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文化领域也在不断的进步。而数字艺术已经变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数字技术则是计算机处理图片的技术,也就是说,数字艺术就是数字化下的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设计具有艺术性的艺术作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数字艺术设计人才,为了配合高校的数字艺术教学课程,我们设立了数字艺术教学系统。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现状,提出了交互式虚拟技术的数字艺术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建立有利于优化教学系统。
关键词 交互式模拟技术 数字艺术 教学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全国高等院校也崛地而起,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主校区对应的分校区比比皆是,管理也随之混乱,管理分散。而多校区管理的现象使得学校不得不发生变化,这样就需要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数字艺术教学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出来的。这样的系统可以供校领导、师生的交流,可以查阅管理信息资料,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学互动。
1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数字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新兴技术和理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能力,使其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相对于我国较为先进,软件使用率也较高。而在欧洲等发达国家,数字教育已经趋于完善。
在国内,我国的数字教育还很缓慢,而我们的也在不断更新和突破,向现代化靠拢。由于国内外的文化与接受的程度不同,我国数字艺术教育更是进程缓慢。为了适应国内人才需求,我们也在不断的吸取国内外的经验,发展一条适应我们自己的改革之路。同时,我国内也有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2交互理论
交互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在教学中的交互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双方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借助虚拟化的数字艺术教学系统进行沟通与联系。这样的功能软件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沟通。
系统中的交互可以理解为用户与用户之间利用数字艺术教学系统进行沟通和交流,既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课程的指导,资料的借阅等)
3系统设计七大模块
该系统通过建立七大模块,分别是:用户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管理;教学互动管理模块的设计,用于记录师生、课程等基本信息,用于存放学生选课等关系,建立良好的数据库,便于师生方便快捷查阅课程资料,完成学校的课程学习。
(1)用户管理设计:由于系统所涉及的用过甚多,这就需要有一个程序用于整合资源,功能模块多样化,对不同人群的权限有所区别,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2)教師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设计主要用于修改学生信息,录入成绩,查寻教师信息等,通过该模块,可以查寻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资历。
(3)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教学的基础,该模块可以展示课程的介绍,采用先进的3D数字技术展示课程介绍,以便于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自己所学的课程。
(4)选课管理:根据学生专业计划,供学生选择选修的课程,学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课程,从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成绩管理:该模块是体现学生对学习课程掌握程度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考评。学生可以用于查询学分,老师用于考评学生学分进行统计,衡量一个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该考试的重要凭证。
(6)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记录了学校、师生的个人信息等,涵盖非常广泛,该模块注重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实时更新学校近期动向,教师调动以及学生课程安排情况等。
(7)教学互动管理:教学互动管理是数字艺术教学系统的核心模块,该模块可以是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下载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而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该模块,学习教师分享的知识,更好吸收和消化,学生可以在该模块提问,教师进行答疑,真正的实现了教学互动。
4系统的实现
通过对教师信息类、学生信息类、课程信息类、选课成绩类、信息管理类、用户管理类的实现,在数字设计艺术教学系统实现的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类的实现,利用3D技术,可以是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数字艺术教学系统。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教学系统也在更新和改变,为培养适合我国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而通过带动新的数字艺术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教授学生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将人才培养与产业互动相结合,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带领学生登上世界的舞台,顺应世界的潮流,走向国际,迈向国际化。而本文利用数字艺术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学校师生信息资料,通过设计中的七大模块,让学校的课程、师生的信息透明化,拉近校方、师生的距离。课程的公开化与虚拟技术的设计,使得学生更了解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师生的互动,有利于师生在任何时间内都可以进行互动,节省了时间,缩短了距离。
参考文献
[1] 翟翔.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向数字艺术教育转型的分析[J].艺术与设计,2007(12):16-70.
[2]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06-308.
[3] 曹曼.虚拟技术刍议[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