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杰
【摘 要】《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瑰宝,其研究意义深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改变研究方向,于是译者主体性登上历史舞台。近些年,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本文主要分析《论语》理雅各英译本和辜鸿铭英译本呈现的不同特色,从而探究译者主体性在《论语》两译本中是怎样体现的。
【关键词】《论语》;译者主体性;辜鸿铭;理雅各
《论语》是经典儒家典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代表遗产。《论语》自开始翻译向外传播以来,陆续生成了数十个英译本。由于《论语》源语文本包含思想博大精深,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倾向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的存在导致了《论语》译本多样性,故研究《论语》两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译者主体性的一般性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者主体性在译界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学者们的研究与探索开始离不开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译者主体性通常包括译者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袁莉(2003)认为,翻译反映译者的主观意识,是个性和创意表现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翻译不是简单的在目标语言中恢复原文文本的工作,而是在译者理解的基础上再现原文。译者主体性的发展与翻译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因此,有见地的学者把译者也纳入翻译的定义中。例如,王克非(1997:47)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这意味着译者要将一种语言传达的文化内涵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胡庚申(2004:97)认为,翻译是选择活动,即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翻译。对翻译的本质的理解可以看作是译者的创作。因此,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可以促进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
二、《论语》主要译本简介与评析
论语是涵盖了伟大的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国内外众多学者都热衷于这部典籍的翻译。在众多译本当中,以理雅各译本和辜鸿铭译本最为广泛流传,由于其各自译本鲜明的风格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理雅各译本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经典的版本在西方国家出版,但是很少有学者能超越他。辜鸿铭的译本结合了西方文化与中国儒家思想,这一特点打破了“西方文化向外传播”的垄断性,林语堂(1994:589)曾说:“他(辜鸿铭)重要的贡献是对儒家经典的翻译。”
三、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比分析《论语》辜鸿铭理雅各两译本
1.翻译背景
十九世纪末,国内的暴乱和外国入侵是中国的重要政治问题,在这一时期辜鸿铭利用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对西方文化的深厚研究,开始宣传中国文化。
理雅各由于自身接受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他不能完全理解儒家思想。由于不同背景造成的翻译方面的差异可以在他们各自的《论语》译本中找到:
例1: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理雅各的翻译:The master said replied,“That parents,when alive, be serv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that,when dead,they should be buri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and that they should be sacrific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辜鸿铭的翻译:“I meant,”replied Confucius,“when his parents are living, a good son should do his duties to them according to the usage prescribed by propriety,when they are dead,and he should bury them and honor their memory according to the rites prescribed by propriety.”
在辜鸿铭的译本中可以发现其语言使用的高超技巧。他用“a good son”作为中心词,并使用平行句来翻译这句话。“sacrifice”提醒要记住父母和感恩父母。辜鸿铭用“honor their memory ”来表达深深思念父母的孝子的思念之情。这可能比理雅各的翻译更加生动和深入人心。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对他的翻译研究有很大影响。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保守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无疑理雅各是以谨慎的态度翻译的。他将“事”、“葬”和“祭”为“serve”、“bury”和“sacrifice”。这翻譯原文的内在含义上不能完全显示出来。相比较而言,辜鸿铭的版本较容易理解,更地道的传达了文章的内在意义。
2.译者的文化身份
在中国生活期间理雅各发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之后潜心研究了孔子,孟子等经典。辜鸿铭被称为中国东方文化的代言人,具有高水平的英语能力,孙中山(邵,1957:239)曾说:“中国有三大英语大师,辜鸿铭,伍朝枢,陈友人。”林语堂(香港,1996:159)也指出,辜鸿铭的英语非常好,在几百年前,没有人可以做得比他好。他在欧洲学习了大约11年,他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有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译者的文化身份形成各自的翻译特点,由下例可见:
例2: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理雅各翻译:”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辜鸿铭翻译:“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上例中,理雅各翻译“习”为“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perseverance”是指不断努力并在最后实现成功。“application”一词意味着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有着影响。在神学中,它可以指基督的未完成的救赎。理雅各是一位传教士,想要向中国传教。辜鸿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这句话中,他把“习”翻译成“put into practice”,这里是类似于实践的含义,比理雅各的翻译更加贴近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
3.翻译目的
理雅各是十九世纪著名汉学家,来中国当传教士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宣扬宗教文化,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面对这一现状他选择了调和的方法,借 《论语》译作来宣扬西方文化。尽管辜鸿铭深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但他对歪曲了中国经典的外国传教士们感到愤怒,认为他们破坏了传统中国文化,在译本版中他指出,“我不想让中国的传统和道德文化遭到恶意评论。”(1898:2)因此,辜鸿铭翻译《论语》的目的可以归纳为旨在对儒家文化的传播,纠正谬误、误解。由于两人的翻译目的不同,其对《论语》翻译差异在译本中也有迹可循:
例: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辜鸿铭翻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 Firstly,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 Secondly,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I have n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irdly,whether I have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
理雅各翻译:The philosopher Ze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whether,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 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从例3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泛化-具体”辜鸿铭式翻译结构,他把“曾子”译为”A disciple of Confucius“,英语读者可以由此来区分说话人物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上下文内容。
四、小结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看,这两个英译本存在不少差异。究其原因,译者主体性的共同特征是主观性,即译者的自觉行动,不同的文化身份,背景和目的,对译者的自觉行为有影响。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论语》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两个版本的翻译特点。由于不同翻译目的,不同的文化身份以及翻译背景不同,两个版本各有特色,理雅各和辜鸿铭来自不同的国家,对两个版本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儒家文化。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比研究发现,辜鸿铭的版本略优于理雅各的版本,辜的版本更加准确传神再现了传统儒学文化的经典内涵。
【参考文献】
[1]Gu Hongming.The Discourse and Saying of Confucius[M].Shanghai: Kelly & Walsh Limited,1898,1-2
[2]Ride,Lindsay.Biographical Notes.The Chinese Classics [M].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0:20-21
[3]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225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97
[5]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89
[6]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及研究,1997,4:47-51
[7]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哲学研究,1998,2:30-35
[8]袁莉.關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63
[9]朱熹.新刊四书五经·四书集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