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传浩
【摘 要】目前,陽光体育进校园的提出已经久远,但实际实施情况与预想效果略有差异,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校园开展阳光体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阳光体育计划开展的困境进行思考,相应的提出较合理的解决对策。研究发现: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数、次数比例偏低,主要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体育设施成为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与交流,改善体育设施等措施促进阳光体育计划的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计划;开展困境;解决对策
0 前言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乃是民族兴衰的大事,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计划”,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主要工作,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必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 阳光体育计划开展的困境
学校的管理者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试“指挥棒”与“一切为了升学率”的思想作用下,不断榨取学生在体育活动上的时间,为文化课的学习增砖添瓦,这种“挤压体育课”与“剥脱学生体育运动”的现象广泛存在,在毕业班(高三和初三)更为突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支持学生把精力从文化课学习上转移到体育锻炼上去,从而产生学生与体育运动的绝缘关系,最终使得阳光体育的落实基本成为纸上谈兵。
2 困境出现的原因
2.1 家长不支持
大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在现有的传统家庭教育背景下,学生们从小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导致学生已经不愿再参加体育运动。家长始终觉得体育课就是一门玩的课,根本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所在,意识不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他们认为学生的时间都是用来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支持。
2.2 师资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与匮乏是导致困境存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非体育老师身兼体育课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学校无体育教师的现象;那么,在这种学习环境下的学生不存在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讨厌体育运动也是理所当然的。在一些中小城市学校内,2、3个体育老师负责一个年级体育课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造成体育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阳光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犹如“逆水行舟”。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造成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导致其身心极度疲惫,对学生除体育课外的其他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有余心而力不足”,虽然一些班级在班主任组织下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但班主任不具备活动内容设计、运动强度掌控的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身心收获大打折扣。
2.3 运动场地与设施缺乏
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短缺。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体育场地器材的数量不够,根本满足不了几个班或更多学生同时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场地器材单一,学生长时间参加一种体育锻炼必将产生枯燥心理,最终导致这项体育活动在校园里销声匿迹,对多元化的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产生了影响。另外,节假日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是不向学生开放的,从而造成了学生想参加体育运动,但是无场地的局面,给了学生一个客观的不运动借口。
3 困境的解决对策
3.1 转变对待体育的观念
结合现代“阳光体育计划”的精神观念,对传统的校园体育观念进行适当的改正与调整,不要一直受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要做到扬长弊端,协同进步。传统体育观主要强调: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其核心,这只是生理上的优化与改变,太单一,太狭隘。而现代“阳光体育计划”的观念主要强调:寓教于乐,身心健康,终生体育,其核心由单一的身体素质提高,发展为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更加强调学生的精神教育与优化。因此,整合体育的传统与现代观,全面实施校园“阳光体育计划”,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3.2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校园“阳光体育计划”的开展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与机构,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学校中,有效的管理可以使“阳光体育计划”的实施开展的更加顺利。应该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根据学校行政管理职责,分化出部分教师成立“阳光体育计划”实施监督管理小组,对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例如运动会、班级课外活动的实施等)进行组织与监督指导,把各班级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列入班级评分、学生评优之中,使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从而为确保“阳光体育计划”开展奠定基础。
3.3 增加场地器材,因地制宜的开展阳光体育
学校要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和提高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合理安排体育场地的开放时间,在放学后或者节假日期间对外开放,适当收取场地费用,利用收费资金进一步优化场地管理与维护。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大力弘扬发展本校的优势项目,同时与其他学校进行体育活动的交流(例如篮球比赛、班级对抗赛等),优化学校体育文化,为带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环境。
3.4 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学校可以招聘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与教学交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应该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其身心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还应加强教学反馈,进行课后学生学习调查,查缺补漏,万无一失。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教学内容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呈现,真正达成“阳光体育”的目的,这样既有利于体育知识传递,又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 结论
校园“阳光体育计划”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展,并且还应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标准、学生运动和健康档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等,为扎扎实实的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发展。只有在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真正改变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局面,让“阳光体育计划”真正的落实且永恒发展,真正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生活技能和运动习惯,并能胜任未来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新民网,2007-04-26.
[2]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7(6).
[3]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科文献通报,2007(11).
[4]刘海元.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J].体育学刊,2007(8).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