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忠
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并不在语言文字之下,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文本教学,忽视了标点教学。有些教师仅仅把标点作为断句停顿的符号,没有把标点视为文本的内容,以致课堂教学中对标点教学视而不见。小学生随着升入中段,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这一阶段的学习,对今后的写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
一、以句为例,了解逗号和句号的区别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它不可放在一行之首。逗号的形式为“,”,它可以用在以下地方: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句号是一个“出勤率”很高的标点符号,在许许多多的情况下都要用到它,最基本的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即一个语言格式不论长短,只要是能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
学生的作业练习中对逗号和句号的使用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小明的凳子坏了,坐上去不小心会跌倒,小红看见了,记在心上,她从家里带来了维修工具,放学后,大家都走了,她独自一人蹲在教室里,丁丁冬冬地修起来。该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全部使用逗号代替,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还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绒毛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其实这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学生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就使用了句号,破坏了句子的整体性。
二、以段为例,掌握冒号和引号的基本用法:
2013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独立测验中有(如图)这样一道试题:
此段话选自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八组第一篇课文,其中一题就是让学生在方框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作为四年级学生,已有学习标点符号的基础,再加上又是課本上的知识,满心以为孩子们会得心应手,可是结果却让人匪夷所思。全班40人,全对仅1人,其中有27人错在填写“;”处,9人错在填写“、”处。反思后从学生角度考虑,第一,“先入为主使然”,他们认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认识和运用汉字,缺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强烈意识,而“意识决定形态”,所以导致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差强人意。第二,“理解不清惹的祸”,学生对于这段文字所表述的意思理解不够清晰,正是由于20世纪人类在这两方面取得的成就,才日益把地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所以,对内容正确理解是填写标点符号的前提。
所以,将标点符号融于语段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达到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目的。
从四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通过对四册语文课本的梳理,发现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开辟了“我的发现”板块,用来集中训练引号的用法。引号的用法包括4种: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表示对阐述对象的强调;表示特殊称谓;表示特殊含义。
引号作用的阐明通过例举实例大多数同学都能了解,可是将引号的众多句例放在一起,让学生辨别区分是它的哪种用法仍存在很大困难。“我的发现”做下来,全对的同学只占全班5%。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出示一段没有标点的语段,让学生进行填写,抓住这个学习标点符号的最佳时机,像推敲语言文字一样去琢磨标点,感受标点运用之精妙。课文永远是最好的风景区,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一文中年轻人得知杰克逊大叔让他免费得到食物却并不需要付出劳动时坚决地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全班同学都知道对人物说的话要加上双引号,再细细品读,把这个感叹号与前面的“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一对比,会发现尽管此时此刻饥饿至极,但是依旧传递出高亢的、坚定的声音。这声音便是他自尊、人格的体现。由此可见,标点也大有文章可做。小标点承载的是大语文的信息,利用标点符号优化语言训练,让它们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三、以篇为例,灵活运用六种标点符号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规定,中段学生按要求应掌握六种常用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中段在此基础上只要进一步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即可。
我们利用聊天的话题进行拓展,两天一个话题小练笔,每月一次单元习作,把对标点符号的训练量化到每一篇习作,平时教学善于引导,对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加以肯定与表扬,选出好的例子,进行全班指导与教学。例如:学习了童话专题后,结合标点教学,设计了“我和标点符号的故事”童话习作。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对自己经常混淆标点进行了深刻反思,效果斐然。
标点符号承载的信息量并不大,但学生使用情况不尽人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系统、长期的训练。标点符号的训练要做细、做勤:每日一句错例评改;每课一段精彩赏析;每单元一次作文修改;每周一次标点感悟,制作成标点感悟卡,集卡成本;每月举办一次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主题班会,并将活动照片配文展示等等。用古今中外关于标点的趣闻轶事启迪他们,明白小标点中蕴含着大信息,千万不可小瞧。组织了各种比赛,课堂上及时展览学生的练习成果,班级的文化墙专门用来展览自己的作品。展评后,评选出名次,进行颁奖。
系统学习标点符号知识是一种慢功,它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和掌握技巧的过程,得勤学苦练,天长日久方能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