实现区域水土资源最大化利用[59]。张雪花等通过建立SD-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比较分析秦皇岛地区生态环境规划不同方案,筛选最优方案[60]。多方法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耦合方式研究有待加强,否则将面临模型建立过程复杂、精确度不高以及有效性差等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将系统动力学与不同技术耦合,检验耦合结果有效性,确定合理耦合模型,实现水土资源系统定性定量分析。
系统动力学在水土资源系统研究中应用成效显著,但鉴于水土资源系统复杂性和方法局限性,未来应多方法、多角度、多维度展开研究。
a.研究对象单一。目前对水土资源SD模型研究多局限于水资源或土地资源单一系统,缺乏水土资源耦合综合模型研究,适用于大范围资源综合研究模型尚未定型。水土资源作为工农业生产核心资源,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综合研究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将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SD方法适用于更复杂水土资源复合系统,有助于建立区域多角度综合水土资源SD模型,综合分析与预测水土资源系统。
b.模型繁杂。水土资源系统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研究过程具有不确定性。目前水土资源SD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针对同一内容,区域特点和理论基础不同建立模型不同。模型大多基于区域水土资源具体情况建立,针对不同研究内容融合不同子系统,如经济子系统或社会子系统等,共同构建区域水土资源复杂系统SD模型。缺少成熟理论,不利于成果比较和应用,水土资源SD模型较多,但较少应用于实际操作,缺乏有效验证。需针对以往水土资源系统SD模型不足改进,如扩展研究尺度,提高模型适用性;建立丰富水土资源数据库,保证模型精确度;归纳分析已有研究模型并加以完善,分析评价区域水土资源系统。
c.信息互动局限性。水土资源SD模型是由模型内各变量通过一系列相关测算和经验数据组成的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相互联系而成,模型建立依赖大量数据,SD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成为研究热点。决策者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获取实时数据及时模拟并预测系统真实性,保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增强数据实用性及SD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包含系统以往行为信息,蕴含系统未来演化信息,SD方法与信息技术融合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d.预测随机性。水土资源SD模型可用于区域未来水土资源演化预测,精确性未得到有效验证。水土资源系统存在气候变化、灾害发生、经济政策改变等未知因素,具有随机性,导致水土资源系统混沌性,而混沌时间序列目前仍无统一预测方法,因而模型无法提供针对未来的替代性变量,模型预测精确性无法有效验证。目前水土资源系统内部特征认识尚有不足,不确定性变量数学模型建立尚未形成严密理论,今后研究应关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确定水土资源SD模型预测精度检验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1]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2):116-120.
[2]裴巍,付强,刘东,等.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7):92-100.
[3]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 2013(4):1-3.
[4]张雷,刘慧.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41-46.
[5]周智美,姜秋香,王子龙,等.水土资源系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12):12-18.
[6]王栋,朱元甡.风险分析在水系统中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2002,30(2):71-77.
[7]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8]Mirchi A,Madani K,Watkins D,et al.Synthesis of system dynamics tools for holistic conceptua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12,26(9):2421-2442.
[9]陈南祥,李跃鹏,张海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研究现状及进展[J].人民黄河,2010,32(6):46-47.
[10]洪倩.三次平衡理论在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6):51-53.
[11]朱洁,王烜,李春晖,等.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水资源系统中研究进展述评[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26(2):32-39.
[12]Beall A,Fiedler F,Boll J,et al.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and participatory system dynamics.Case study:Develop⁃ing the palouse basin participatory model[J].2011,3(5):720-742.
[13]Gober P,Wentz E A,Lant T,etal.WaterSim:A simulation model for urban water planning in Phoenix,Arizona,US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2011,38(2):197-215.
[14]Qi C,Chang N B.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for municipal water demand estimation in an urban region under uncertain economic impac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92(6): 1628-1641.
[15]冯东溥,魏晓妹,降亚楠,等.基于STELLA和气候变化情景灌区农业供需水量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6):122-128.
[16]刘振乾,王建武,骆世明,等.基于水生态因子沼泽安全阈值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 1610-1614.
[17]张新,崔远来,董斌.回归水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1):57-62.
[18]于书霞,尚金城.城市水资源供需系统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29-233.
[19]王伟荣,张玲玲,王宗志.基于系统动力学区域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1):47-49.
[20]高彦春,于静洁,刘昌明.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影响模拟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616-624.
[21]王小军,贺瑞敏,杨雨秋,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水价调节供需模型与仿真[J].水电能源科学,2014,32(3):184-187.
[22]毛晟栋,范小艳.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供需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7):4555-4559.
[23]秦翠红,郭秀锐,程水源,等.基于系统动力学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控制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5):29-33.
[24]张波,王桥,李顺,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松花江水污染事故水质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07,27(6):811-815.
[25]杨红,丁骏,王春峰,等.象山港围隔生态系水质模型研究[J].海洋科学,2012,36(7):14-22.
[26]张波,王桥,孙强,等.基于SD-GIS突发水污染事故水质时空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48-351.
[27]Cabecinha E,Rui C,Pardal MÂ,et al.A Stochastic Dynamic Methodology(StDM)for reservoir's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Validation of a multi-scale approach in a south European basin (Douro,Portugal)[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9,9(2):329-345.
