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强 张殿兴 兰伟
草莓长期采取无性繁殖,易受病毒、病菌侵染,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草莓长势和质量,尤其是炭疽病已成为草莓苗期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草莓苗的产量和质量,为培育出符合生产需求的无病壮苗,我们进行了草莓育苗期间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的研究。
1 育苗母株选择
为探明母株来源与炭疽病发生程度的关系,在阜阳市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育苗基地进行了对比试验。3月17日,分别选取600棵红颜脱毒组培一代苗、自留越冬种苗(10月从苗地选取无病小苗假植,第二年3月再进行定植育苗)、生产苗(当年大棚种植,优选无病虫,生长健壮)作母株定植,栽植密度均为1200株/667m2,育苗期间其余管理措施按当地常规育苗技术进行管理。8月2日按每点100株五点取样法调查不同来源母株育苗地块的炭疽病发生率,由表1可知,采用脱毒组培一代苗作为母株的炭疽病发生率最低,生产苗作为母株的炭疽病发生率最高。结果表明炭疽病发生率与母株来源相关,脱毒一代种苗和自留越冬种苗作为母株,对炭疽病均有较好防效,而生产苗作为母株,易发生炭疽病。
2 浇水时间与浇水方式选择
6月中旬以后,高温高湿天气多发,草莓炭疽病极易发生。为探明浇水时间和浇水方式对草莓炭疽病发生程度的关系,对草莓育苗每天不同的浇水时间以及采取不同的浇水方式分别进行了相应对比试验。
2.1 6月7日以后,分别设置了夜间1时~3时、早晨6时~8时、中午10时~12时、下午14时~16时、晚上18时~20时五个时段,相同品种、不同育苗小区进行浇水作业,每个小区333m2,其余管理措施按当地常规育苗技术进行管理。8月3日按每点100株五点取样法调查不同浇水时间育苗地块的炭疽病发生率,由表2可知,夜间1时~3时进行浇水作业的小区炭疽病发生率最低,下午14时~16时进行浇水作业的小区炭疽病发生率最高,达到了44.6%。可见炭疽病发生率与浇水时间密切相关,夜间1时~3时对草莓苗进行浇水作业较为适宜,而中午和下午进行浇水作业极易引起炭疽病爆发。
2.2 6月10日以后,分别设置了喷灌、漫灌、沟灌和滴灌四种浇水方式,同一时间在相同品种、不同育苗小区进行浇水作业,每个小区333m2。8月3日按每点100株五点取样法调查不同浇水方式育苗地块的炭疽病发生率,由表3可知,采取滴灌方式的小区炭疽病发生率最低,采取漫灌方式的小区炭疽病发生率达到45.6%,而采取喷灌方式的小区炭疽病发生率最高,达到了61.8%。可见,炭疽病发生率与浇水方式密切相关,采取滴灌方式进行浇水,对苗期炭疽病防效明显,而采取喷灌、漫灌方式进行浇水炭疽病危害极其严重。
3 育苗密度
为探明不同的育苗密度与炭疽病发生程度的关系,选择育苗品种、土壤肥力等条件基本一致的育苗地,进行相应对比实验。6月1日至8月3日,采取逐步移栽方式控制育苗密度,育苗密度以每667m2留苗2.5万株为基数按0.5万株左右逐级递增。8月4日按每点100株五点取样法调查不同育苗密度地块的炭疽病发生率,由表4可知,育苗密度每667m2留苗2.53万株炭疽病发生率最低,育苗密度每667m2留苗5.11万株炭疽病发生率最高。结果表明,育苗密度与炭疽病发生率有较强的关联,每667m2留苗在3~3.5万株较为适宜,炭疽病株率在10%以下,而超过5万株后炭疽病危害明显加重。
4 药剂喷施时机选择
为探明不同药剂喷施时机与炭疽病发生程度的关系,选择育苗品种、留苗密度等条件一致的育苗地,进行相应的对比试验。6月7日以后,根据种植户育苗期药剂喷施的习惯,分别设置了雨前、雨后、雨前+雨后和见病就喷四个不同时机进行炭疽病喷药防治。8月7日按每点100株五点取样法调查不同育苗密度地块的炭疽病发生率。由表5可知,选择雨前+雨后方式进行喷药防治炭疽病发生率最低,而采用见病就喷方式进行喷药防治炭疽病发生率最高。结果表明,喷药时机与炭疽病发生率关联密切,草莓育苗期,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雨前+雨后进行喷药防治,对炭疽病防效十分明显,而见病后再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极差,不易采用。
综上: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育苗期的毁灭性病害,其防治关键因子较多,每个因子都至关重要。选择脱毒一代种苗、苗期进行滴灌夜间浇水、苗期遇雨都要在雨前和雨后即时进行药剂防治,严格控制留苗量,每667m2苗量控制在3~3.5万株内,是草莓育苗期间防治炭疽病的关键,也是育苗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1.236000安徽省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办公室;
2.236127安徽省阜阳市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236127安徽省阜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