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 张坦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北京 050021)
文化体验视角下城市近郊小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
——以北京沟崖自然景区为例
戴瑞 张坦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北京 050021)
沟崖景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十三陵地区,占地4.19km2。曾是北京有名的道教胜地,素有“北武当山沟沟崖”的美誉,具有独特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特色。自60年代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山中宫观遗迹皆被埋没,无人知晓。随着近年城市周边文化体验游的兴起,如何挖掘和体现沟崖文化,打造特色景区,成为规划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文化体验视角度,以文脉构建、业态构建和形态构建三个方面诠释如何挖掘场地价值、构建体验体系、实现文脉唤醒的问题,从而为新形势下此类小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提供普遍性的思路和方向。
风景区规划;道教文化;养生文化;体验经济;沟崖自然景区
许多传统风景名胜区由于定位模糊、特色雷同、开放混乱,规划内容仍停留在设计美学占主导的表层游赏体验设计,使游客仅调动视觉感官,而缺乏对景区的深入体验,这一缺失在随后发展到来的消费升级中表现得愈发明显——由此导致多数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在短期辉煌之后,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沟崖自然景区即是在此背景下,将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文化体验一体化考虑,综合文脉构建、业态构建和形态构建,以求在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中寻求平衡,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沟崖自然景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曾是北京有名的道教胜地。景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十三陵景区西入口,最南端距离市中心仅4km,素有“京师之枕”的美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过境而行,交通便捷,市区与景区联系十分紧密(图1)。明清时,此处一直为权贵重臣、文人墨客的避暑游览之地,素有“北武当山沟沟崖”的美誉,山高、景美、路险、庙多,“沟中有崖、崖下有沟、沟沟相通、崖崖相望”,形成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相结合的别样景致,具有独特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其时以“沟崖十三庙”和“沟崖八景”而著名,香火甚旺。文革期间沟崖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只剩部分遗址。
景区目前由十三陵林场负责管理,以成林地、山地为主。景区内无居民用地。自2006年封山育林,经过十多年来的林地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措施的完善,景区内植被林相层次丰富,种类繁多,夏无酷暑,清爽宜人;冬披银装,古藤苍劲,婀娜多姿,观赏性良好。如今一片生机勃勃,亟待更好更快的发展。
3.1 自然资源品质优良、特色鲜明,未充分利用
封山近十年,良好的自然基底,赋予沟崖清新脱俗的环境气质。景区山川秀美、峰峦叠嶂、高险幽深,以峰、岩、涧、石、台为载体的自然景观风景绮丽,区内连绵群山皆为森林覆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森林“大氧吧”。相比名山大川里修葺宏伟壮观,体量庞大的文化建筑景观,沟崖在一片残垣断壁中更能与整体环境自然融为一体,以大景烘托,小景取胜的环境特征更符合旅游地主流发展趋势。此类优质资源目前以保护为主,但距离历史上描述“北武当山”胜景相去甚远,需进一步梳理和利用。
3.2 人文资源遗存丰富、蕴含深刻,遗迹较少,底蕴犹在
沟崖道教文化已有四五百年历史,底蕴深厚,虽历经损毁,仍香火不断,吸引力不减。景区曾有大小宫观72座,是北京著名的道教胜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多以民间传说、文字诗词等文化记载为主,缺乏成规模、大体量的遗迹、遗址等实物,因此开发利用难度大。
景区主要景点大多位于山巅,契合道家隐逸超凡的气质,但通达性不够完善,与其他景物景观联系也不够紧密,在下一步的规划中必须选取有价值的景物景观加以提炼整合.
