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会崖山宋元文物调查考古分析

2017-07-29 08:02林文斌
丝绸之路 2017年14期

林文斌

[摘要]700多年前,宋元在广东新会进行了惨烈的崖山之战,宋帝昺投海殉国,南宋遂亡。当地的文物部门经过多年文物调查和水下考古,找到与崖门海战相关的大量遗迹、遗物以及线索,但没有发现宋元沉船。需梳理文物资料,总结经验,在即将重启崖山考古中争取有重大发现。

[关键词]崖山之战;文物调查;水下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27-02

南宋末年,宋室二王南逃至广东,祥兴元年(1278)拥祥兴帝赵昺移驻新会县南部海湾中的崖山,建行朝草市,诏各地勤王。建行宫30馀间,立正殿名慈元殿,作为杨太后议政、居住的地方,并伐木建军屋3000馀间,为20馀万士兵居住。次年,元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崖山,宋军将大船连结如城堞,双方展开攻防战。最终宋军战败,祥兴帝及杨太后投海殉国,南宋王朝覆灭。崖山之战,又称崖门海战,是中国历史悲壮的一页,史称“浮尸十馀万,沉船千艘”,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海战”之一。战后,在广东新会留下了奇石、慈元庙、杨太后陵等众多史迹和许多民族英雄的悲壮故事。

一、原有地面文物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是宋元崖山史迹的核心地点,一座小山丘上有宋末祥兴帝赵昺行宫故址。

(一)奇石

奇石即奇石遗址,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银洲湖岸边。相传丞相陆秀夫背宋祥兴帝赵昺在此石附近投海殉国。战后,元将张弘范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刻于海边的一块巨石。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命人铲去奇石上的刻字。自明代以来该石被称为“奇石”,成为宋元崖山之战的标志。1956年,建军港疏浚航道时炸毁奇石。1962年,著名诗人田汉南游崖门,书“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镌刻在旁边巨石上,即现在的奇石。197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杨太后陵

杨太后陵,又称国母坟,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长安里。葬于宋末,是宋末杨太后(杨淑妃)的陵墓。杨太后在崖山行朝中主持宋室政务,后世尊称为“国母”。宋亡时赴海殉国,太傅张世杰将其葬于银洲湖岸边。197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水下考古时用仪器探测时发现杨太后陵有疑点,墓穴内有可能是空的,估计为衣冠冢。

(三)宋崖山行宫故址

宋崖山行宫故址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宋祥兴元年(1278)六月,拥祥兴帝赵昺驻跸新会崖山,建行宫30多间,立正殿名慈元殿,军屋3000余,开设“草市”贸易,使崖山成为热烈的行朝。1979年,慈元庙遗址及慈元庙碑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水下文物考古

根据目前掌握的文物资料,围绕寻找发现宋元崖山重要文物的目标,现将水陆文物线索目前的文物考古价值进行简易评估,划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及一星等5种,其中五星最高,一星最低,依此类推。

(一)历次崖门水下考古

1991年初,广东省新会县政府向国家文物局呈上关于探测新会崖门宋元沉船的报告,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同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会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会县古井镇官冲地区进行了实地踏查,为水下考作预备性的调查,揭开了崖门水下考古的序幕。陈垣先生的孙子、著名历史学家陈智超教授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水下考古的成果

一是发现崖门海口的沉船疑点。1991~1992年的崖门水下考古,首先发现水下疑点19处,明显的有4处,其中确定1处为沉船,后来又发现了古沉船及沉落物共8个疑点,潜水员对银洲湖水道沉船疑点4个床面型和浅埋型疑点进行了轻、重潜探摸,否定了3个。潜水员在崖门海口摸出船板一块,碳十四测定为690(±40)年,大致相当到宋元海战时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在专著《珠海平沙出土宋元文物》提到,这次考古“采集到与崖门海战年代大致相符的船板,从而树立了在此找到南宋海战的大量遗存的信心”。崖门海口历来都是水下考古的重点,考古价值评为“四星”。

二是发现虎坑口的沉船疑点。2002年的劳龙虎航道调查,对旁测声纳和浅地层的影象图进行了判读,确定了需要探摸的9个疑点,对其中6个点进行了潜水探摸。潜水员在虎坑口入银洲湖的缓流区发现确认有3条沉船,但沉船的年代尚难以确定。由于各种原因,直至现在也没有对这三条沉船进行专门的复查,以确定其年代和性质。这是崖门水下考古以来发现最重大的发现,考古价值评为“五星”。

三是在沙仔岛发现铁矛。沙仔岛位于银洲湖北部,为西江支流虎坑河与潭江相汇冲积而成的小岛,1956年围垦成田,属三江镇。当地村民反映,1994~1995年左右,有吸沙船在沙仔岛西部的潭江(近崖西基背村)水下2米多捞上一支铁矛和多枚铜钱。当时,铁矛扔回江中,钱币带回家,为多个朝代的铜钱。有专家提出,该地可能是古银洲湖的中心,或是宋军“海上堡垒”所在。考古价值评为“三星”。

