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的创伤解读

2017-07-29 00:46张轶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

张轶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杰出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创作出了这部广受赞誉的作品。本文以创伤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创伤表征、创伤根源和创伤复原失败三个视角切入对剧作进行解读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警示人们不能忽视创伤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影响。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 创伤表征 创伤根源 创伤复原失败

《推销员之死》是当代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该剧作于1949年发表,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米勒赢得国际声誉。阿瑟·米勒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品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为他赢得“美国戏剧的良心”的美誉。剧本叙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威利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在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一事无成。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失败的推销员。威利的美梦幻灭,自尊心受到严重创伤。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保險金而在深夜撞车身亡[3]。

《推销员之死》自上演以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外评论家纷纷从各角度各层面对该剧作出评价。有的评论家着重探索戏剧的悲剧性,认为在该剧中米勒践行了独特的悲剧观[7]。还有的评论家从伦理学的角度评析了戏剧的伦理价值,意在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失落、道德困境和伦理冲突[8]。综观各个评论观点,鲜少有从创伤角度对该剧作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本文以创伤理论为基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揭露推销员威利受创的表现创伤根源和创伤复原的失败,从而警示人们不能忽视创伤带来的严重危害。

一、创伤表征

创伤理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先由卡鲁斯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经历,其中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并且通过幻觉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复出现。”[1]《推销员之死》剧作中大部分都是以回忆的形式展开的。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子出人头地,自己事业有成,然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他内心备受折磨,一次次的打击也让他在残酷的现实中艰苦地求生存。伤害事件的记忆或画面不断地出现在梦境中,或即使在清醒状态中也不断地在脑海中重现,使受害者经常处于惊恐和痛苦之中不可自拔。这种现象被称为“闪回”[5]。威利在过往所受的创伤反复重现,打破了过去和现在时间序列,剧作中大量的闪回,通过对比,彰显他所受的创伤。例如戏剧开始时,身心俱疲的威利回到家中,陷入回忆:“记得那些年吗?比夫经常给那辆车打蜡,打得多么亮!”[3]而后威利在夜晚的黑暗中自言自语,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此刻的他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嘴角不自觉地微笑着。想起令人骄傲的儿子为他擦车“这上光蜡打得多漂亮!”[3]自己也是个被儿子崇拜的成功父亲。剧作中多次出现“陷入幻想”,“陷入回忆”[3]等字眼,以表现出威利对现实中穷苦生活的无能为力,对自己不再受人尊重崇拜事实的无可奈何,只能沉溺幻想、回忆,自我麻痹,一味逃离。闪回结束后回到现实时,儿子的一事无成,潦倒的家庭现状,强烈的对比落差感让他更加感到彷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反复和不自主地闪回给他带来深层次的心理折磨,加重了他的创伤。最终老板的无情辞退,儿子比夫的没有资金周转体育用品,使他意识到最后的希望和梦想都如同泡沫般破灭了,随之精神创伤就走到了无法复原,崩溃的边缘。在不断的闪回、噩梦和幻觉中,带着对自我的追寻,用死亡摆脱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创伤[6]。

二、创伤根源

儿子的颓废没出息,威利自己的失败受挫,都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仔细探究威利·洛曼的创伤根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在个人方面,威利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自尊心强,妄自尊大,对梦想有着不切实际的追求。首先,社会偏爱的是那些勤奋努力地工作,掌握一定知识和技巧的人。作为一名推销员,他从未意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把人缘好看做成功的方法途径。“下礼拜我要把他们全打趴下。我在哈特福德有人缘”[3]。目标方法错误,再怎么努力也是徒然。他羡慕他人的成功,却不知他人是成功后才获得的好人缘。威利在努力获得好人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意味着他不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其次,威利自尊心强,太执拗,思想不成熟。威利被一脚踢出公司后,查利好意想帮助他,并告诫他一些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卖得出去的东西才是你的。奇怪的是,你是推销员,可是你不懂这个。”[3]查利直接指出威利“伤自尊了”[3],“长不大”,“你一辈子都妒忌我”[3],想要点醒威利这个梦中人。然而威利还是出于过于敏感的自尊,拒绝了查利提供的工作。威利的这一生都在和查利竞争着。在他看来,自己比查利人缘好,理应比他混得好,接受了查理的帮助就等同于承认查理的人生处世哲学是正确的,承认他的能力更强。这是威利宁死也不愿意接受承认的。再者,强烈的自尊心也直接导致他的妄自尊大和盲目自信。威利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都比别人要厉害:“我给他找个差事,当个推销员。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个大人物。(陷入回忆中)”[3]“到处是了不起的、正直的人,而且他们都认得我,等我把你们两个小家伙抚养大,你们走到哪儿都得受欢迎。”[3]他始终相信自己很受欢迎,甚至通过轻视贬低他人来获得自我满足感。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可是威利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的事实,不愿意看清事实真相,盲目的自信让他沉溺在幻想之中。同时,在教育下一代时,他竟然也灌输给他们这种错误的理念,让儿子相信自己比别人有能力,有本事。威利没有引导儿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才华所在,而是不切实际地给他们订立虚无缥缈、难以实现的目标,让他们终日做着白日梦而不自觉。甚至在儿子比夫偷了东西时是这样的反应:“嗨,我从更衣室里借出来的。(他会心地笑起来)”[3]没有任何指责,反而纵容孩子偷窃作弊,这父亲的教育可谓非常失败。在遭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失败后,威利坚强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我存在和价值的怀疑,严重的创伤也让他渐渐地迷失了自我,迷茫困惑后严重缺乏安全感,也促使他逐步走向绝望的边缘。

