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中的“四愤”浅析

2017-07-26 16:25胥飞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抗金年青出师表

1186年,陆游61岁写了《书愤》,深沉、慷慨地表达了他的愤情。四联56字,无一“愤”字,却句句皆“愤”。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那么,他缘何生愤、愤什么呢?

一愤“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二愤“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除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三愤“鬓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四愤“国无人”。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出《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放的风格。

胥飞龙,湖南临湘市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抗金年青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表》教学设计
对歌趁年青
年青一代应助力长辈科学用网
岳飞大破金兀术
占先
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吴玠吴璘及其子孙汉中宦途遗迹考述
岳母刺字
Effect of chloride salt concentration on 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cement-treated Lianyungang soft marine c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