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017-07-27 13:51张艳谢建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幸福感成因

张艳++谢建新

【摘 要】班主任工作能否成為教师“主业”,本文基于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成因进行分析,从班主任津贴、身心压力、正能量、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幸福感;成因;分析;对策

当下,中小学教师对班主任职业认同度不高,幸福感缺失,不想当、不愿当班主任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值得教育管理者去深度思考和有效破解。

一、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成因分析

莲都区是浙西南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底子相对薄弱。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解我区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我们对全区1200位班主任就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原因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六个选项中,使中小学班主任幸福感缺失因素依次是薪酬与付出不匹配(30.7%)、工作繁锁工作量大(21.6%)、学生难管责任大(15.3%)、工作得不到正确评价和认可(14.2%)、社会地位低(10.5%)。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对部分班主任访谈,我区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班主任津贴偏低。自1979年建立班主任津贴制度,1988年适当调整了班主任津贴标准。目前,班主任津贴按小学每月235元、初中每月300元标准在工资中直接列支;另外,各校因校制宜,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给予适当增加班主任津贴或建立班主任年终考核奖。纵向比较,班主任津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教师认为在当前消费水平下,班主任津贴与付出的劳动不匹配,与班主任群体期望还存在差距,导致班主任工作缺乏内驱力。

二是班主任工作压力大。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实施者,多数班主任在满课时工作量的基础上“兼职”担任班主任,事务烦琐,工作量大。同时,当前社会教育环境俞发复杂多样,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等特殊儿童群体逐渐增加,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肩负的教育、安全方面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

三是班主任社会地位不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评价和激励导向不够完善,班主任工作得不到学校正确评价和充分认可,教师对班主任工作价值偏离,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有职业倦怠感,大部分教师迫于职称评聘或管理压力而服从学校分配的班主任工作。社会、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偏差。大部分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学校和班主任,家长配合不力,一旦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或学业成绩不理想,甚至意外小事故发生,大多谴责班级管理和班主任教育不到位,很少从社会、家庭教育上去查找原因,扭曲班主任人格尊严。

四是班主任价值观念偏差。班主任的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关爱和教育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在育人的全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然而,有的班主任敬业奉献精神不足,责任心不高,有拜金主义思潮;有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性、创造性缺失,自身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影响中小学班主任职业成就感。

二、提高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在现行政策条件和区域经济环境下,要提高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认为有以下策略:

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增强劳酬匹配度。在国家现行班主任津贴制度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分层分类适当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将班主任津贴调整为财政性津贴、绩效考核奖和超工作量补贴三部分组成。其中财政性津贴按相关政策规定标准执行;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中按一定比例统筹班主任绩效考核奖,制定相关考核奖励办法,按学年发放班主任绩效考核奖;考虑寄宿制学校和大班额班级的管理强度和难度,实行班主任超工作量补贴。

缓解班主任身心压力,增强职业归属感。明确班主任岗位职责,适当减轻班主任工作负荷,缓解班主任过大身心压力。一是推行政府购买教学服务方式解决教师编制紧缺问题。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编制总量控制的背景下,采用政府购买教学服务方式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避免因教师紧缺而加重班主任工作量。二是明确班主任工作量认定。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因地因校制宜,对班主任工作量按课时工作量的适当标准核算,同时尽量减少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之外的额外任务,缓解班主任超工作量超负荷管理。三是释放班主任心理压力。落实全员德育导师制,分解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安全管理等责任。学校领导给予班主任工作支持、理解和信任,维护班主任正当权益,最大限度释放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和安全压力,增强班主任职业归属感。

弘扬班主任正能量,提升社会认同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维护学校和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声望。一是提高班主任公信度。宣传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和家长达成共识。二是完善班主任荣誉制度。鼓励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充分肯定班主任贡献度,对担任班主任满10后以上、20年以上的颁发荣誉并给予物质奖励;开展“名班主任”系列评选与表彰,设立班主任工作带头人、名班主任等专业荣誉称号,并将“名班主任”列入名师系列管理使用,享受政府名师津贴,提高班主任政治地位和专业地位。三是加强班主任政策倾斜。对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且业绩突出的,由学校推荐列入局管后备干部考察对象;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优先向班主任倾斜;在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中,对名优班主任考核优秀、业绩突出的可进行越级聘任或优先聘任。

夯实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着力培育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精气神,开展做“四有教师”主题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班主任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建立班主任常态化研训制度,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训,引领班主任工作创新。

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主力军,教育部门要把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突破口,让班主任工作真正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业”。

猜你喜欢
中小学幸福感成因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