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钦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提出的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主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其供给侧改革重要性不容置疑。本文通过调研,针对福建省农业供给侧不适应消费需求端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福建省农业供给侧不适应消费需求端的主要表现
(一)供给体系不健全。民以食为天。福建省人多地少,在很长的时间里,农业供给体系的确立基本上是为了糊口而作出的选择。即只提供产品不提供服务,且提供的产品又以填饱肚皮为主,同质化严重,很少顾及营养、健康及休闲等需求。近年来,随着温饱问题成为历史,情况虽有很大的好转,但供给体系不健全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尤其是农业能以低得多的成本,增加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储藏,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保障性服务,远未形成应有的供给能力,短期内很难满足需求。
(二)供给结构缺乏相应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一方面,由于生活方式及消费习惯的相对稳定,要求农业供给结构保持相应的稳定性,而现实中各种农业供给在时间上过于集中或存在大幅的周期性波动,与需求的相对稳定明显不相符。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农业提供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业供给结构还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滞后状态。以茶产业为例,市场对保健茶、速溶茶等各种方便茶饮及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等茶叶生化成分产品,都有相应的潜在需求,但目前的供给却明显地没有跟上。
(三)供给质量差成本高的情况仍然存在。以平和县的蜜柚为例,尽管这里有“中国柚类第一县”之称,生产的蜜柚深受消费者喜爱,还大量出口国外,效益也相当可观。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跟风种植者众,引起土地盲目过度开发,带来严重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果品质量下降,且因机械无法使用、人工等要素成本提高,供给成本也随之上涨。显然,这与以物美价廉为取向的需求是相背离的。此外,需求者对供给品的知名度、信誉度,也有越来越强的选择倾向,农业供给方却仍然未能积极应对。
二、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对土地(本文所称土地含水域)进行耕种和使用,为人类的生存需求带来各种供给。为此,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通过转变土地耕种使用方式来实现。
(一)土地产出由单一追求产品向同时提供服务转变。当今,影响全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化。为此,农业在提供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产品之外,还担负着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为阻止气候变化提供公共服务的重任。其做法就是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固定,通常称之为碳汇或增汇。据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预测,未来几年间全球对这种服务需求的交易市场将达到35000亿美元,超过国际石油交易规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国,对清除这种温室气体的需求之迫切、数量之巨大,是不言而喻的。福建省山海资源丰富,利用山地和海域大力发展森林、海洋碳汇,完全可以做到既不减少农产品的正常供给,又能通过增加碳汇供给,为阻止和消除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此外,利用耕地进行潜力挖掘也仍然可以大有作为。福建省还有大量的冬闲田,如能种上绿肥,不仅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作物体内再埋入土壤中,而且还能减少化肥施用,从而减少因生产化肥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土地使用由家庭分散承包向经营主体流动转变。这是解决农业供给质量欠佳、成本居高,以及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有效方式。现有的土地承包使用制度是近40年前开始实行的,实践表明这在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时期,作为解决温饱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如今,农产品供给已由严重不足变为基本充足,消费需求也已不再以那种饥不择食的方式进行,继续保持原有的土地耕种使用制度, 将严格限制供给侧的与时俱进。主要表现为:其一,与适度规模相比,细分到千家万户的零星土地,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不利供给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其二,土地分散使用,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机械设备使用和质量全程监控等,都造成严重制约,这对农业供给质量、数量、成本及结构的优化是非常不利的。再次,随着收入门路的增加,农户靠耕种承包地获得的收入变得可有可无,很少有人会把耕种承包地作为主业经营,更不会有人为寻找更大商机去探明市场需求,土地盲目跟风种植使用便成为必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弊端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上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使之能在市场的作用下进行转让,以达到逐步向经营能手集中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过,由于农户的后顾之忧未能消除等原因,土地向经营主体流动使用远未能如人们所预期的态势发展。如今,我们在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仍需要继续为其作出大量的疏导和推动工作。
