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不但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理解课文,而且大声朗读还能培养语感,产生自信,从而改变学生的性格。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孩子们的朗读训练。但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指导。针对该问题,我想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与各位共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体会
一、教师指导,范读,让学生有样可依
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初始阶段,在朗读方面知之甚少,更不会创造性地发挥,所以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范读都是必不可少的。
1.朗读时,严格要求“四到”
即:眼到、手到、嘴到、心到。意思是说,学生在读文时,首先要用眼看到,其次必须要用手指指到,读到哪个字就指到哪个字,然后张大嘴巴读出文字,要读得字正腔圆,最后还要把这个字放在心里,感悟生字宝宝的音、形、义。
2.注意方法,必要提示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一个字一个字用手指着读,第一遍可以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解决读音后再连着读;在读长句子时,我先教给学生断句的方法,注意词语间的停顿,重复多读几遍以达到流利。
3.明确标点符号的读法
低年级要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明白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弄清在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我一般告诉孩子们遇到逗号停顿一个数的时间,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两个数的时间,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时间长了,慢慢找到感觉了,就不用数数了。弄懂了停顿的时间,还要注意掌握这些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感情。遇到问号时要读出疑问的语气;遇到感叹号时要读出感叹语气……
4.必要范读不可少
低段学生年龄小,理解力不强,但模仿和可塑性强。过多的语言描述费时费力,学生还听不懂,但如果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一定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语气上模仿,要紧紧抓住“朗读提示语言”,训练学生朗读语气,增强语感;从动作上模仿,朗读时将语言中所描绘的动作做出来会增加朗读的效果;从神态上模仿,什么时候该喜,什么时候该悲,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这样会使朗读的感情增强。
二、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有效注意时间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教材,恰当设置应景情境
比如教学《我的祖国》一文的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配配画外音,结合老师用语言和画面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反复练读,然后男女生分角色读,这首诗歌的单行文字比较大气,气势恢宏,便让男生读,双行文字意境比较细腻、甜美,便让女生读,最后两行“你要问我最爱什么,我最爱我的祖国。”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已被充分激发起来,全班一起读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情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促进学生理解课文以朗读出课文中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比如《雷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雨前,雨中、雨后景物的文章。在教学时我让孩子欣赏与之相关的动画课件,让孩子直观地看到雨前天空是什么样的,从而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三、提供平台,重表扬,促提高
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我在教学中结合表演,以演促读。比如《坐井观天》时,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朗读小鸟和青蛙的一段对话时,我直接放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让他们自读自悟,结果他们读得维妙维肖:那青蛙的大话,那小鸟站得高望得远的心态,完全用他们的朗读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是感染了全班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激动的评价到:“我好像看见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青蛙蹲在井底跳不出来!”课堂一下子就掀起了朗读热潮,学生们争着抢着扮演小鸟,扮演青蛙。整节课就在两位小老师的带动下轻松、愉快地学完了整篇课文。重视“小老师”有两大好处:第一,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第二,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增强了学生间的榜样作用,促进了和谐课堂的发展。
四、形式多样,多读多练
低年级学生不能枯燥地让他们一遍一遍地反复读,教师要想办法多种形式读。(1)齐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但次数不宜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2)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但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自己表达。(3)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編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7)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8)录音回放读。可以用手机等设备将学生的朗读录制下来,回头再放给学生听,让他们自己找优缺点,取长补短,达到自省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全面加强听说读写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朗读训练和指导,巧妙的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适时发挥好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插上朗读的翅膀,将课文读得有情、有味、有特色。
【参考文献】
[1]金彦春.朗读训练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作者简介】
夏木西努尔·买买提,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