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岸
一次闪崩,令康得新及重仓该股的基金公司再遭质疑。
7月25日下午2点20-26分,7分钟时间内,康得新(002450.SZ)股价从20.82元重挫至跌停价19.71元,直至收盘未有反弹,区间跌幅5.33%,成交额3.40亿元,占当日成交额的24.30%。
当日晚间,康得新紧急发布公告称,公司业绩良好,上半年预增30%-40%,大股东及董监高未有减持行为;不仅如此,控股股东康德集团还承诺将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次日,康得新以20.02元高开,收于19.60元,下跌0.56%。
7月25日闪崩后,有分析人士对康得新某些财务指标提出质疑。例如,根据2016年年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达到40.45%,净利率亦有21.28%,为何期末经营现金流却是-4758万元?根据2017年第一季报,期末公司现金余额达到151.40亿元,为何又先后在4月和7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15亿元;而且,截至6月20日,控股股东康德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99.61%(占公司总股本的23.46%)都处于质押状态?
事实上,早在2013年7月,《证券市场周刊》曾经质疑康得新“隐瞒与海外主要大客户的关联关系”,以及其他经营与财务问题。文章称,根据招股书,位于荷兰的Kangdexin Europe公司在2008年至2011年依次是公司的第三、第二、第二和第三大客户,但据调查,Kangdexin Europe是康得新的关联企业,其实际控制人是“来自中国重庆的Zhong Yu,其出生日期为1950年3月22日”,与康得新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钟玉的信息相符,“而康得新招股书对此并未予以披露,涉嫌欺诈发行”。
但这些质疑并未阻止康得新市值越滚越大。Wind资讯显示,2013年7月26日,康得新市值为260.43亿元,4年后已增长至691.80亿元,增幅达165.64%。
在推高康得新市值的诸多因素中,基金公司功不可没。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至少有43家基金公司,共计持有2.09亿股康得新的股份,占到流通股总股本的7.26%。其中,嘉实基金、兴全基金及上投摩根是持股数量最多的前三大基金公司,分别持有5224.71万股、3851.58万股及2979.49万股。
作为持股最多的基金公司,嘉实基金面临的质疑也最大。如果说,舆论对康得新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经营与财务数据上,那么对嘉实的质疑主要是在重仓该股的理由与时机上,尤其是时机。
2013年至2016年,康得新的第一大股东康德集团一直在减持所持流通股股份。公告显示,2014年8月12日至9月12日,康得新第一大股东康德集团通过5起大宗交易,以及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了3955.97万股康得新股票,减持股数占到公司总股本的4.16%。持股康得新的机构也做出反应,在2014年第三季度减持了康得新股份共计1.10亿股,所持股份占流通股的比例由上季度的56.50%降至44.79%。但是,同期嘉实旗下基金所持股份却增加了1019.73万股,增幅达65.31%。
同样的问题在2017年第二季度更加突出。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机构所持康得新流通股共计2.09亿股,较第一季度末减少9.73亿股,减幅达82.32%;机构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也由第一季度末的41.05%下降至7.26%。显而易见,机构在大幅减仓。但同期嘉实旗下基金所持股份非但未减,还有所增加,由第一季度末的4689.53万股增至第二季度末的5224.71万股,所持股份占流通股的比例也由1.63%增至1.81%。
截至6月30日,嘉实基金旗下共有8只基金持有康得新,分别是嘉实研究精选A、嘉实新机遇、嘉实优质企业、嘉实新收益、嘉实稳健、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研究增强以及嘉实价值优势,持股数量分别为1410.55万股、1354.71萬股、854.17万股、735.91万股、338.15万股、281.04万股、153.87万股、96.31万股,持股公允价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分别为7.04%、0.69%、7.07%、6.90%、2.03%、3.24%、7.20%、1.68%。
其中,嘉实研究精选A、嘉实新收益、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研究增强的基金经理都是陈少平,换言之,陈少平管理的4只基金,共计持有2581.37万股康得新股票。
截至发稿,关于谁是造成康得新闪崩的幕后推手,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