(三)粮油作物由单纯草本構成向草本木本并重转变。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并迅速崛起,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先从解决吃的问题做起,为十多亿人口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油料供给保障。如今,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粮食油料人均供给数量不能减少,质量还要有所上升。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地处郊区、灌排便利的稳产高产田大多被征用,适宜种植草本粮食油料的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这种势头还将继续下去。因此,转变粮油作物构成,从约占福建省陆地面积80%的山地中选择合适部分,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是积极稳妥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理性选择。建瓯、尤溪、宁化等地的实践证明:一是缓和了粮油作物与其他作物用地矛盾,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运作的空间随之扩大,可以作出的选择也随之增加;二是有利于提高粮食、油料供给质量,现已生产出来的木本粮食油料(板栗、山茶油)都是公认的营养保健食品;三是一年种植多年收益,节水节能减排等优势明显;四是少受旱涝影响,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不排放污染物,还能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并形成非常可观的碳汇。
(四)作业过程由主要依靠人畜向大量使用机械转变。农业供给侧改革还必须借助先进的手段为其开路才能前行。大量使用机械代替人畜劳役是其一,既能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作业费用,又能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体力支出、缩小工农差别、增强劳动者的务农意愿、提高农业供给的可持续性,而且还能在抗击灾害、争抢农时、技术规范精准实施、保持供给均衡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生产制作由依赖自然条件向借助装备防控转变。这是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前行的又一重要途径。如在生产阶段,霞浦县万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借助设备进行防控,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南美白对虾仍能正常生长,实现了淡季不再淡的转变,销售价格反比旺季高出一倍以上。土地利用率成倍提高,占用费支出相应降低。在制作阶段,安溪、华安等地的铁观音茶农利用空调“伺候”茶叶,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将铁观音茶青半发酵过程控制在最佳温度湿度范围,制作的茶叶质量大幅提高,卖出的价格也随之攀升。
(六)产业发展由局限一次产业向融入二三产业转变。这一转变能形成相应的供给链,并带来农业供给侧的三大变化。其一,可以减少流通费用降低供给成本;其二,许多供给品经过中间环节加工得以增值,不仅可以实现均衡上市稳定供给,而且还能通过形成的供给链,做到以销定产,避免出现农业供给的盲目扩张与压缩,也便于获取需求信息,为优化供给构成、提高供给有效性提供依据;其三,有些供给品经过二次产业的精深加工,不仅提升了档次,还能带来新的需求,或变无效供给为有效供给。如建瓯盛州食品有限公司在实现板鸭供给链经营的基础上;继续引进新的加工包装生产线,将鸭脖、鸭胗、鸭翅、鸭爪等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休闲食品,这些鸭副件的需求去处,也由居民餐室扩展延伸到休闲场所、旅行途中。再如福建中绿集团引进精加工生产线,将卖相欠佳的等外蔬菜产品加工成消费者喜爱的精品,实现了无效供给到有效供给的重大转变。
三、建议
(一)做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启动及其后续工作。我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这是为将碳汇作为农业的重要供给,并使之受到市场的拉动获得长期持续发展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各有关方面务必按照预定的进程,努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值得指出的是,交易体系的建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为此,各地还要进行认真的跟踪考察,为健全完善工作提供依据。尤其是在交易中,买方总是组织化程度高的排碳企业,发声渠道多、音量大,卖方总是组织化程度低的农户,发声渠道少、音量小,两者呈一强一弱态势,价格形成机制是否体现公平合理,很值得关注。
(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驱动和支撑作用。农业供给质量档次的提升、数量的扩张,以及新需求的创造与引领,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和支撑。我国从事农业供给侧经营的主体数量庞大、规模细小,组织化程度低,又广泛分布在广大农村,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多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两者要紧密对接,实现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需要克服的困难确实不少。为此,有关方面应该出手,做好相应的扶持推动工作。首先,要大力提高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为科技创新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方便;其次,要在资源配置上采取倾斜政策,对于那些科技力量涉足较少的新领域,如森林、海洋碳汇领域,要在抓紧做好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组织科技力量开展协作攻关,尽快提供一批生产上急需的创新成果;第三,支持科研人员到主产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发,让科技成果紧贴生产实际;第四,为加工企业与高校院所牵线搭桥,鼓励扶助两者开展合作,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第五,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到具备条件的经营组织,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从事研发工作,开展技术服务。
(三)组织开展精细的农用土地使用区划。农业生产经营的对象为有机生命体,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及收获制作,其丰产特性和优良品质才能得到正常表现。显然,做好精细的农用土地耕种使用适宜性评价并作出区划,可以为供给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即告诉他们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种植什么作物更合适,能形成更具优势的供给。这对避免许多地方存在的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供给质量欠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平和县的蜜柚,利润丰厚固然是引起大量盲目跟风种植的原因,但是,缺乏精细的农用土地耕种使用适宜性评价和区划作为依据,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实际上平和县的“白芽奇兰”茶叶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品,也正是因为缺乏精细的农用土地使用区划成果作为依据,造成了一些宜茶土地也被錯误地种上蜜柚,直到经专家适宜性评价后才实行退果还茶。