3.3 毗邻十三陵景区,未来靠近景区入口,后发优势明显
沟崖景区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景区,具有丰富的潜在客源基础。沟崖可以结合当今的先进理念,保护先行,学习和借鉴周边景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做到“借助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沟崖“北武当”的名声由来已久,山体随处可见道教宫、观、洞穴等建筑遗迹,沟崖道教故事也被后人传阅至今,经久不衰。成熟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森林文化结合是沟崖可以打造的1+1>2的最优发展模式。
我国道教文化传承数千年,其中研内外修、道法自然承载了道教文化的核心价值,沟崖的森林文化建设把对道教文化的体悟作为主导思想,道法自然从整体上有力概括了风景区所要打造的园林风貌第一印象,“研内”的功能可以通过饮食、认知自我、涉猎知识,由沟崖景区饮食接待、道药养生、互动参与项目承担。“外修”的功能通过森林有氧运动和道教武术,由景区休闲体验功能承担。在森林游览的整个过程中,融入道家天、地、人、神的四个境界,利用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让人一步步体验山林之乐(观亭小景、树上屋、鸟巢、树上书吧),天伦之乐(DIY工坊、中草药研磨加工)道人之乐(一日道、道药养生、茶膳)、神人之乐(习武修炼)。
5.1 文脉构建
景区整体的发展方向,以自然景观为底,道家为点,养生为本。以道家文化为依托,借助沟崖自然生态景观本底,以“隐逸、养生”的道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作为景区发展的切入点,营造以休闲养生、度假体验为特色的自然景区。以游览自然山水,体验道家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集自然观光与道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京郊山岳避暑休闲胜地。
结合场地特征,围绕一个主题,对景区各区块资源进行归纳,划分以下五个区域:入口停车区、综合接待区、休闲体验区、养生体验区以及仙境揽胜区。分三个层次展现:人间——道家——仙界,通过景点间的相互串联与组织,并随着山势逐渐升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带给游人丰富的道文化体验(图1)。
图1 功能分区图
5.2 业态构建
在对北京周边类似自然景区调研后,总结出现衰退的景区特征:除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外,普遍存在定位模糊,特色雷同,开发混乱等问题,消费群体定位不清晰,不同档次项目交叉混乱,项目各自为战,内容杂乱,易给游客带来不良感受。因而在沟崖项目设置上,我们提出业态发展的几大原则:首先是拒绝假文物、假景点,避免低端项目重复建设,同时转变“观光+农家乐”的发展思路,避免周边景区同质化竞争,此外避免避免项目类型过于丰富,主题定位不清。
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种休闲方式。塑造“自在沟崖——道法自然,野趣天成”的总体形象。推出寻玄、品耕、问道、探幽、访仙等主题游览项目和其他生态休闲项目。项目的设计,凸显多年来的封山育林的休养政策对这片区域整体的历史感和原生态性的保护,对应满足中高端需求,避免过度开发。
旅游策划的内容,配合文化脉络,结合几大功能组团的设置,以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形成各区域的特色业态。
(1)入口停车区和综合接待区——“寻玄”、“品耕”主题的打造
入口停车区区借助紧靠景区东部十三陵景区西入口的环境优势,两景区联动开发。作为进入景区的第一道门户,以“寻玄”为主题,设置停车服务,低调隐逸,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品质。进入综合接待区,地势相对平坦,适宜相对集中布置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方便游客集散。以“品耕”为主题,打造“玉虚观下的人家”,通过“古道,古观,古人家”的三古体验,打造道家生活体验。以道教特色的药草种植采摘、diy加工,配合当今养生时尚的饮食思想,以食补与药膳为主打,推广道家延年益寿理念。服务大众人群,结合亲子游等活动,形成富有趣味性的体验环境。
(2)养生体验区——“问道”主题和“探幽”主题的打造
该区域位于中山区,游客体验由“人间”到“道家”的变化。养生区保存有沟崖标志性的古银杏树,植被生长良好,并有寺院台地遗址层层垒砌,可达性强。以“问道”为主题,打造原汁原味的道文化体验。以现有帝王树为依托,以道境养心,参照道家的日常作息生活,设置打坐冥想,道经修课,太极习练等特色体验活动,做一天道人,给心灵做个减压SPA,在修行中在重新审视自己,找回内心平衡。特色度假业态包括做修道居士+心灵修行+有机素食,提供养生、静修、道茶、药膳等。休闲体验区以“探幽”为主题,针对背包客、户外团体,结合森林设置空中体验、攀爬等活动项目。与养生体验区结合打造,前者以静养心,后者以动健身。
(3)仙境揽胜区——“访仙”主题的打造
沟崖景区主要宫观遗址皆集中该区域。主要宫观遗址——玉虚观遗存相对较多。沿途山势险峻清奇,地质奇观遍布,给人步移景异的视觉感受。作为北京地区海拔最高的宫观建筑群,做为修缮重点,结合拜谒平台、拈香祈福(最高峰上的第一柱香)等活动打造,拉长游览时间,突出道家仙山胜地的环境特点(不同于佛寺建筑,道教建筑多修筑与险峰峭壁之上)。为休闲体验类活动的开展营造道家氛围。
5.3 形态构建
包括对整体建筑风貌的控制、服务设施风貌控制以及道路风貌的控制,以求在变化中,实现景区整体风格的统一。其中建筑布局宜结合山体林地特征,选址具有平坦、视线良好的特征;建筑布局总体原则上大分散、小集中,体量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同时建筑的造型、用材、色彩应与所在环境相协调。
1999年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经济界定为“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并从身心感知中获得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过程”。[2]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给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围绕文化体验,整合和挖掘景区资源,营造体验氛围,构建复合、丰富的游赏体系,我们仍在不断探索。希望本文对风景名胜区面临新环境的理解以及通过对沟崖自然景区规划的案例分析,对其在新环境下的保护开发和建设总结出普遍性的可行思路。
[1]刘歌.自然风景区体验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为例.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3):77.
[2]何波.体验经济视角下风景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旅游纵览,2016(01):54.
F592.7
A
1005-7897(2017)12-0088-02
2017-6-1
戴瑞(1984-),女,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区规划、景观设计。
张坦坦(1983-),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小城镇规划、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