三、陆地文物考古

崖山之战的古战场范围,是古代的银洲湖(崖海),属珠江、潭江入海口形成的古海湾。目前大部分冲积成陆,潭江自北向南流从此区域中间穿过,经崖门流入南海。宋元时期沉在银洲湖里的沉船地点到700年后的今天也多成为了冲积平原,找沉船也可留意潭江沿岸的农田、鱼塘。除了沉船之外,史称葬在崖山的永福陵也是文物调查的重要目标,或在崖东的牛牯岭山脉(崖山),或在崖西的古兜山山脉。

(一)沉船线索

陆地调查之中,寻找掩埋在地下的宋元沉船是首要的目标,范围就在银洲湖两岸的冲积平原。根据当地村民反映,在古井镇官冲村、文楼村以及三江镇的联合村均有沉船线索,都说在稻田里有桅桿。

(二)古墓线索

在调查古墓方面,以寻找永福陵为首要目标,史志记载其位于崖山。各地民间又流传有将军坟的故事。崖山之战中战死的将军无数,是宋将军或是元将军,皆有可能。文物部门近年在古井镇发现有官冲村将军坟和文楼村茶山古墓两处线索。

(三)宋钱线索

在崖山古战场周边的双水镇、沙堆镇以及县城会城,多处出土了宋代钱币,其中以会城振兴三路宋钱遗址为最。崖山时期,大批军民从各地赶到崖山勤王,众多的粮食和钱币汇集,随后被元军打败,20万军民或死或逃,沉重的铜钱流散各地不足为奇,是崖山宋元文物的一大发现。

(四)相关遗址

网顶山遗址,位于新会区沙堆镇沙西村康岭里一个低矮山岗,2009年广珠铁路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遗址出土大量宋元陶瓷残器,主要有碗、盘两种,内外施青釉,还有擂盆、炉足等。遗址所在的村落成村较晚,周边应还有更多的宋元遗址,值得进一步考古调查,考古价值评为“三星”。

田寮村遗址,位于新会区崖门镇田南村田寮里南部的鱼塘。1999年崖门水下考古时,考古队在田寮村一口塘底进行了考古发掘,在距地面3~4米发现数量众多的木板,部分木板有榫口、工具成形的板面、火烧碳化、铁器压痕等人工加工痕迹,部分阴刻有“十”“十四”“十九”等中文字样。由于遗址内出土有宋代陶瓷,这遗址有可能为宋末的木船、船坞或城寨之类,是目前最有考古价值的线索,考古价值评为“五星”。

大虎宋元遗址,位于珠海市平沙区大虎山,北距崖门口东南12公里,分布面积1万多平方米,遗物在距表土0.4~1.6米之间发现。1992年考古发掘了其中250平方米,出土12组器物共222件和990枚铜钱,主要有陶瓷器、铁兵器、渔具、用具等。这与崖门海战极有关联,估计都为宋军仓忙撤退而遗下的。由于周边建设难以进一步开展文物调查,考古价值评为“三星”。

四、经验总结

20年来,各级文物部门及地方政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出钱出力,共同促成多次崖门水下考古的实施,使这一项艰巨而极富风险性的考古调查一步一步取得进展。据史志记载,宋行宫和海战均集中位于新会古井镇官冲村的崖山,慈元殿、奇石等相关古迹均集中于此,故近年来相关陆地调查重点均在官冲村一带。而在官冲的调查,迄今未能找到确切沉船板一块。而这次在银洲湖西岸崖西镇却发现众多的疑点,这使我们的视线有所转移。该次陆地调查中,充分感受到地方文物部门的事前准备功夫做得不足,浪费了大量正式调查的时间。在大规模调查前,地方文物部门要深入研究文献、史志等有关材料的记载,研究宋元至今水陆变迁之情况,调查各地出现了相关疑点,为大部队出战做好准备工作。中国水下考古起步虽迟,在近年的多次调查均取得成功,如辽宁省绥远元代沉船水下考古、海南省西沙水下考古、广东省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水下考古及“南澳一号”明代沉船水下考古等的调查,相比之下,新会崖山的考古调查却未如所愿。

五、结语

今年,新会区政府将探寻发掘宋元崖门海战遗物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为野外文物工作一件重要任务。在调查方向上,既调查河道、出海口,也调查山地、冲积平原。在调查区域上,以古井镇官冲村为中心,扩大为古代银洲湖区域,包括古井、沙堆、三江、会城、睦洲、大鳌、双水、崖门等。近日,在江门市和新会区两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下,文物部门重启崖山文物的考古调查。笔者带领新会博物馆的调查队已进场开展新一轮的文物线索调查,并做了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以期为即将出现的突破性发现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会市崖门附近水下沉船疑点探测报告[R].2000.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中公路睦洲、大鳌、陆泉沙大桥水下考古调查报告[R].2004.

[3]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會崖门航道水下文物考古调查报告[R].2005.

[4]古运泉,李祥.珠海平沙出土宋元文物[M].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