除了威利自身的原因外,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对他的命运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社会方面,扭曲破灭的美国梦是重要根源。“美国梦”最初宣扬的是要给这个世界人人平等的机会,只要肯努力争取,不论阶级与身份背景,每个人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却变成了金钱和权力的象征。“那年月这一行里讲的是人品,霍华德,讲的是尊敬、义气、有恩必报。现在,光剩下谋利,再谈交情、义气,没人理你——不讲人品了”[3]。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都是商品,包括人本身也是,到处充满了欺骗,掠夺。资本家们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利欲熏心。市场经济下以金钱为标准的价值观使道德沦丧。当推销员威利年老体衰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他的老板直接弃之如敝屣。人应该得到最起码的价值尊重和物质生活保障,而威利得不到,他是美国梦的牺牲品。美国社会中以美国梦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也对人的发展和生存构成了巨大的伤害,是造成威利创伤的一个主要因素[6]。美国梦带来的个人创伤导致威利一步步走向绝望,走向死亡。其实,直至死亡,威利仍旧对美国梦抱有一丝幻想,他认为死了比活着值钱,生命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他的死亡可以让家人获得两万元人寿保险金,却忽略了到处充满欺骗的美国梦背后也许是保险公司并不认账。阿瑟·米勒这样评价威利的死亡:“对我来说,威利的悲剧在于他献出了生命,或者说他出卖了生命,以便证明把生命浪费掉是正确的。”[4]威利一生都徘徊在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梦想不能实现,未来遥不可及,精神灵魂都处在空虚无望之中。因此美国梦的扭曲破灭也是造成威利创伤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创伤复原失败

“没有创伤,就没有成熟;没有理解创伤的能力,就不会真正地長大成人”[5]。人在自身的不断成长中可以让创伤逐渐地得到复原。然而威利始终思想不成熟,执拗固执地坚持着错误的理念,不肯改变。某种意义上说威利并没有能够真正长大成人,因此创伤难以得到复原。

此外,安全感的缺失也是造成威利的创伤不能够得到复原的主要原因。创伤研究学者珠蒂斯·赫曼认为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受创者首先要建立安全感。威利要复原创伤,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安全相对稳定的内心世界。威利曾和妻子林达坦言自己生意不好,觉得自己再也卖不出货了,再也养活不了家人了,孤独寂寞快要将自己吞噬。精神上的孤寂及无法支撑起这个穷困潦倒的家庭导致安全感的丧失。缺乏安全感,他不断地质疑自我,质疑自己的价值,本质上已经自我掐断了他与外界社会的安全联系。自我深度的精神折磨和冷漠的现实社会从根本上打破了威利获得安全感的可能性,因此最终他只能选择死亡与美国现实做斗争。

四、结语

阿瑟·米勒通过戏剧《推销员之死》成功塑造了威利·诺曼这一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本文从跨学科角度考虑,以创伤主题为切入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本细读的详细分析,探讨了主人公威利受创的表现、创伤根源及最后创伤复原的失败,从而让人们深入思考创伤的本质内涵,意识到忽视创伤会造成的各种危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等在逐步加大,因此更加容易受到创伤。笔者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以警示当代社会的人们要正确看待创伤,及时排解压力,积极面对,使得创伤更快更有效地得到复原,让人们更好地在当今社会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2]Cathy Caruth, ed.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3]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3-62.

[4]陈瑞兰.阿瑟米勒论剧散文[J].北京文化生活译丛,1987(07).

[5]施琪嘉.创伤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

[6]徐夫玲.创伤理论视角下的《推销员之死》[J].四川戏剧,2016(10).

[7]邹惠玲.阿瑟·米勒的悲剧观与推销员之死[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06).

[8]张叶.现代化与美国戏剧中的伦理观——《推销员之死》伦理价值分析[J].戏剧之家,2015(03).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