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豪+吴碧玉+薛影
(1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存在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新举措新办法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加强创新精神培养,借助大学精神的引导和促进,真正使创新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 大学精神
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正式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阐述,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一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酝酿积蓄。高校积极响应“双创”热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各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政策、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各个高校积极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开发各类相关课程,聘请专家、企业家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建设大学创业园、科技园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创业率逐年提升,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困难。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级各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热情上涨,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大学生专业培养体系之外,成为一种临时性、非确定性的学习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学习二元分立,没有真正融入当前的教育体系。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平台丰富,有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实践活动等,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指导,帮扶不到位,实际操作流于形式。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竞赛、讲座、活动等形式。第三,师生和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认知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的评价,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企业家、科学家,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业意识和創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依靠某个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依靠部分创新创业兼职教师或者辅导员,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大多纸上谈兵,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第五,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落实不到位,往往将培养重点放在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身上,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或者培养部分有可能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忽视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处在各类信息的末端,听从教育机构、学校、老师的安排,成为被动的教育接受者。第六,大学生创业率低,科技含量低。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平均每年达到20%,而我国只有其十分之一,且以科技含量低的创业活动为主。
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探究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促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新出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根据所学所识,勤于钻研、勇于突破、敢于失败,不断追求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可以说,创新是创业源源不绝的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品质,积极乐观、百折不挠、善于解决问题的精神。“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1]。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技术本领,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不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勇于面对挑战,在工作中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更大的成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对于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大学生也很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不能仅以创造了多少家企业来衡量,要重视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长期投入,需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将其作为‘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有效组成部分加以看待,切实改变创新创业教育‘自说自话,自办自事的状况”[2]。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提起价值关照。我们需要摈弃功利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观,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实践,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鼓励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大学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大学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的教育机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再生者,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有学者将大学的责任概括为“钻研学问、育人启智、传承文化、推进文明”[3]。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特质,要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就要依托大学精神的引领和促进。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对大学精神的概括以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为著名。陈先生坚持独立、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为现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大学精神深藏于大学之中,是经过几代大学人的长期积淀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陈寅恪先生将大学精神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坚守独立自由的意志,探索真理,发扬真理的信念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重要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积极做着调整,但是大学不应迎合社会,教育应有一个独立于社会的办学思想,不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准绳。这个就是对人的思考,对真正的人思考,对培养真正的人的思考。弗莱克斯纳曾经说,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经常赋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需求的。大学不是社会的附庸者,应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目前,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学正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的人才培养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思想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创新是人的本质。通过大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变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的去行政化要加快进程,推进教育改革,转变功利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不是大学的“员工”,学生不是大学这一工厂生产的“产品”,就业率更不能成为衡量“产品”是否合格,“员工”是否敬业的标准。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的服务对象,重新营造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好氛围。改革各类管理制度,简化各类考核,清减各类信息材料的填写,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和精神形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轻松和宽容的制度环境。
第二,增强大学人文关怀。长期以来,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学科的学习以是否有用,是否帮助就业衡量。同时,由于大学学科分类过细,文理工之间几乎没有交集,缺乏沟通和融合,忽视人文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上功利主义横行,成功学大肆兴起,金钱论、权力论横行,社会缺乏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大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培养、精神的熏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激励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具备科学的学习态度、客观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正如“钱学森之问”,我国的大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工匠,却培养不出大师,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学生,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人文关怀的缺乏导致人文精神带给人性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勇于创新、敢于失败的能力,只有摒弃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办学观念,加强人文和科学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大学出台各项制度为教师定下科研任务,确定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等级,并以此考核教师,与工资福利挂钩,导致教师为发论文而发论文,为科研而科研,疲于应付,部分教师产生抗拒心理和倦怠情绪,致使当下科研环境普遍浮躁不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加宽容的环境,更加包容的心态,允许失败、允许等待。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做好这项教育必然要求我们认清其真正的本质内涵,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劉素婷.谈高校的创业文化建设[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69-72.
[2]刘玉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4):14-18.
[3]周耕.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及高等教育应有之维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4):204-20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网络众包的应用研究”(2016SJB710073);江苏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众创空间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网络众包的应用研究”(JDXGCA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