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对国家经济文化力的提升

2017-07-29 13:14姜杉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传播

姜杉

天津市广播电视台,天津 300221

摘 要 电视作为20世纪的新兴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始终担负着文化传播、政策、方针解读、国民精神塑造、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在推进国家文化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电视媒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地位。作为老牌传播媒体,电视具有视听合一、易于专注、时效快、受众广、观看成本低、教育层次要求低等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他媒介的区别,奠定了优势的基础。可见,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承、文化影响、文化教育、對外传播等方面承担着传播媒体中的主力军的作用。

关键词 电视媒体;经济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090-02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新兴媒体的发展,电视的受众数量与发展规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经济文化宣传领域的重要力量。我国电视在推进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担负着传播精神文明、促进文化繁荣、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文化生命力的历史使命。

经济文化力是一个新生词汇,它指将文化的本质动力变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或者说将文化力融入经济的发展中,将文化因素越来越强地向经济领域渗透,使得国民经济日益从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和创新开发型转化,文化因素(知识、智力、心理、审美、信息等)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逐步走上经济文化化的道路[1]。经济文化力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文化产业高度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经济产业努力地融入文化因素,以谋求更高的附加值。

文化借经济之舟而行,经济假文化之力而兴。现代经济社会中,文化、社会与经济层层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形成了有机的整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日益加快,文化力与经济力被不断结合。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经济如何快步发展。在这方面大众媒体承担着重要角色,而电视媒体在这方面任重道远。

1 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播和价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对人们进行文化的影响熏陶,这一点,报纸、广播、甚至网络都无法比拟,电视媒体所特有的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给了它无限的文化传播能力,无论是传统的新闻播报、电视剧播放、晚会转播、体育赛事,还是近年来丰富多样、形式创新的综艺节目,都可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而对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社会思维模式进行影响和改造,甚至形成了以电视媒体特色建立的特有文化体系。比如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传播模式、文化传播载体日益趋同,为了本国文化发展的、民族生活、文化价值的传播,电视剧这一特殊的媒体形式具有其他媒体文化传播方面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方面,美剧和韩剧不仅为电视剧产业中的“品牌”,更成为国家文化、价值体系的传播主体。

从这个角度讲,文化是电视媒体发展的依据,电视媒体更是文化传播、文化发展的载体。明确了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播地位,就要高度重视其文化传播责任,不可否认,今天电视媒体中存在少数哗众取宠、不经推敲、低级趣味,甚至成为糟粕文化的载体,这样的节目和内容对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仅没有推动作用,反而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是发挥电视媒体文化传播作用的关键,只有将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手段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整合,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能发挥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既要营造文化发展的舆论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新的传播形式,制作易于传播、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节目,将文化渗透在各类丰富多彩的形式创作,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2 电视媒体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影响

“一个经济落后、财富稀缺的社会,必定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同样,经济利益冲突频繁、公民经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经济的公平与活力机制保障不足的社会,也必定会损害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的根本前提,经济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和谐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持续的经济效益,就会窒息经济活力。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的不同构成部分,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和社会构成要素,现代传媒和现代经济系统的发展都基于社会共同的普适价值观念。”[2]由此可见,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的建立密不可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在经济发展的系统建设、基础建设中也起着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买菜做饭、穿衣出行、就医上学这样的百姓民生,还是股市汇率、产业结构、经济政策这样的大政方针,都需要电视媒体在国家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因为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经济行为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每个老百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滴,千百万水滴流动的方向出现误差,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就会失衡,电视传媒作为大众媒介中与百姓沟通最广泛的媒体形式,承担着政策、方针的传播与沟通作用,可以说这种传播作用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类阶层。

电视媒体这个桥梁如果存在沟通不畅、信息误导,必定使百姓的经济生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相反方向的摩擦,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今天,传播不能良性互动,百姓民生的经济行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就可能背道而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受众对于经济新闻的需要与兴趣与日俱增。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经济信息感兴趣的人大约只有10%左右,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上升为20%~30%,进入90年代后期,则达到了68.5%[3]。今天,电视经济新闻、经济报道的受众群体已经非常广泛。由此可见,电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通过信息沟通与流动来整合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顺应、协调并促进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这种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协同存在,才能有利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稳固与和谐[2]。

3 电视媒体促使经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文化力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为文化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利用文化的传播优势、创意优势,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使文化动力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十足,比如文化与工业融合,可以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把文化理念渗透到工业设计、产品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文化与农业融合,可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创意农产品品牌;文化与服务业融合,则可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用文化创意打造城市品牌的和城市形象,进而带动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电视媒体在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电视传播内容是文化输出、产品宣传、资本输出的重要载体。以美国为例,麦当劳、耐克、变形金刚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产品都是通过大众媒介——电视传播而来,电视剧、动画片、电视广告、综艺节目都成为国外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载体。其次,文化产业在一国的经济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而对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模式都有深遠的影响。比如日本的动漫、美国的NBA、德国的汽车、韩国的美容都成为国家文化,实现了综合效益和文化输出的双丰收,从这个角度讲,文化产业实现的产值不仅仅的产业中企业本身的利润,而是整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再造。例如,消费者购买汽车如果仅仅考虑成本,那么汽车商就不得不无限关注价格的血拼,但一句电视广告语——“驾乘宝马,享受人生”,使宝马汽车这一品牌具有了永恒的文化动力和日久弥新的品牌价值。

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发达国家都是依靠本国的产品、品牌乃至整个优势产业作为对外宣传的形象牌。电视媒体作为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经济宣传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家、企业文化和品牌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不断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对全世界媒介产业、传播方式进行了再造,形成了革命性的文化产业和经济文化融合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今天,正在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昶昶.经济文化化浅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5):10.

[2]张瑜烨,强月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4.

[3]宋守山.传媒三十年[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语文因它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