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兰
摘要:俗话说的好,“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参照这面镜子,社会的发展在人为的操控下,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历史上出现的失败性的问题成因,借鉴历史上成功的案例,让时代发展。个人亦可以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中学会自身的人生道理。初中历史的教学,是学生,可以说是一个人接触历史的开端,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界中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初中历史;重要性;以史为镜;老师;学生
初中历史教学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人类演变,朝代更换,近现代史,现代革命等内容。主要是致力于让学生的对整个中国历史以及国内外的历史做一个大致粗略的了解,丰富自我的通晓古今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初中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初中历史的教学是让学生接受历史的直接工具,初中历史的教学对于历史的发展与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借鉴历史,谨慎理智
历史中有很多故事是很有趣且十分具有借鉴作用的,通过历史的时间我们可以折射出很多人生活着治理的道理。一个历史故事的呈现会描述很多人物,其中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通过正面人物,学会正义、理智,通过反面人物,学会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历史是学生很好的一个人生借鉴,例如,在历史中,讲到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时候,在写给刘禅的《出师表》中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看法和意见,“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其实这是诸葛亮在告诉刘禅,要以前汉朝的历史为借鉴,不要和小人一般的臣子亲近,而应该和贤能有才的臣子多多探讨如何治理朝政,这样他们的朝代才能兴旺起来。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因为自己的昏庸无能、残暴之至,最终使得原本兴盛的隋王朝灭亡了。但是,后世的唐太宗则已以隋王朝为借鉴,吸取隋炀帝治理隋王朝失败的教训,成功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一个盛世唐朝。这是唐朝的整个历史进程当中可谓是巅峰的状态。古代的兴衰成败,让我们不得不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政党的后背,是政党的靠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史为镜,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创了新中国,这些都说明,历史对于我们后人,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的潮流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国人士的故事。他们有为人民牺牲了生命的,有为国家终生孤独的,有为国家捐尽家产的,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从这些爱国主义人士的身上感受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有如何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和平时代,让学生难以感受到战争的胁迫与压力,渐渐丧失了对爱国这个态度的严肃性。但是通过初中历史的教学,则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爱国意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我们全民族的伟大英雄英雄戚继光就有着宁可不封诸侯,也要平定四海的崇高爱国志向,平定了沿海的寇賊;郑成功不怕艰辛,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荷兰的殖民者赶出中国的领土,收复了台湾岛;中国的近现代史史一个受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软弱无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赔款,慈禧太后的只爱财不爱国的态度,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蒙羞。但是就算是面对强行的各个外来的侵略者,我们中华的无数儿女都不惜牺牲自己,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林则徐为了将鸦片赶出中国,进行了震惊历史的虎门硝烟,孙中山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这些人为什么要吃力去做这些事,都是因为没心的强大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支撑他们、驱使他们去为国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课堂的历史教学,一定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学生的品质是受环境的影响的,历史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很好的工具。但是在平常的历史教学课上,为了中国的“应试教育”,我们往往忽视了历史教学的这方面的功能。通过历史人物身上的道德和品质折射,我们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坚韧。例如,代大诗人李白,虽然心中怀有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却因为怀才不遇,仕途多舛而沒有用武之地。仕途的失意并没有让李白对生活失去乐趣,反而他游遍四方,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积极感慨。李白身上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很值得学生去学习取纳,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随着父母和朋友对自己越来越高的期望,学生的压力越来越重,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是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而历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品质,在初中这个学生正在成长的阶段,让学生渐渐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良好品质。
以上几点,都很明显地说明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除了可以以史为镜、培养学生的对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良好品质之外,初中历史的教学还有很多作用,例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知识渊博、加强对古文化的了解程度等。初中历史教学十分重要,是每一位初中历史老师都不容小觑的。
参考文献:
[1]郭晓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2013年18期
[2]肖美春.《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方法探索--以《历史与社会·我们传承的文明》为例》2013
[3]张雪菲.《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基于教师角度的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