[28]马军霞,左其亭.基于嵌入式系统动力学人水系统模拟及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27(6):6-9.
[29]Quan B,Chen J F,Qiu H L,et al.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Xiamen[J].Pedosphere, 2006,16(4):477-488.
[30]摆万奇.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0,15(2):112-116.
[31]Lauf S,Haase D,Hostert P,et al.Uncovering land-use dynamics driven by human decision-making:A combined model approach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and system dynamics[J].Environmental Modelling&Software,2012,27-28(1):71-82.
[32]林英志,邓祥征,战金艳.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与应用——以江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3,35(4):729-738.
[33]Meng L,Chen Y,Li W,et a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Tarim River Basin, Xinjiang,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9,19(1): 89-95.
[34]陈兴鹏,戴芹.系统动力学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中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2,25(4):377-382.
[35]Feng L,Zhang X,Luo G.Application of system dynamics in an⁃alyz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Yiwu City, China[J].Mathematics&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8,79(3): 269-278.
[36]Xu H.Exploring effective policies for underground water manage⁃ment in arti-ficial oasis:A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 of a case study of Yaoba Oasi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1,13(4):476-480.
[37]赵卫,刘景双,孔凡娥.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仿真模拟[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25(6):738-747.
[38]Wu W,Yang P,Meng C Y,et al.An integrated model to simulate sown area changes for major crops at a global scale[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8,51(3):370-379.
[39]Schreider S Y.Integrative modelling for sustainable water alloca⁃tion:Editorial notes on the special issu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77(4):267-268.
[40]王艳芳,崔远来,顾世祥.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6,24(5):8-12.
[41]李维乾,解建仓,李建勋,等.基于系统动力学闭环反馈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1(11):209-216.
[42]格日乐,程宏,邹学勇,等.额济纳绿洲土地承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6):624-628.
[43]涂小松,濮励杰,严祥,等.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壤质量调控系统动力学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2):221-226.
[44]Zhao Q J,Wen Z M.Integrative networks of the complex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 13:1383-1394.
[45]马忠强,汪林.基于系统动力学大连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承载力模拟预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4):70-75.
[46]杨怀宇,杨正勇.池塘养殖(青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动力学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176-1185.
[47]Garnier J,Némery J,Billen G,et al.Nutrient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eutrophication in the Marne River system:modelling the role of exchangeable phosphoru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5, 304(1):397-412.
[48]左其亭,陈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J].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592-594.
[49]汤洁,佘孝云,林年丰.吉林省大安市生态环境规划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J].生态学报,2005,25(5):1178-1183.
[50]张汉雄.系统动力学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1):124-129.
[51]陈永霞,薛惠锋,王媛媛,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环境承载力仿真与调控[J].计算机仿真,2010,27(2):294-298.
[52]李莎莎,郭艳清,邓群钊.基于系统动力学循环农业动态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88-2092.
[53]党志良,孙健,王玮.基于系统动力学生态建设系统评价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1):141-144.
[54]陆洪斌,孙英杰,李成杰,等.宁安县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制定水土保持规划[J].水土保持通报,1993,13(1):42-50.
[55]张雪花,郭怀成,张宝安.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在秦皇岛市水资源规划中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2,13(3):351-357.
[56]Li Y C,He C Y.Scenario simulation and forecast of land use/cov⁃er in northern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53(9): 1401-1412.
[57]Schlüter M,Savitsky A G,Mckinney D C,et al.Optimizing longterm water allocation in the Amudarya River delta:A water man⁃agement model for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J].Environmen⁃tal Modelling&Software,2005,20(5):529-545.
[58]Liu J Y,Deng X Z.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cess of LUCC[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55(14):1354-1362.
[59]裴相斌,赵冬至.基于GIS-SD大连湾水污染时空模拟与调控策略研究[J].遥感学报,2000,4(2):118-124.
[60]张雪花,郭怀成.SD-MOP整合模型在秦皇岛市生态环境规划中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22(1):94-97.
Research advance on the system dynamics used in the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JIANG Qiuxiang,ZHAO Youzhu,WANG Zilong,FU Qiang,ZHOU Zhimei,Wang Tian
(School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 150030, China)
To make the System dynamics(SD)method application used in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ystem,the theory of SD was introduced in,the progress of the system dynamics was described,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imulated,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optimal allocation,ecological system and combined system were discuss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any aspects which concludes models,systems and methods.The multi-methodological,multi-angle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prospect are used in the direction of future,to make the SD method have a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system,and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system dynamics;water and soil resources;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optimal allocation;carrying capacity
TV21
A
1005-9369(2017)07-0091-06
时间2017-7-12 11:19:23[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91.S.20170712.1119.002.html
姜秋香,赵蚰竹,王子龙,等.系统动力学在水土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48(7):91-96.
Jiang Qiuxiang,Zhao Youzhu,Wang Zilong,etal.Research advance on the system dynamics used in the soil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of 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7,48(7):91-9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17-04-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9040,5120903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E2016004)。
姜秋香(1982-),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管理。E-mail:jiangqiuxiang9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