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识在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探究

2017-07-29 18:49贾迎花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贾迎花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摘 要: 生命化课堂遵循倡导关注生命完整性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成全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境界,促进学生的生命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通过教学更好地在生命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掌握表达的来源和主要内容、理解表达的联想用法、揭示表达的类似信息、构建表达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 语言意识 生命化 课堂教学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Water J. Donald)首次提出“生命化”:“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这一教育目标只能通过‘为了生命的教育来实现。”[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首次把“生命化”纳入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本文所指的生命化课堂是以生命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其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成全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洪堡特首先提出“语言意识”这一术语:语言按照精神发展规律,遵循人类意识规律,从而创建了民族的语言意识。英国国家语言教育委员会语言意识工作小组定义为:“语言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本质及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敏感和自觉的意识。评价语言意识有三个参数:认知参数如学生语言模式意识、情感参数如态度及社交参数如学生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能力等。”[2]Tomlinson Brian认为,语言意识是一种逐步内在形成的、“动态的和直觉的”心理特征。它能使学习者通过关注语言的作用,逐渐掌握如何洞察语言本质,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3]。语言意识产生于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通过进行分析、思考及感知语言的词汇、语法、语篇及文化,形成语感,直至形成语言思维。语言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直觉性到计划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偶发性到整合性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符号识别到概念充实的发展过程。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因为过于注重某一形式或内容,忽略语言的整体意识。如: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注重语言形式与细节而忽略了对所听内容的整体把握;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纠结某一词语或词组的表达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篇章大意;在写作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纠结语法的用法而导致所写内容不地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在生命化课堂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三版)》第七单元的B课文——An Open Letter to a Young Person with an Enemy为例[4],本文尝试了以下教学步骤:

1.掌握表达的来源和主要内容

该课文的第15段有一句话:What has taken your goat?首先,教师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形下,突然提问学生:Where is the goat?因为上下文中根本没有提及goat,学生对于your goat必然是一片茫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句子结构判断,在这一句话中,take sb.s goat应该是一个固定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该固定表达的意思。文章中,Hitler种族歧视的言行及Luz Long破纪录的出色表现,让Jesse Owens受到了双重影响。他的第一跳和第二跳都失败了。在决定性的第三跳前,Long主动找Owens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谈话。在What has taken your goat?这一句话中,Long必定是想对Owens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虽然take sb.s goat的字面意思是:带走某人的山羊,但根据Owens的情绪和Long的意图,学生可以判断:该表达必定是一种贬义,是对Owens状态的一种描述——一种情绪失控,气愤的状态。

学生通过英语词典或是百度等方式,可以查询到:take sb.s goat等同于get sb.s goat。据美国语言学家、新闻评论家H.L. Mencken推测,该表达源于英国赛马比赛。“山羊”在赛马比赛中居一席之地。早年,驯马师在比赛前,常把山羊和性情暴躁的要比赛的马关在一起。据说山羊和马为伴,可以起到安抚烈马的功效。不过,卑劣的赌徒为了赢得“马彩”,会对未下赌注的马匹做手脚,在比赛前夕偷偷把“安抚使者”山羊牵走,要比赛的马就会心神不宁,影响第二天的比赛。卑劣的赌徒的这种手法使人十分恼火。因此,take / get sbs goat原指“把山羊从马的身边牵走,惹马生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make someone very annoyed或是annoy someone very much“惹人愤怒、使人生气”。

2.理解表达的联想用法

在掌握该表达来源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该表达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考古发现:距今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陶羊。在中国人眼中,“羊”是美好的化身,不仅外形漂亮、性格温顺,而且美味可口。在英美文化中,“羊”经常出现在《圣经》中,其意义可见一斑。《圣经》的发源地是北非、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当时的人们是以游牧业为主。“羊”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以至于提到令基督教教徒顶礼膜拜的高度。“羊”被用来指普通的基督教信徒,“羔羊”被用来指耶稣基督。但英语中的“羊”有goat和sheep的区别:在《圣经》中,sheep通常用来表示好人,goat通常用来表示坏人。英语中有一个明显的表达: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意思就是“辨別好人坏人”。这一表达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And before him shall be gathered all nations: and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the other, as a shepherd divideth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英语表达中,与goat相关的表达都有一定的贬义,如a scapegoat“替罪羊”,old goat“老色鬼”,play the goat“举止轻浮”,act the goat“行为愚蠢”,等等。

3.揭示表达的类似信息

在掌握了该表达内容和理解了该表达用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气愤”相似的表达:a red rag to a bull,如If you criticize her, its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she gets totally angry. get / put sbs back up,如His attitude towards me really gets my back up! jumped down ones throat,如The boss jumped down Toms throat when Tom said the customers were dismissed by him on purpose. make sbs blood boil,如The way he treats his parents really makes their blood boil. push ones buttons,如Dont pay any attention to what she said. Shes just trying to push your buttons. take out on sb.,如I know youve suffered a lot these days but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it out on me.

教師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goat相关的单词:goatfish,goatsbeard,goateed,goats-wool,billy-goat,等等。

4.构建表达的实际运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该表达进行形式、内容的掌握,联想信息的理解,以及文化内涵的加深,使学生对该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意识。这种语言意识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在一定语境中运用得到强化。如:学生可以用该表达造句,It really got my parentsgoat when they received a phone from my teacher, who told them I did not finish my homework.学生可以进行对话操练,-It seems that something is praying heavy on you. Whats the matter? -I got my teachers goat yesterday.-What did you do to get his goat? -I missed his class.学生可以设计与该表达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对于该表达的形式或内涵的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针对该表达自行设计语境或是编写故事。

语言意识的初级形式是语感,高级形式是语言思维。语感的形成、语言思维的培养都与语言习得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语言习得是语言意识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导入途径。若教师在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必然顺畅。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Donmall, B. G.; Language Awareness: NCLE Papers and Reports[M]. London: CILT,1985.

[3]Tomlinson Brian. Ten Questions about Language Awareness[J]. ELT Journal,2003(5).

[4]翟象俊.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该论文系上海政法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生命化视野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17XJ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活与实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