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

2017-07-27 16:41白章辉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鱼戏莲叶蜜蜂

白章辉

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一、点拨要适量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含义深刻,常有显隐题旨之功,聚光凝神之能,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一些重点段节即为题旨所在。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处一点,立片言以居要,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外,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作用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调拨要适度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因此,“适”合学生的认识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接受,而且获益非浅。

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要会推敲那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想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事物特征,写了光泽,颜色,动态,静态,声音,湖面平静,月光皎洁,渔夫欢快的歌声,渲染了恬静愉悦的气氛。老师紧扣“浮光跃金”一句设疑点析:“跃”字有何含义?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沒有这样的体验?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很多学生应该都用石子在河里打过水泡,水面泛起的涟漪会把太阳(或月亮)的影子晃散,一圈圈的波纹像在跃动一样像极了作者的描绘。这样比较自如地让学生联想到春天河水初涨,在晴朗的日子微风吹拂河面,月亮的影子在河水的微波中像跳跃的金色精灵一样,使人产生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调拨适时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把握原则。点拨同样也要讲求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意外的“奇想”,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扯远了,但那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的灵感,教师须点得适时。

如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理由:《荔枝蜜》全文都是写蜜蜂,为什么作者不用“蜜蜂”作题而用“荔枝蜜”作题呢?“这理由提得好,谁能回答?”我随即把理由反抛给大家。课堂上一片沉静,学生进行着紧张的思索。几分钟过去,仍没有人举手回答,此时学生“愤”“悱”之状可掬。我轻轻一点:荔枝蜜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作者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作者又是怎样想到生活的甜美的?经此一点,学生幡然顿悟:荔枝蜜是促使“我”对蜜蜂的认识和感情发生转变的关键,更是引起联想、激发抒情的触发点。

“点拨”作为教学艺术、教学机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非随意而可为之。因此,点拨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点拨要求教师要有独立的阅读体验。教师的阅读要先于学生进行。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与消遣性阅读不同,其最为突出的一点表现为,这是一种敏感的阅读。所谓敏感的阅读,就是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文章的难点、疑点、亮点,并将阅读中发现的理由与自己头脑中旧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以求得对文本内容的内化。

例如:于漪老师在阅读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时便深思:“东、西、南、北”四字有着怎样的含义呢?它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何不同?它与王实甫题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中的“南、北、东、西”有什么差异?它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又有哪些差别?……不难看出,教师的独立阅读体验与自身的知识储备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忽视积累终难进入游刃有余的佳境。

其次,点拨要求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累或体验。丰富的积累仅仅是运用好点拨的前提,因为教学中的点拨不是教者的自我陶醉,它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只有建立在对学生认知水平准确认识和科学预测基础上的点拨,才会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换言之,点拨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累或体验。如,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不妨引导学生回忆其初中接触过的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并在比较中让学生讨论,同样是在极其凝练的文字中出现多个意象,两者有何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从而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装的主体情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鱼戏莲叶蜜蜂
采莲曲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蜜蜂
水果与诗
江南
蜜蜂
蜜蜂
蜜蜂谷
和旧时的自己握手言和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