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城建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杨雅琴
大数据环境中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传统银行的转型
泉州市城建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杨雅琴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繁盛,互联网金融逐渐兴盛起来。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内兴盛的金融模式,这给传统银行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也推动着传统银行的转型。该文通过分析大数据环境中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和创新,探讨传统银行转型策略,以期为银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创新 传统银行 转型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炙手可热,是目前全球金融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与传统金融相比更具有创新性,因此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让传统银行领域承受了巨大压力,很多业内人士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给传统银行造成的影响给予了更多关注。
1.1 概念分析
大数据环境中的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实时分析大数据、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予以有机整合,向互联网金融机构准确提供客户全面信息,对客户交易、消费信息予以挖掘、分析,进而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并对客户行为加以预测,让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与营销更有针对性、保障性、计划性,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利润。
1.2 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已经蓬勃彰显优势的环境中,目前互联网行业已经获得国家支持,而政府已经出台了互联网发展计划、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制度,这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使得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拥有更为开阔的前景。目前,我国实施的“互联网+”行动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展开金融交易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合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产物,这也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满了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如现阶段常用的支付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金融平台与交易形式日渐普及。在买菜、吃饭、购物、消费等领域,支付宝与微信的支付功能均为人们提供了巨大便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逐渐增多,其中的金融产品也日渐丰富。目前,互联网金融正朝着智能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服务体系也日益完善。此外,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技术的推广、搜索引擎的优化、互联网社交的普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推广也具有推动作用。网络借贷已经十分常见,支付宝具有的“蚂蚁借呗”功能,可以根据人们的信用记录提供额度不等的借贷服务;另外,大量网络理财方式不断涌现,第三方支付功能也日益增多,这就让第三方交易平台类型更为丰富、种类更为多样,在网络渠道上交易的人也日益增多,交易额不断增大,说明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成长,且发展成效理想。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逐渐发展成现今商品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大数据环境中,传统银行的发展机遇增加,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以下几方面可看出其面临的挑战:
(1)银行负债。在大数据环境中,我国传统银行社会融资的比重逐渐降低,过去的比重为95%左右,而现在仅有50%左右,降低最明显的部分为客户存款。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融资方式及渠道更为多样化,传统银行的负债业务层面面临重大压力。同时,传统银行存在渠道脱媒、资金脱媒与客户脱媒现象,其客户逐渐分流,贷款日益降低,金融债券的融资成本逐渐升高,导致传统银行效益受到影响。
(2)资产业务。传统银行缺乏高度信息化,软件设备更新速度慢,且事前调查方面做不到尽善尽美,极易导致银行面临潜在风险。如近年来并不鲜见的不良银行贷款项目就是一个明证,传统银行往往是最后才察觉到风险,从而面临一些资产损失的风险。
(3)盈利能力。大数据环境中金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传统银行缺乏竞争力,导致收益率慢慢下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银行客户群会逐渐缩小,故而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会大幅降低。
3.1 移动化趋势
“移动化”就是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互联网金融客户端,如手机银行等。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大幅增加,从过去的手机短信支付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支付,之后是客户端支付。大数据环境下,网民已经自PC端逐渐迁移到移动端,移动化支付的时代已经到来。
3.2 “自金融”发展模式
“自金融”融资模式指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与投资服务,而在资金供需方面,双方均是个体,不同个体可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融通或借贷资金。互联网的发展让金融机构与IT技术的产业界限变得模糊,金融服务向脱媒化发展。当信息完全对称时,不同个体对于各种金融信息的资源也能完全掌握,那么现今的间接融资就会无存身之地,而是变为直接融资。
3.3 重视客户体验
传统的金融模式中,在了解金融产品过程中,用户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互联网金融让资源更加开放,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参与主体可以平等沟通,用户变成主动搜寻角色,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取互联网上性价比高的产品,这样不仅会激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更要求企业重视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个性定制或更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进一步优化配置金融资源,让交易成本可控,客户可自行挑选自己喜欢的金融产品,以便捷的方式完成支付交易。理想状态中,互联网平台的支付成本为0,交易成本为0,而金融媒介也会被取代,最终消失,最终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自金融”。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给传统银行造成了冲击,传统银行面对的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革命浪潮。在这一环境中,传统银行必须转型升级,以此应对大数据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传统银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型:
(1)采用跨行业的商业模式,超前研究重大课题。在大数据环境中,传统银行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走创新路线,对跨行业商业模式、重大技术的创新加强研发力度,尽可能提高研究范围、内容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将视线放大到全球范围,不断提升定量化的程度,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传统银行需重视迭代效应,将银行的原型产品及服务上线,通过用户反馈对金融产品加以调整,不断开展产品创新与完善,获得用户认可。
(2)传统银行不仅要“大胆创新,谨慎试验”,同时还应积累成功经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传统银行业务流程改革及结构性改变之中。
(3)传统银行应遵守互动、开放的理念,尽可能扩大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交集,管理者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建立清晰认知,并利用自身基础与优势,让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融合起来,不做“温水煮青蛙”中的“青蛙”,积极应对时代变迁,把握发展机遇,让银行在大环境时代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传统银行应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转型升级,从而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远发展。
[1] 温信祥.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现代金融变革趋势[J].新金融, 2014(11):4-9.
[2] 胡光志,周强.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法学评论, 2014(6):135-143.
[3] 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 2014 (2):63-65.
[4] 于小洋,高雪林.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探究[J].电子测试, 2013(7s):219-220.
[5] 李仁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J].中国金融家, 20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