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数据分析”发放助学金有滥发之嫌

2017-07-25 19:34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提出申请刘文大数据分析

银行账户上一下多出600元,并注明为学校发放的助学金。最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刘文(化名)收到银行短信中的到款通知后有些不相信。那么,未递交申请资料的刘文为什么能获得助学金?原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运用大数据智慧助困系统,對学生家庭成员信息、学生本人及受资助信息等上千万条数据进行分析后,从中筛选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对他们进行资助,发放“隐形助学金”。(5月18日 《成都商报》)

【点评】学生没有递交申请也能获得贫困资助,学校的做法有滥发助学金之嫌。使用先进技术甄别贫困生确实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但凡事应有度,发放助学贷款还是应该按照规定程序执行。没有提出申请的学生,按规定就不能列入资助范围,学校如何能超出规定范围对其进行资助?某些贫困生未提出申请,肯定有其原因,可能是其另有资助来源,也可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强自立,对此学校应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似此强行“救助”,于情似乎高尚,于理未必可行。

猜你喜欢
提出申请刘文大数据分析
朴槿惠被延长关押六个月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乖僻自是,悔悟必多
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作者顺序更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