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飞+高洪显
【摘要】我省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雾霾围城”的背后,凸显了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因此,完善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先试先行和改革创新,促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对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中央战略部署,我省亟需对“考核什么、怎么考核、责任怎么界定”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绩效考核 责任追究制度
一、完善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意义重大
2016年12月22日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纳入了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中加入生态责任这一内容,将从制度上保障绿色发展的推动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也这为我省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提供指导。
(一)可成为完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质量好坏的传统评价指标一般是GDP,导致一些地区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出现了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意味着单纯的GDP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成本。因此,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公众满意度等评价指标的情况反映出来,有利于完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地衡量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发展的绿色化水平。
(二)可成为引导我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更新政绩观的重要引擎。在实践中,“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单一依靠GDP论英雄也一度成为部分领导干部的主流政绩观,改变这种评价政绩的做法需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以引导和督促,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突出“以生态文明建设论英雄”,这对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可成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整个评价考核工作的关键在于评价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约束和引导有侧重地推动我省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以此考核结果为依据对地方党委政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等。完善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约束和导向,可加快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为确保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主体单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全面性不足
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主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目前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是针对环保部门对于环境保护行为的评估考核,实质上基于地方政府环保目标的责任考核,对政府其他部门的环保工作人员无法起到引导、约束和激励作用,由于外部第三方机构尚未加入到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工作中来,考核体系没有考虑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反馈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和透明度。
(二)考核指标欠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科学性不足
我省各地区的情况不一、差异很大,虽然也在政府绩效考核背景下陆续开展了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工作,但是起步较晚,并且尚未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兵符等因素,缺乏科学合理系统的生态文明绩效绩效考核指标,而且对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绩效目标、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工作程序、实施原则以及推进实施思路等方面都缺乏清晰的认识。环境绩效评估数据的可靠性,目前还不能完全保证,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不够,这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三)考核比重较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性不足
我省被认为是区域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空气质量整体不容乐观,省内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全省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目前政府绩效已逐步体现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但其比重和地位较低,主要集中在环保部门的绩效考核方面,面向各级政府及公职人员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尚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以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来来推动各级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三、完善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引导鼓励多元参与度
1.利用网络力量提升公众参与度。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力量使公众参与到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的工作中来,一是加大省内新闻网站和各地门户网站宣传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工作,提高此项工作的传播效果。二是利用省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网络运营覆盖面,以新闻报、微信、微博等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平台,深入开展考核工作。三是设立生态文明绩效网络舆论关注指数,成立相应舆情监督小组,监测分析网络舆情,及时调整我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方案。
2.引导第三方环保机构投入考核工作。目前,我省的环保企业已成立有河北省冀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益生环保科技股份公司、河北国环环保开发公司、河北立格环保科技公司等几十家企业,针对大气雾霾、水源短缺、污染加剧等突出生态问题,一是鼓勵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政企合作,环保企业参与实施各级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建立环保企业独立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各级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使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的结果更具有公正性和公开性。
(二)典型带动更新干部政绩观
1.深化典型培树机制。一是定期发布各级政府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报告,引导各级政府制定和发布绩效考核报告,并将其作为评价各级党政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推选典型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和个人参与评选全国性的“中国生态文明奖”,在推选过程中同时开展我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讨论,以此推动我省各级党政机关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化和常态化。
2.更新政绩观,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对全省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北的系统学习教育,建立专项学习培训机制,提高生态环境决策、规划、保护的能力。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档案,全面系统地记录各级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进展情况。在政绩上实现GDP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使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对在治理大气雾霾、水源污染等方面没有切实履行建设生态文明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新增领导干部离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责任追究制度。树立鲜明导向,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力。
(三)智库合作提升考核科学性
1.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相关政策。建议省有关部门尽快将完善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列入立法计划,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激励保障、规范监督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阻碍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风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通过对于考核制度的设计和完善,让地方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身上的重担和责任,自觉打造我省的良好环境。
2.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国情,我省可以成立环保领域的新型智库,即生态文明智库,或与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合作,整合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数学和系统科学,对我省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并对京津两市及其他省市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剖析,精准把握适合我省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方案,发表高质量的智库报告,对我省实施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路径进行清晰的设计,对我省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湘溶.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观点[J].湖南师范大学,2016.7
[2]杨东民.社会资本视角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7
[3]刘剑洪.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7
2017年度河北金融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编号:JY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