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理论与写作教学新进展李冲锋

2017-07-27 21:17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创设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是写作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写作理论、写作教学理论发展缓慢,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关系。近年来,在叶黎明、周子房、荣维东、邓彤等一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的推动下,写作与写作教学理论方面有了一些新进展。2016年,荣维东的著作《交际语境写作》的出版,更是将写作理论与写作教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本年度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论文值得关注,如李冲锋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基础与情境创设》(载《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年第11期),陆平、何敏的《实用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析》,黄云和的《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特点与策略研究》(载《语文建设》,2016年第11期)等。这些文章都关注了写作教学中的“情境”。由此,不难看出,写作教学正在进行着一场由传统的重视文章向注重“交际语境”、注重“情境”的范式转型。下面选择相关作品加以评析,以期有助于读者把握本年度本领域的发展动态。

【评析著作】荣维东著《交际语境写作》,语文出版社,2016年4月版。

【原文摘要】写作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中,面向明确或潜在读者,构造书面语篇进行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任何写作都面临以什么角色、对谁、为什么、写什么、用什么方式写等交际语境问题。写作时,作者要揣摩语境要素,设想读者的需求和已有知识,根据写作目的选择话题,并对文章的结构、体式、语言以及内容详略等进行安排。写作时的话题、角色、读者、目的等语境要素决定语篇的内容和形式。

荣维东的这本书是近年来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研究领域具有理论突破性的著作,有可能会带来写作教学的整体转向,对写作课程的构建、写作教学的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本书在以下三方面的贡献是很明显的。

一、指出“交際语境写作”是写作教学新方向

作者首先辨析了“作文”“习作”“说话”“写作”“创作”等概念,追问写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写作实质上是一种书面表达和交流活动,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应付生活需要的书面交流技能。”①既然写作的本质是为了“应付生活需要”,那么传统写作教学中的“虚假写作”,就应该被摒弃。作者认为,我国写作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交际语境缺失。因此,我国的写作课程需要基于生活交际取向进行变革,向真实或模拟真实交际语境的写作全面回归。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写作教学理论的三大范式,并揭示了写作教学向交际语境写作转向。写作教学理论发展存在着三种范式:传统的关注写作结果为主的“文章中心”写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关注写作过程为主的“作者中心写作”,当代关注写作真实情境、动机和社会功能的“读者中心”的写作。在分析了三种范式的优势与不足后,作者明确指出:交际语境写作是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建构一种基于交流取向兼顾整合过程和文章的中国当代写作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我国的写作教育由结果写作向过程写作、交流写作的转型,可能是我国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希望所在。

我国的作文教学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只是在写作教学的局部、细部修修改改,不从根本上加以探讨,是难以真正突破写作教学的困境,取得写作教学的实质性突破的。荣维东从追问写作的本质开始,进而探讨写作的范式转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理论探讨上是有力度的。范式研究不同于模式研究,模式研究只是解决具体的教学的操作过程问题,而范式研究则要解决长时期大时段、大空间大范围、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荣维东对写作本质的追问、对写作教学范式研究是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他所指出的交际语境写作的方向,对写作教学的范式转型是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阐释基于交际语境的语篇写作的原理机制

新理论、新视角、新概念的引入与创造是解决学术问题、取得理论突破的重要手段。《交际语境写作》中广泛运用语用学、语境学、语篇学等相关学科新的理论成果,研究并阐释了基于交际语境的语篇写作的原理机制。在对写作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时,荣维东认为有必要采用一个新的概念,即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在论述了语境、语篇与语文的关系后,他提出:语文即研究语境与语篇互动生成规律的学科。在此基础上提出“写作即特定语境中的语篇建构”的新观点。

根据写作者所面对的写作交际要素,将语境要素和语篇形态放在一起,作者构建了“交际语境写作模型”,并以此来揭示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用一句话概括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就是:读者、目的、角色、话题等语境要素决定着语篇的内容和形式。这个交际语境写作模型为交际语境写作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交际语境写作理论,而且有助于指导基于交际语境理论的写作与写作教学实践。

从交际语境写作的视角,作者对交际语境写作的六要素: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本和表达进行了新的阐释,即读者,从被动接受者到文本潜在塑造者;作者是特定语境中的书语示意人;目的是作者通过语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和意图;话题是写作对话的材料、场域与情境;文体是书面交流模板;表达要选择合乎语境的言语形式。正是因为交际语境写作新视角的介入,写作的六要素被重新打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不仅让人获得了对这些熟悉概念的新认识,而且可以指导基于交际语境的写作有效地展开。

三、阐述基于交际语境理论的交际语境写作策略

好的理论研究直面实践,其研究问题从实践问题中来,研究问题的解决可以指导实践问题的改进。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研究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从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虚假写作”、无效教学等问题出发,提出最为关键和迫切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什么是写作?它的本质是什么?基础教育写作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有何依据?从广阔的学术视野看,写作教学理论发展到了什么地步?有哪些有效的科学理论、方法、策略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据?等等。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为写作教学实践的改进服务。

