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利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刘中利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4—2016-04某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C肽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分别为 (6.4±1.7)mlU/L、(60.2±15.8)mlU/L、(2.0±0.5)ng/mL、(6.3±1.8)ng/mL,分别低于研究组的(7.2±1.9)mlU/L、(67.5±18.7)mlU/L、(2.3±0.8)ng/mL、(7.2±2.1)ng/mL,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水平分别为(7.9±1.1)%、(7.9±1.8)mmol/L、(10.2±3.1)mmol/L,均分别高于研究组的(7.0±1.3)%、(6.1±0.9)mmol/L、(8.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有效增强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改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的其中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超过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发病者血糖长期过高易导致眼、血管、心脏、肾、神经的慢性损害,引起功能障碍[2-3]。临床治疗主要增强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故为增强胰岛细胞分泌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本研究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4—2016-04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7±6.3)岁;体质量指数22~29 kg/m2,平均指数(26.2±1.3)kg/m2。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49.2±5.9)岁;体质量指数22~29 kg/m2,平均指数(26.4±1.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餐时口服二甲双胍(上海新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80332)进行治疗,初期用药剂量为0.5 g/次,2次/d,连续治疗1周后将药量向上调整最高至1.0 g,具体药量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进行调节。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10026],初期用药剂量为0.6 g/次,1次/d。持续治疗1周后若血糖未上升至6.1 mmol/L,则药量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向上调整,最大剂量小于1.8 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值、空腹和餐后2 h的胰岛素、C肽、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胰岛B细胞功能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胰岛素及C肽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胰岛素及C肽水平对比(±s)
组别 胰岛素/(mlU·L-1) C肽/(ng·mL-1)空腹水平 餐后2 h水平 空腹水平 餐后2 h水平对照组(n=47)6.4±1.7 60.2±15.8 2.0±0.5 6.3±1.8研究组(n=47)7.2±1.9 67.5±18.7 2.3±0.8 7.2±2.1t值 2.151 2.044 2.180 2.231P值 <0.05 <0.05 <0.05 <0.05
2.2 血糖水平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餐后2 h血糖/(mmol·L-1)对照组(n=47) 7.9±1.1 7.9±1.8 10.2±3.1研究组(n=47) 7.0±1.3 6.1±0.9 8.6±1.5t值 3.623 6.132 3.185P值 <0.05 <0.05 <0.05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mmol·L-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消化不良2例,腹部不适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6.4%(3/47);研究组发生消化不良1例,总发生率为2.1%(1/47)。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05)。
胰岛B细胞位于胰岛中央部,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左右,可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作用。故胰岛B细胞功能不断衰竭,是促使糖尿病不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4-5]。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降糖药,可有效抑制肝糖的产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度,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单独使用仅能减轻临床反应,难以抑制糖尿病进一步发展[6]。
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药物可持续作用高达24 h,能有效促进胰岛B细胞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分泌胰岛素,对过低或过高的血糖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减轻患者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而降低体脂量,利于对血糖的调节。此外,利拉鲁肽还对胰岛B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胰岛素分泌的质量及数量,延缓糖尿病发展,进而有效弥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不足[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低于研究组,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均高于研究组,说明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调节相同水平。其原因为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血糖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同时利拉鲁肽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抑制B细胞凋亡,有效增强胰岛B细胞功能[9-10]。且因药物作用时间长,给药1次/d,达到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故血糖水平改善明显。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相近,说明此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可有效增强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改善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拾莉,梁军,田垒,等.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和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6):382-384.
[2]何珂,朱丽华,陆西宛.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6,38(1):50-52.
[3]楼大钧,朱麒钱,叶飞,等.天麦消渴片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4):397-399.
[4]陈频,黄勤,徐向进,等.利拉鲁肽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5):349-354.
[5]周榕,王雅萍.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3):391-394.
[6]沈雪,徐庆磊,张云,等.国产与进口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6,11(9):1316-1320.
[7]高晓燕,刘东兴,李凤华.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4):1524-1527,1531.
[8]贺美芳,冯希云,梁文芳,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79-581.
[9]杨杪,孙苏欣.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地特岛素及利拉鲁肽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22):3469-3472.
[10]韩秀平,孙涛,汪丽丽,等.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体质情况、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6):1792-1795,1799.
2017-02-17)
1005-619X(2017)06-0640-02
10.13517/j.cnki.ccm.2017.06.037
454000 焦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