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玲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上,说明类的文章几乎占到了总数的八分之一,这样的文章乍一看枯燥无味,但细细品一品,其实不然。怎样凭借此类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笔者结合教学谈点体会。
一、 抽象中品出“形象化”
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说明,说明,本来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只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就行了,有多少东西好分析的?”是的,教师不要过多分析,但我认为有些内容还是需要品味的。比如说明文中一些抽象的词语、数字,只有化抽象为形象,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愿意读。
《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的第3自然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这种写法,学生在第一遍读文时就能看到具体的数字,但怎样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并在以后的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此法呢?其实,抓住其中的重点数字品读就能实现。为了写出金字塔宏伟的特点,作者运用“230万块”“2.5吨”两个具体的数字,写出了建胡夫金字塔所用石块之多、之重。这两个数字内涵丰富,除了写出了石块的多、重的特点,更表现了埃及人民付出的艰辛和超人的智慧,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品一品。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数字是抽象的,所以就要还抽象为形象。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重及普通卡车的载重量来计算:① 一块石头重2.5吨,我们五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那么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五年级同学的体重之和?② 230万块巨石,每块2.5吨,一辆普通的卡车载重量是5吨,要用多少辆卡车呢?算过后,学生的惊讶之情写在了脸上。这样的教学,学生就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枯燥数字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对于埃及人民的敬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其实,说明文不仅在介绍知识,更饱含着情感。而很多说明文中都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师抓住这些抽象的数字,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就会走进文本,触摸到语言的温度。
二、 俗语中品出“生动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入选的说明文,大多是利用对客观事物的介绍,来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其语言准确、生动,值得揣摩。尤其是文中一些形象描寫,易懂的俗语的运用,为文章添彩不少,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比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有对于彗星和陨石碎片碰撞的形象描写:“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结合图片或想象体会文本语言的形象外,我还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换词比较:
(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
生: 平时经常发生。可以用“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来替换。
师: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
生:“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师:在本文中还有类似的描写,谁发现了?
生: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中的“集体大逃亡”,让我好像看到了许多气体慌慌张张地离开火星的样子。
生: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我感觉“裹挟”一词很形象,我好像看到气体把水拉着、拽着逃向太空。
“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裹挟着逃”等词语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俗语,容易理解,无须解释。在说明文中用上这样的俗语来介绍一些知识,比书面语在表达上更加灵活、生动,更能激起学生对语言的热爱,使学生了解到汉语的丰富、形象。上述片段中,“家常便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系内无数碎片经常碰撞的状态,而“集体大逃亡”“裹挟着逃”赋予了物质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写出了火星引力小,致使表面液态水蒸发成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交代了火星上水不能长时间存在的原因,让学生读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
在说明文教学中,这些词语就是引领学生朗读品味的重点所在。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换词比较,根据词语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促使学生深入领会语言文字,从而加深理解,读出语文“味”来。这样,学生就会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会这种写法的巧妙,也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此类写法。
三、 熟视中品出“条理化”
对科学知识有条理的介绍,是说明文的一大特色,更是学生习作的凭借。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阅读时,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等,而对作者写作的顺序不太注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文章的结构、顺序,并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训练中“习得”写法。
记得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的教学中,对于火星上水来源的叙述,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写。为了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这个写作密码,一位老师的做法充满智慧,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思考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几句话排出正确的顺序:
( )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 )科学家根据火星照片资料和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接着,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根据什么来排序的,有的学生说是根据课文内容来排列的,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一些关键词,如“那么”“最初”“还有”“另外一种来源”来排序。最后,教师及时总结:以后再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可以抓住一些表示顺序的关键词来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对于作者介绍火星上水的第二种来源的段落,学生比较难读懂,教学中,他又采用让学生根据图解口头介绍的方式,来感悟作者的叙述顺序。
排序,不仅让学生很快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在读文口头介绍水的第二种来源的过程中,也将文本语言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使学生“言意”兼得。
四、 拓展中激发“情趣化”
因为篇幅的限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适度地拓展是需要的。比如,教学《金蝉脱壳》一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或去阅读《昆虫记》中有关蝉的资料,摘抄、剪贴文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呈现金蝉脱壳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蝉脱壳的神奇。学完这课后,也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更多的有关动物的文章,让学生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这样的适度拓展,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其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习《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关于克隆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发言精彩,教学效果好。学了《梦圆飞天》一文后,可以让学生读《中国太空第一人》,学了《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后,向学生推荐《金字塔之谜》一书,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就能很好地从课内走向课外,在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知识。
说明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教学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文体特征,精心解读与设计,让说明文教学拥有别样的“温度”。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