交际语境写作策略部分旨在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实践角度阐述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策略和教学策略,包括语境分析策略、语境构思策略、读写结合策略、写作任务设计策略,以及基于“6+1”特征指标的作文评价策略等。这些策略许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既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也有助于启发我们研发新的写作策略和写作教学策略。书中不仅提供了这些写作策略和教学策略,而且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和写作教学案例,这就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策略,进而在写作和教学实践中运用。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围绕写作任务设计、作文修改、作文评价等进行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应用的探讨,还讨论了我国写作教学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结合交际语境理论提出解决路径。比如,针对传统的写作命题,作者指出应该叫写作任务设计,基于话题、作者、读者、目的、文体、语言等要素考量的真实语境写作命题,是解决当前写作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交际语境的好的写作任务,应该提供明确的交际语境,制造一种情感或认知冲突,成为一种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这些内容为写作任务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向上的指导,而在此基础上作者所提供的具体案例,则提供了可模仿、可实操的指导。这就起到了很好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交际语境写作》这部书,不仅提供了新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现了理论研究的突破,而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实践品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部值得认真学习、实践运用的著作。

【评析文章】陆平、何敏:《实用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析》,《语文知识》,2016年12月下旬刊。

【原文摘要】创设情境是实用文写作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课例研究,实用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可采取如下三种策略。一是任务驱动策略:以交际性任务情境驱动学生投入言语交际活动;二是情境联动策略:以“情境链”串起写作教学环节,推动教学进程;三是情境支持策略:以写作情境“五要素”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以低效而受到人们的诟病。作文教学甚至处于“教而未教”的状态,即表面上教师是在教学生写作了,可实际上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真正的写作内容,学生也并没有学会如何写作。破除写作教学“教而未教”的状态,走出写作教学困境,是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界一直在努力探索的。由写作命题、教师指导转向情境创设、支架支持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正逐渐成为写作教学变革的一个新方向。在这种教学转向中,创设合宜的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如何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是一个很具体、很现实的问题。陆平、何敏的这篇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思路。

一、三种写作教学策略改变对传统写作教学的认识

作文教学往往以命题的方式来驱动学生写作,多是给出学生题目后由学生自己来写作。传统的命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并不能达到真正驱动学生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加给学生的要求和束缚。这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作文,感到作文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教师的指导也多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缺乏给予学生有力的学习支架,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本文探讨了任务驱动策略、情境联动策略和情境支持策略三种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任务驱动策略,是以交际性任务情境驱动学生投入言语交际活动。情境联动策略,以“情境链”串起写作教学环节,推动教学进程。情境支持策略,以写作情境“五要素”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这三种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写作教学方式,看到了写作教学新的可能、新的方向,那就是以情境创设策略驱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的展开。

二、三种情境创设策略为写作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做法

本文所提供的三种情境创设策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例如,在探讨任务驱动策略时,作者谈到,以交际性任务情境为载体,可以明确写作目的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担当角色,可以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实用文写作教学中所创设的言语交际情境与写作语境应具有一致性,共同指向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境链”这个概念的提出,也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它启发我们,写作教学环节可由具有逻辑关系的几个“情境”串成“情境链”来推动教学进程。写作情境“五要素”即交际任务、交际目的、交际角色、交际对象和交际语境的分析,确实可以构成学生写作的“支架”。五个要素的运用也具有方法论意义,学生写作时可以先列出一个五要素表格分析五个要素,然后在清晰认识五要素的前提下进行写作。这种清晰认识基础上的写作与模糊不清状态下的写作,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略感不足的是,文章没有就如何进一步设计这些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任务驱动策略部分强调“情境与写作语境相一致”,并指出“两者若不匹配,情境的引导作用便会大打折扣,甚至误导学生,导致偏题。”文章只是点到为止,在如何才能使“情境与写作语境相一致”上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情境链”的提出是很有新意和价值的,但在如何才能创设出有效的“情境链”上缺乏有效探讨。这就需要教师在如何使用这些策略上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索。虽然如此,这三种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仍然为写作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方向。此外,本文题目为《实用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析》,但本文所探讨的这些策略对非“实用文”文章的写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以课例解读为抓手解读情境创设策略易于学习掌握

本文对三种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而是结合于永正教师给四年级学生执教的《写招领启事,采访,写报道》的课例进行的。对三种情境创设策略的分析始终结合着这个课例的解读,这样就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理论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解释实践,一是指导实践。理论解释实践,就是用某种或某些理论来解释实践行为,从而对实践做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合理的解释,既可以说明实践的合理性,也可以说明实践的不合理性。理论指导实践,就是用某种或某些理论来指导实践操作,改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使实践变得更好。在本文中,三种情境创设策略能够很好地解释于永正老师的课例,做到了理论解释实践;而这三种情境创设策略也可以指导其他写作教学,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的案例,以课例解读为抓手解读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2016年写作教学研究进展的综述,可以看到脱离交际语境的“悬空的”、“虚假”的写作正逐渐被摒弃,基于交际語境的写作将成为写作教学的新方向。与此相对应,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支架的创造等将成为教师写作教学努力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①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作者通联:上海浦东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