(四)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供给方提供预警信息。市场上一些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周期性波动,有的甚至大起大落,其原因皆为供给方的种养规模盲目压缩与扩张所引起。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形也是供给方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他们迫切希望避免却苦于无从做起,非常无奈。既然市场机制调节不了,就应该借助计划手段进行预警和提示。以解决养猪业的周期性大起大落为例,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正常状态下的猪肉消费量,以及规模化养猪中获得的技术参数,推算出合理的活猪供应量和母猪存栏数,再通过网络随时向养猪业界发布母猪的合理存栏数和实际存栏数。当实际存栏明显多于合理存栏时发出预警信息,让经营主体即时开始控制;当实际存栏明显少于合理存栏时发出允许补栏提示,让经营主体适当增加母猪饲养量。这样,由于有预警和提示在先,母猪存栏数基本可以稳定,活猪供应量就不会大起大落。这种做法要比等到活猪饲养过量、肉价大跌后再出手干预,让经营主体去掉一批母猪,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美国、日本等国家猪肉价格波动小,其做法就是依据猪肉消费量确定母猪与活猪的合理饲养量。考虑活猪市场是全国互通的,实际上也是一体化的,建议此项工作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各省、区农业部门配合开展。
(五)为供给者延长供给时间拓展供给空间提供方便。农产品收成有很强的季节性,而有些消费需求高峰又往往处于节庆活动期间,两者在时间上存在着不可缩小的差距。再则,优质生鲜农产品的产出有很强的地域性,却又往往远离消费旺盛的大都市,两者在空间上存在着不可缩短的距离。这种时空上的隔离便成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一道障碍。不过,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供给者延长供给时间、拓展供给空间提供方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障碍就会完全被消除。如霞浦县由政府牵头,在海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单个批次冷藏能力达5000吨的储藏库,为养殖户提供盐渍海参冷藏服务,避开了3月份收成季节集中上市,等到中秋、国庆需求行情好时出货。再如福安市注意做好主产区对外路网建设,紧密连接国家快速冷链物流通道,确保优质鲜美的巨峰葡萄按要求在采后48小时内送达京城,与当地消费者成为“近邻”,化解了“远水”与“近渴”的供需矛盾。
(六)引导中小经营主体共同打造公共品牌。对于许多需求者而言,他们在选择供给品时更看重知名度大、信誉度高的。显然,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这种需求倾向。从目前的情况看,福建省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体量小,他们投放市场的供给品普遍缺的正是知名度和信誉度,很难博得消费者的看好。以产茶大县安溪县为例,茶叶经营主体数量多达数百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茶产品质量并不比名牌茶叶差,但由于缺乏附着于品牌之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价格和销量均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困难。对此,安溪县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和“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共同使用”的思路,于2015年底,由安溪茶叶协会组织115家中小茶叶企业,统一打出安溪铁观音茶叶公共品牌——“行好韵”。运行以来在当地政府和茶叶协会的大力推介下,很快就在业界形成影响力,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00元左右上升到300元。目前,加入“行好韵”品牌经营的茶叶企业也增加到200家以上,安溪县的这种做法值得认真借鉴与学习。
(七)充实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属弱质产业,资本积累相当缓慢而有限,而农业供给侧改革又是在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装备化、集约化等过程中实现的,资金缺口大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借助银行信贷等金融手段必然的选择。前不久,国家出台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细则,这意味着农业经营主体将拥有更多的抵押贷款通道。不过,从试点的情况看,银行业界仍对风险防控疑虑重重,问题的关键在于评估与变现。对此,屏南县的做法是引入小额贷款促进会,由该促进会成立500万元担保基金,贷款总额为2500万元,然后,农户将经营权抵押给促进会,由促进会对农户经营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估后予以授信,并向银行作出担保。莆田市花蛤养殖户则是通过成立花蛤行业协会,并设立花蛤互助成长基金,与莆田市农商行签订产业链授信业务合作协议,获得每年度高达5000万元的贷款额度。由涉农组织设立担保基金,并进行授信与担保,是充实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种比较简单可行且有效的办法。
(八)切实维护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流通秩序。供给者在经营领域进行创新,推出了深受需求者喜爱的供给品,必然会在流通中形成响亮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并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流通秩序混乱,严重伤害供需双方的正当权益。如地处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红茶供给者,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出了以“金骏眉”命名的红茶新产品,很快在大江南北走红,紧接着,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假冒“金骏眉”茶叶跟随其后,以低得多的价格抢占市场,造成了供给者的创新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需求者付出得不到正宗的供给品。为此,政府应该切实做好流通秩序的维护工作,防止供需双方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一是宣传普及商标法的有关知识,为供给者申请商标保护提供方便。这是国家为维护供需双方正当权益作出的制度设计。上面提到的“金骏眉”茶叶就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错过了申请保护机会,被依法据实认定为是红茶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不能作为商标注册。二是安排行业专家借助新闻媒体,向消费者宣传普及识别掺杂掺假或假冒产品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使假冒伪劣供给品失去藏身之地。三是拓宽专营专卖渠道,鼓励知名度大、信誉好的供给品进入专营专卖渠道流通。这样可以避免不法分子混入供给链插手流通事项。四是开展执法检查,对掺杂掺假和假冒行为进行曝光,使其成为过街老鼠,并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让他们得不偿失,不会再有邪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厅)
责任编辑: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