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2017-07-31 20:52周朱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员教师学生

周朱玲

事实告诉我们,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 好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不懂得遵守规则, 行为散漫,自我调节能力薄弱。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 是比较有效的操作策略。

一、根据儿童差异特点,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 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 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小组搭建中, 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 优化小组组合, 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 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需要说明的是, 低年级的小组成员不宜太多, 以 4--5 人为宜, 有利于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 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期望为小组取名, 如小鸟组、彩虹组、飞翔组、梦幻组, 形成小组特色。

二、进行小组培训, 形成合力團队

对于混合编排、协调搭配组合成的小组, 可进行短期培训, 使每个小组成员意识到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的成功要素, 使他们认识到个人责任和相互信赖的重要性。培训方式应适合低龄儿童的年龄特点, 宜以游戏为主, 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室内室外均可。如传球游戏。以小组为单位, 围成圈, 每组一个皮球, 依次传递、接收, 做到不掉球、不漏人。 5 分钟为一个时间段, 最后统计传球回合。游戏的目的是使组员之间能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形成团队意识。又如绘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一张画纸, 人人参与绘画, 画面景物协调一致。要求组员之间要商讨、交流着进行绘画, 一人在绘画时, 其他人可帮助传递绘画工具。游戏的目的在于使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时个人的责任。

三、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升合作学习效益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给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机会。因此, 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要为他们自主探究服务。教师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应创设一切条件、机会确保学生通过合作自主的学习、探究不懂之处。比如教学汉语拼音的音节拼读时, 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拼读方法和规律后, 发挥拼读能力强的学生的作用, 让他们首先成为组长, 将字母卡片摆在一起, 组成音节, 带领小伙伴一起练习拼读。而且, 小组内的学生都有责任教会不懂的其他同学。教师通过表扬全都学会的小组,来激发学生做到互帮互教, 时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大家共同进步。下次, 再换另一个学生担任组长, 使每人都有机会组织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的拼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识字教学中, 积极运用合作学习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采用了多种识字和巩固的方法。如:自己读读儿歌, 不会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再请教同位,互相教一教。或是组长任意出示生字卡片, 其他几人抢答比赛。读得不准的由组长负责教会。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极高, 小组学完后, 他们自发鼓掌坐好, 表示庆祝大家通过合作又学会了新知识。教师询问:谁帮助同学学会了不懂之处? 使学生体验到助人的自豪和受助的温暖。

书写生字时, 教师也改变了以往单纯枯燥的讲解指导, 而是强调小组内的交流合作。如, 写完一课的生字, 教师可让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 开展交流:我写字时注意到了什么? 我的经验是什么? 别人的字哪里写得好? 然后教师再作重点指导。通过学生间的交流, 给他们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我要写好”的主动性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 教师还鼓励小组合作表演。如:学习《四季》一课时, 四人分别扮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一起表演课文。《爷爷和小树》鼓励学生自编课本剧。小组内一个学生产生了好的想法, 不但引发了自己的创造力, 而且引起别人的想象, 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 这被称为“脑力激荡”。学生们彼此接纳, 没有压力, 没有挫折感,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合作意识也空前高涨。

四、教师加强指导, 促进小组成长

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对原本固有的角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以多重角色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小组意识一旦形成, 便能发挥其巨大潜能,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导学者的循循善诱作用, 做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甚至是共同学习、探索中的平等伙伴。把职能由“教”转变为“导”。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自学的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 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促进小组的成长。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讨论时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 观察讨论过程, 要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重视“全员参与”。二是展示时全员参与。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学习反馈交流时, 教师 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 各抒己见。在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一个都不落下。这样, 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理, 使之有一定的压力, 产生动力。如在表演“小白兔运南瓜”时, 有一个四人小组分工如下:一人扮演小白兔, 一人扮演黑熊, 一人扮演小白兔妈妈, 还有一人扮演讲述人。他们分工精确, 合作愉快。三是鼓励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的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竞争中, 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 分工的不同, 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 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 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如有的小组站在大家面前, 组长就会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有的小组在展示汇报时, 动作大方, 语言流畅, 行动一致, 很具有团队作风, 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四是教师要发挥合作者的巨大作用, 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 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使学生从被动昕课、被教师牵着走, 转变为与老师、与同学合作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师画小河, 学生上台演示小竹排顺水流, 贴小竹排图片, 教师贴小鱼小鸟的图片, 学生贴树木图片, 领悟树木密,学生画禾苗, 领悟江南水稻多, 禾苗绿油油。最后, 教师总结:同学们, 你们和老师合作, 共同完成了这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谢谢你们。这时, 学生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五、加强课外联系, 助力学生发展

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只限于课内的合作,是不够的。加强小组成员的课外联系, 有利于合作精神的拓展, 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一是建立电话网。每个小组建立一份同组成员的电话网, 在小组长的带动下, 成员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 增进了解, 共同进步。二是增强网络沟通。 21世纪, 计算机已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也成了儿童沟通的重要桥梁。小组成员互留电子邮箱地址, 加强网络交流, 促进语言提高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三是注重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互交往。学生之间的课外交往不仅是小组内成员的交往, 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间的交往, 扩大交往面, 增强交往效果, 培养他们向外拓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成员教师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