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胜
常理来看,当一个人情之所至,自然就会有一些比较外露的表达。比如大笑、怒斥、痛哭流涕……相比于这些过于浓烈和豪放的情绪表达,哽咽似乎是一个处于外露与克制衔接处的中间状态。耐人寻味的是,哽咽似乎也是近些年企业家最喜欢的保留曲目和最常见的姿势,且经常呈现于媒体云集、为人瞩目的公众场合。不用费尽心思,稍微搜罗一圈,我们就可以为哽咽式企业家列出一份相当豪华的名单:马云、刘强东、雷军、董明珠、贾跃亭、罗永浩……
企业家也是人,哽咽应该就如同他的微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要求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是坚强、硬朗、不动声色的样板。企业家掌控一个组织,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部局面,在企业或稳健或跌宕的发展过程中,其经受的理当比普通人更多,所以在一些特殊节点、关键场合中,情感外露,喜怒哀乐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常态。
不过,当一个企业家在公众场合哽咽,甚至是习惯性哽咽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乐视掌门人贾跃亭,甚至被有些刻薄的媒体封为贾哽咽。贾的哽咽频密,且经常出现在产品发布会上。也正因如此,才有人拿乔布斯来做比较。
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哽咽的背后,总是折射着一个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或委屈难抑,或激动难抑,或显露抗争,或表达艰难。当企业家在公众场合哽咽时,他显然既外露了情感,又控制了情感,毕竟还没有热泪纵横,甚至嚎啕出声。虽然内心戏十足,但画风没有破坏,一切还处于没有失控与失态的范畴内。
当然,这是通常意义上的解读,也大抵是这些哽咽的企业家的主观想法。放到整个企业戰略、品牌营销甚至是CEO个人声誉的维度考量,显然又有不同。
以锤子CEO罗永浩在发布坚果pro产品发布会的哽咽为例,知名战略顾问周掌柜就表示:从商业战略的角度,我的解读是,他缺少化解战略压力的领导力,对企业能力承载力可能误判,悲情传播本身就是对竞争力的否定,伤害品牌。媒体的追捧很可能引导锤子陷入失败逻辑,也就是——依赖传播的产品力。
从整个传播语境来看,哽咽所展现出来的内涵与意味,通常都很难与强势、豪情、从容这些正向情绪与正向能量有紧密关联,更多引发共鸣的是悲情、悲悯与柔弱,最好的结果也顶多是能链接到坚韧。换言之,企业家公众场合的哽咽,绝对只能是偶尔为之的情绪表达,常态化会引发企业家以及企业品牌的人设崩坏,外界的解读自然会关联到企业开始出问题了,领导力遇到严峻挑战。
从传播诉求来看,如果企业家在产品发布会当众哽咽,也是极其糟糕的。企业家的情绪会非常抢戏,破坏媒体公众对产品的关注,造成焦点的转移。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家可以当众哽咽,但底线是,哽咽最好是真实情绪的表达,是临时起意、触景生情。如果是设计,那就堪称拙劣甚至是恶劣的表演了。在一个信息对称的社会,这种哽咽会引发公众对企业家和品牌的唾弃。
有句话经常被摇滚青年挂在嘴边——“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个来自美国作家Jack Kerouac的名句,一度引发最广泛的共鸣,也被认为是追求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折射。只是这一效应,很难发生在企业家的当众哽咽上。所以,于人于己,于私于公,企业家们还是克制一下,请不要当众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