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年?刘飚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作为现代医院临床必备的医用气体供应系统,为临床、监护和手术麻醉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气体供应,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抢救或治疗,具有即插即用、清洁卫生、节约成本等优点。中心供氧系统医院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减压装置、管道、阀门及氧气快速插座终端等组成。
中心供氧站是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核心,站内的氧气通过管道和减压装置输送到各个病区各病房的快速插座终端处,然后通过湿化器呼吸机供病人使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后勤保障的理念,运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来不断改进中心供氧质量。
一、PLAN
1.分析现状,找出中心供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
结合工作经验,笔者列出所有可能影响中心供氧质量的因素,绘制鱼骨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2.找出影响中心供氧质量的主要因素
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值,根据RPN值的大小找出影响中心供氧质量的主要因素:
风险级别评判标准——风险优先系数(RPN)计算公式 即RPN=SPD=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
嚴重性(S):主要针对如果发生中心供氧事故严重性、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可能性(P):主要测定中心供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可测性(D):如果发生事故,医院怎样做好准备,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当RPN值>9时为A主要原因,<9时为B次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管道问题:2*2*3=12 判定为A;氧罐问题:1*2*3=6 判定为B;
运输问题:2*3*3=18 判定为A;巡查制度:2*1*2=5 判定为B;
安全警戒:2*2*2=8 判定为B;外部环境:3*3*2=18判定为A;
二、DO
根据上述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结合工作经验,提出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制定了相关措施。
(一)管道方面
1.改串联为并联
2.增加并行管道
优点:一处泄漏只关闭此路管道不影响其他管道正常使用,大大提高了中心供气安全性。
缺点:增加并行管道,造价高。
(二)氧罐问题
1.及时巡检并做记录。
2.班组长定期现场巡查。
3.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按照特种设备清单定期年检及维护
(三)运输问题
1.东院建设时使用制氧机系统,不受道路运输影响。
2.东院建设时增加氧气汇流排作为备用供氧设施。
3.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中心供氧的安全。
(四)巡查制度
1.及时完善巡查记录表,班长加强监察
2.加强安全操作规范学习,进行考核
优点:原本的两层共用一个二级减压器损坏时需同时停气,现在只需切换回路进行维修即可,大大提高安全性,并加装流量表,用氧量可视化,便于管理。
缺点:较单回路,双回路因二级减压器增多,造价较高。
(五)安全警戒
1.液氧罐周围设置防护栅栏
2.设置警示牌
3.液氧输送通道设置明显的隔离带
优点:确保非工作人员进入液氧站周围,减少了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
(六)外部环境
1.增加一个600m3/h的汽化器
2.由每两层一个二级减压器改为每层一个
3.加装电子流量表
优点:有效保证了氧气使用量增大的情况下,汽化器正常工作。
三、CHECK
(1)管道由串联改并联增加并行管道后,即使一处管道泄漏只关闭此路管道不影响其他管道正常使用,还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巡查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中心供氧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到了液氧罐等设备使用年限不断增加,故障率却在不断下降。无论是管道还是氧罐的泄漏时间都有明显的减少,每年的平均停气时间也从14小时降低至0.5小时。
(2)完善了特种设备巡查制度,每隔4小时巡查一次,24小时不间断,每月进行安全操作规范学习,考试。定期进行液氧罐、管道、病区巡查。这些都有效的降低了电话报修数量,提升了病区满意度。
(3)经病房管理科批准于2013年4月设置防护栅栏,设立警示牌。有效的阻止非工作人员靠近液氧站,提高了中心供氧运行安全。
(4) 2014年东院建设中心供氧时,考虑到中心供氧对医院运行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最终决定使用目前最先进的美国PISI变频制氧机系统,同时辅助建设氧气汇流排机房,既节能环保最重要的还是保证了即使在停电、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仍然可以保证中心供氧正常运行。
(5)建立了特种设备清单,及时进行安全阀校验,防爆片的更换。做到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定,防患于未然。
四、ACTION 持续改进
本次运用PDCA循环使中心供氧质量管理有了明显提高,东院的变频制氧机项目及能够有效保障中心供氧应急处置的氧气汇流排顺利使用,并安全运行;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巡查表以及特种设备清单制度已常规使用;本部中心供氧设备虽已逐渐老化,但是故障率却在逐年降低、故障平均维修时间大幅度下降。我们将继续运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不断汲取新技术、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做到中心供氧高效、安全、零安全事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