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摘要:初中生物是每个初中生基础教育阶段接触的第一门生物课程,是每个初中生了解人类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实验性非常强,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自然科学观。情感教学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结果,理应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去,真正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学
生物课是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学科,主要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研究。初中时期正好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改善初中生物课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融入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过积极的情感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出积极主动的反应,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实施情感教育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情绪、信念以及学习态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运用情感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身临其境,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通过指导学生的生物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二、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爱护和关心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而获得教师的认同与赞赏,也是每一个学生十分期待的心理要求。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互动,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热情,对自身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能够在生物学习获得知识与成长。一般来说,关心爱护优秀的学生是比较容易的,而那些学习表现落后,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学生,其实更需要教师的关爱与指导。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力和真挚的爱心,这个关爱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循善诱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关爱心去关注爱护每一位学生,才能够让学困生得以进步,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生物教学的效果更好。
三、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这种双向交流的情感交流不仅建立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维护与方法的引导。因为中学生心理发育的不健全特征,在教学工作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是表现不同的,这就更加需要教师能够积极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以情激情”,利用自身的真实正确的教学情感,在教学工作中积极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振奋,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共同学习与思考,从而更好地产生教育上的共鸣。作为教师真实正确的表达自己情感,还需要用冷静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过失或错误,真真正正的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从而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勇于认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与生活中的失误,和学生一起获得共同的进步。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以引起学生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物、模型或实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以及教师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可以形成学习生物科学的良好课堂气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情感可以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品质和道德水平。例如,对艾滋病患者的正确认识以及多弱势群体的关怀,通过教师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并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学习的效果。任何一门课程,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学习过程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初中生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试学生兴趣的培养,注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解生动、形式多样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初中生即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又不是已经定型,初中生物教师如能恰当的运用好情感教学,就能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实施合作互动教学,促进学生情感培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型的互动教学来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相互讨论提供平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分组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自行讨论如何才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每个成员就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由小组组长对每个组员的答案进行总结,形成最终讨论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
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角色。要切实发挥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努力启发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同时,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他们良好自学的学习习惯。教师不仅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增加自我理解、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还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好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在激发学生的生物情感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新课程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其核心发展理念。因此,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真誠交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切实融入到学习中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就十分重要,这也是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重要责任。
情感教育是先进的教育体制下,对方法的一次新的尝试,在运用的过程中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其在生物教学领域的应用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分析,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同时也使情感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于淑萍.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7),7.
[2]蔡建明.论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