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光
1982年到1999年,成为美国经济的超级扩张期,被称为“20世纪最持久的繁荣阶段”。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一个以大幅度减税为核心但不止于减税的“经济复兴计划”,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扩展自由贸易,推进经济全球化,并以此政策组合全面取代自罗斯福新政时代以来一直居于支配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81年7月,里根在电视上说明减税法案的计划。但他的新经济政策起初几乎无人看好,但人们尝试新经济计划的愿望还是一时占了上风,减税方案总算在一片争议声中于1981年8月获得通过。当时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霍华德·贝克把该财政计划贬称为“河船赌博”。
但是,减税计划执行一年以后,经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变得更加糟糕,陷入了更加严重的衰退中。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位演员总统身边的多位顾问都失去了信心,纷纷提议改变政策,开始增税,认为不及时调整政策将使财政赤字迅速增加,以致把政府彻底压垮。
在减税法案实施的过程中,最值得赞扬的是里根总统。他十分果断地拒绝了所有经济政策上的凯恩斯主义言论,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人们:减税,一定要坚持住!但抵制减税政策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周折难以避免。
总统和他的顾问和助手们发生了明显的分歧。5月21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里根的顾问们支持增税”的头条新闻,介绍了“已向总统提交的”到1985年1月1日增税450亿美元的白宫计划。谁知第二天,同是这家报纸又报道说,总统称对此计划不感兴趣,他说:“这也许是政府中某些人的态度,但绝不是我的态度。”
就在这一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美国经济突然起死回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回升和增长的速度和力道,甚至连里根总统自己一时都不敢相信。1983年年终算账,美国的增长率已经上升到3.5%,到1984年,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的增长率更是达到6.8%,创下了50年来年度增长率的最高水平,通胀率则下降了65%以上。
大规模减税,难以避免的预算赤字的上升,这也是减税的反对派们所持的主要理由。这一轮减税人们看到的是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庞大的预算赤字,先是一千亿美元,接着又上升到难以置信的两千亿美元。严重的赤字甚至影响到总统大选。1984年,民主党推举蒙代尔作为总统候选人。他指责里根的预算赤字和“为富人减税”的政策,并向选民承诺,他要增加税收以解决严重的赤字问题。里根则在竞选演说中问了美国人民一句话:你们的生活比4年前好,还是不好?人们一致说好。里根说,那好,我们继续坚持低税率不动摇。这一年他以95%的得票率击败了蒙代尔,被称为“一边倒的1984”。
1982年到1999年,成为美国经济的超级扩张期,被称为“20世纪最持久的繁荣阶段”。除了在2001年出现过8个月的短暂緊缩之外,经济的强劲增长实际上一直维持到2007年才告结束,前后延续了25年之久。这25年美国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前两百年的总和,经济总规模几乎是刚刚过去的70年代后期的两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财富创造期。
有人认为减税只会使富人受益,实际上并非如此。据美国联邦税务局2006年更新的统计资料,所得最高的1%、5%和10%人口缴纳税金占比,1980年分别是8.5%、21%和32.1%,2005年分别为21%、33%和44.4%;所得最低的50%人口所纳税额占比,1980年是17.7%,2005年则仅为13.4%。而这个区间几乎涵盖了整个减税时代。人们应该再清楚不过地看出来了,低税率使税制更加成熟和先进,而这种得自拉弗曲线的深刻学理,至今即使是税收专家,也未必弄得清楚其中的奥妙。
科林·鲍威尔曾讲过一个关于里根总统在白宫最后一天的故事。1989年1月一个寒冷的早上,身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他向里根报告:“总统先生,以下是我对您提出的最后一个安全报告:全球处于安全状态,没有危机,本国的经济状态也很健康。”他的报告简短有力,含义清晰,是对里根时代即将结束时美国整体状况的一个评估。
事后证明,这一评估是准确的,当时和这以后的若干年里,美国面临的全球状况和经济形势与8年前里根上任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