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2017-07-29 11:25董琛陈珊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青少年培养策略

董琛+陈珊珊

〔摘要〕发展与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社会适应是衡量青少年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系统探讨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并分别从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学校、家庭、个体等不同方面就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适应;青少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1-0004-04

发展与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青少年时期又被称作“暴风骤雨”期,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幼稚过渡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期,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关系到未来的人才素质和社会稳定。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社会适应的内涵

尽管社会适应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然而迄今为止,少有研究者对其内涵做深入探讨,对于什么是社会适应,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著名心理学家斯宾塞最早使用了“社会适应”[1]这一名词,他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过程,表现为顺应、自制、遵从、服从、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

Lukash[2]概括了不同学者对社会适应的多种理解,认为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会适应看作个体或群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的需要和意愿是达到和谐。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有三类适应方式,即融入环境改变自身、改造环境、退出或离开环境。

黄希庭、杨治良和林崇德[3]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将社会适应定义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金灿灿,邹泓和李晓巍[4]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 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 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动态过程, 也是个体心理—社会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社会适应的概念,但普遍认同,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或状态,反映了个体与外界的和谐与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我国学者陈建文[5]认为,社会适应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可以将社会适应分为4个维度:心理能量、心理控制感、人际适应性以及心理弹性。心理能量作为人格结构的动力成分,是体现在个体社会行为和凝聚在个体人格结构中的心理特征,包括活力、动力、能力三个成分;心理控制感体现为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控制,包括控制信念、自我效能感、自尊、自主性四个成分;人际适应是社会适应最基本的内容,社会适应的本质就是个人与他人建立和谐平衡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包括合作性、信任感、乐群性、利他性四个成分;心理弹性是指人们面对改变之后的情景要求(特别是压力情景和创伤情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行为倾向,包括压抑性、放纵性、适应灵活性、挑战性、乐观主义五个成分。

聂衍刚[6]根据适应是指向自我还是环境,将社会适应分为内在自我适应和外在环境适应。内在自我适应指的是个体适应自我内部的身体发展、人格成长、情感变化等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在适应的要求是使个体发展成为成熟、自主、有个性的社会主体,包括心理适应、性生理成熟适应、身体变化适应等方面。青少年内在适应的核心任务是人格发展和情绪的调控、性生理的成熟。外在环境适应指个体应对来自外界社会环境的规范和要求,在社会生活和交往等活动表现出的适应行为,是个体社会适应的主要任务。外部适应的要求是使个体成为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文化的、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智慧的人,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适应、学习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道德规范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内外两方面任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他們促进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促进了青少年人格的完善。

邹泓,余益兵,周晖和刘艳[7]通过对全国7个城市2000余名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提出社会适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我适应、行为适应、人际适应以及环境适应。自我适应是指个体对自我保持积极的态度、满足和自主控制,以及个体体验到的绝望、抑郁或依赖、分为自我肯定和自我烦扰;行为适应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遵守社会规则,高效率地行为处事并取得相应成就的程度,分为行事效率和违规行为;人际适应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温暖及爱的关系,彼此给予善意和支持的程度,分为亲社会倾向和社会流离;环境适应,是指个体如何有效应对环境变化或挫折的程度,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

三、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个体因素(人口学变量、人格和情绪特征、应对方式等)、家庭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学校因素(学业成就、师生关系、学校氛围、家校关系等)、同伴因素(友谊质量、反社会行为)和社会因素(社区环境、社会文化因素、邻里关系等)。近年来,研究者将社会适应影响因素划分为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促进青少年的良好适应,预防和干预社会适应不良也具有重要意义[4](见表1)。

危险性因素[8]是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可能导致或加剧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或偏差行为的因素以及社会心理事件。它来源于各种生活压力、危机与创伤事件, 或者个体自身或环境的压力累积[9] 。

保护性因素[4]指可以调节、缓冲、隔离或抵消危险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或即使在危机状态下也可以抑制不良行为发生, 促进良好社会适应的各种因素。

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研究当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在青少年真实的成长环境中,往往是多重因素并存,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相互叠加、缓冲和交互,存在广义的积累效应。

第二,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不完全对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两者之间可能是变化的。比如,贫穷对某些留守儿童来说可能会是一个严重的危险性因素,因为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教育水平等,但是对另一些留守儿童来说,贫穷可以使得他们更早学会独立、帮助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激发他们努力读书的渴望,从而起到了保护性因素的作用。

四、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培养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中学生正处在个体身心发育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人格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极端社会适应不良的比例占4%~8%左右,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社会适应不良学生的教育与训练。

(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控制功能,提高挫折耐受力,激发其成长的心理动力

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使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实现自我控制,这是自我适应的前提。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成分中的自觉性是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正向预测因素[10]。社会适应的核心是人格适应。Block认为,有关社会适应的人格中有两个重要的人格维度:自我弹性(self-resiliency)和自我控制(self-control)。所谓自我弹性就是指人们面对改变之后的情景要求(特别是压力情景和创伤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行为倾向;所谓自我控制就是指人们维持和表达情感、愿望或冲动等动力性心理和行为的内外倾行为倾向。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认为,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环境,一般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6]。情緒智力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自我的情绪、自我知觉的能力;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是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改变对事物的不良认知,通过认知调节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

适应良好的个体,除了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外,还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去考虑在可能出现的逆境中如何生存,在已有的顺境中怎样发展自我。面对应激情景,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因素和对未来进行乐观预期的认知因素也是重要的适应性特征因素。每个人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发挥自我的力量,使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二)加强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尊重、理解,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在青少年社会适应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往往重养育而忽视教育;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较少,过分关注学业成绩,从而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自尊、同一性发展以及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等都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在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面,父母支持对青少年的个人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母要多与子女交流,在关心青少年学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尤其是在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心理支持。

(三)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活动和心理辅导与训练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

学校在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的特点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训练。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他们的体验。例如可以利用心理拓展训练发展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用参与、合作、信任、挑战、高峰体验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认知水平,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并通过亲身体验挑战困境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坚忍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博士毕业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Lukash E I. 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creatively gifted children in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05, 47(11): 57-70.

[3]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金灿灿,邹泓,李晓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及其积累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2-20.

[5]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2001.

[6]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博士学位毕文.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05.

[7]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模型构建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65-72.

[8]Farrington D P. Explaining and preventing crime: The globalization of knowledg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1999 presidential address[J]. Criminology, 2000, 38(1): 1-24.

[9]杨放如,郝伟,魏宏萍等.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其社会生态学预防模式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1): 31- 34.

[10]丁莉.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D].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青少年培养策略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