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瑶+吴道军+任慧爽+万涛+田立超
摘要: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6 g/L丙环唑乳油、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2%咯菌腈悬浮剂和竹醋原液,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香樟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测定了几种杀菌剂的抑菌率和室内毒力,以为田间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香樟炭疽菌的防效最好,其次为156 g/L丙环唑乳油和12%咯菌腈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竹醋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防效较差。
关键词:香樟;炭疽病;杀菌剂;室内防效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21-03
1 引言
香樟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枝叶繁茂、冠形美观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作庭院、街道、公园等风景绿化树种,此外香樟具有避臭、驱虫、吸毒气、隔噪音以及具芳香等特性[1],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美化、净化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香樟种植面积的增加,病害问题日趋严重,香樟炭疽病也成了主要病害之一[2]。经调查,目前香樟炭疽病在重庆发生严重,分布范围广,在沙坪坝、九龙坡、北碚、璧山等多个区县被发现。发病时首先在叶片上出现暗褐色小病斑,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斑,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散生不规则形状的黑色小粒点。病原菌除危害叶片外还侵染茎干,造成大量的叶片脱落,茎干枯死,影响了香樟的正常生长,给绿化建设带来很大的损失[3]。为了探索香樟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试验选取5种不同类型的低毒杀菌剂对其进行室内药效试验,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病原菌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香樟炭疽病病叶分离获得。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0 g,葡萄糖20.0 g,琼脂15.0 g,蒸馏水1000.0 mL,pH值自然,121 ℃灭菌30 min备用。
供试杀菌剂具体见表1。
2.2 试验方法
选取5种杀菌剂,按照建议浓度,每种杀菌剂分别稀释100倍、200倍、400倍、800倍和1600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4]测定供试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具体方法:将配制好的杀菌剂母液按设定的浓度比例与冷却至50~60 ℃的灭菌PDA培养基混匀,倒入直径为90 mm的灭菌培养皿中,制备成检测平板,对照平板(CK)用加入等量灭菌水与PDA培养基混匀制备。然后将直径5 mm的病原菌菌饼分别接种于检测平板及对照平板中央,22 ℃下培养7 d,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重复3次。
2.3 数据分析
根據统计结果计算菌落扩展直径和相对抑菌率。计算公式如下:
菌落扩展直径(mm)=菌落的平均扩展直径(mm)-菌饼直径(1)
式(1)中“菌饼直径”为5mm。
相对抑菌率(%)=(对照菌落扩展直径-处理菌落扩展直径)/对照菌落扩展直径×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室内药效试验结果
多种杀菌剂对香樟炭疽病菌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含药检测平板上培养7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其呈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所用浓度均达到了100%的抑菌率;其次为156 g/L丙环唑乳油,所用5个浓度的抑菌率均达到了90%以上,且在这5个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降低,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也减弱;12%咯菌腈悬浮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也较强,5个浓度的抑菌率均达到了75%以上,且在这5个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降低,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降低,最佳抑制浓度为8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稍弱,除200倍液的抑菌率稍高于50%外,其余两个浓度均低于50%,且在这5个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降低,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低,最佳抑制浓度为200倍液;竹醋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弱,除800倍液和1600倍液的抑菌率稍高于30%外,其余两个浓度均低于30%,且在这5个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降低,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增强。
4 结语
室内药效试验表明,5种药剂对香樟炭疽病菌均有一定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其次为156 g/L丙环唑乳油和12%咯菌腈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竹醋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防效较差。
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通过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病原菌进行防治[5~8]。多菌灵自1973年开发以来因其广谱、低毒、内吸的优良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过于频繁的使用使得芒果炭疽病、橡胶炭疽病、葡萄炭疽病等病原菌均对多菌灵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9~11]。丙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来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孢子形成和破坏菌丝细胞结构,从而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12],在园林上对柑橘黑斑病、鸢尾白绢病、桑树轮纹病、桃流胶病都有很好防效,且未有抗药性的报道[13~16]。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丙环唑与多菌灵混合或交替使用来控制香樟炭疽病。竹醋作为一种天然植物产物对香樟炭疽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咪鲜胺、戊唑醇等多种杀菌剂具有增效作用[17],在实际防治中可与其他药剂复配使用以降低病原菌的抗药性。但上述结果均来自室内试验,具体防治效果还有待于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检测。
参考文献:
[1] 许东新, 杨学军, 唐东芹, 等.上海外环林带森林结构的优化模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3): 118~122.
[2]葛建明, 张 伟, 管丽琴, 等.香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植物源农药的筛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 23 (4): 401~405.
[3] 王丽贞.芳香樟炭疽病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7: 43.
[4] 任慧爽, 何思瑶, 万 涛.杀菌剂对茶花致病菌枝状枝孢菌室内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6 (24): 106, 108.
[5] 周明国, 叶钟音.植物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及相关杀菌剂的抗药性[J].植物保護, 1987, (2): 31~33.
[6] Borck M K.Studies on the mode of action of benomy in Neurospora crassa [D].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1973.
[7] Wilson L, Bryan J.Bi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microtubules[J].Advances in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1974(4): 21~72.
[8] Rose V L.Herodima formation and tubulin func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D].Baton Rouge: Massachusetts Institue of Techology, 1999.
[9] 詹儒林, 李 伟, 郑服丛.芒果炭疽病对多菌灵的抗药性[J].植物保护学报, 2005, 32(1): 71~76.
[10] 罗大全, 郑作飞, 范鸿雁, 等.海南垦区橡胶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室内测定[J].热带农业科学, 2003, 23 (1): 8~10.
[11] 李 洋.辽宁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研究[D].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9.
[12] 唐正合, 汪汉成, 王建新, 等.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 2012, 38 (1): 158~161.
[13] 王延杰, 徐丽兰, 胡军华,等.柑桔黑斑病菌杀菌剂的室内筛选[J].中国南方果树, 2012, 41 (3): 33~35.
[14] 李 丽, 屠 莉, 肖 迪,等.鸢尾白绢病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治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 2016, 36(8): 26~32.
[15] 章一鸣, 张 泽, 吴庭观, 等.6种杀菌剂对桑树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西部林业科学, 2014, 43 (6): 135~138.
[16] 刘 勇, 何华平, 龚林忠, 等.桃树流胶病的防治策略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 (24): 6237~6239.
[17] 魏 琦, 邱永德, 汤 锋, 等.竹醋液抑菌活性及对杀菌剂的增效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3): 6923~6925, 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