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策略初探

2017-07-25 18:33琚书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思想

琚书萍

《史记》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先秦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学派众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中卓然独立、自成体系的,则是儒墨道法四家。他们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令我们折服。

学习诸子的思想,能启发引导学生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同学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基于此,笔者以《论語》选读为例,探寻诸子散文的阅读方法,以求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孔子被人们尊称为“至圣”先师,如此高的评价不禁令人感叹:圣贤离我们好遥远。学生常常会把孔子看作一个高高在上、很遥远的圣人,但是深入了解《论语》,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爱国志士,是我们思想的朋友。穿越两千五百年历史的烟霭,他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一、时代之殇——孔子时代出现什么问题

《论语》选读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已经从某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社会黑暗、大厦将倾的局面。

如第1则仪封人赞美孔子“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借孔子来宣扬大道。仪封人对孔子高度赞美的同时,也客观揭示了社会礼崩乐坏的一面。又如第2则长沮、桀溺对孔子傲慢的言行,也能反映众生在动乱时局面前的不同反映,桀溺质问:“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怅然若失地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社会局势如大水奔流,混乱到了极点,谁能改变呢?唯有孔子冒天下之大不韪,以积极救世的态度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声嘶力竭地呐喊“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政,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长沮、桀溺等人无奈避世,而孔子选择逆流而上,知其不可而为之,试图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还有第3则,楚国的狂人接舆喊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并对孔子“趋而避之”,面对社会动乱,众人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政治道路的危险可见一斑。

孔子活动的独特历史舞台即春秋时代,诸候兼并会盟,国家分崩离析,战火不息,民不聊生。周朝的封建制度已无以为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渐加多。

由此可见,孔子处在一个国家局势混乱到极点,道术无法推行的时代。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之际,是孔子站在了时代巅峰,对混乱污浊的现实发出第一声呐喊!

二、擎天之柱——为何孔子能拯救混乱时局

弃官离鲁,周游列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面临如此困境,孔子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1.孔子勇担大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展现时人对孔子的不同态度,长沮、桀溺两位避世之人对待子路问津的傲慢无礼,甚至耰而不辍的举动,透露出对孔子宣扬正道的嘲讽与不屑。接舆这位楚国狂放之士放歌规劝孔子退隐避世,消极出世的思想令人扼腕。丈人明长幼之节,却失君臣之义,选择避世以洁身自好,委婉地批评孔子的人生抉择。

无论是咄咄逼人的长沮、桀溺,还是狂放不羁的接舆,亦或是矛盾痛苦的丈人,他们都选择隐居来逃避黑暗现实,又何谈拯救水火中的苍生?孔子的行为与其截然相反,孔子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对自我考虑较少,更重视社会道义的担当,这样行义而非谋利的人才有可能担当大任。

2.孔子修己安人

《当仁,不让于师》通过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师生之间的问答,多角度展示孔子为学博大精深、为人谦恭和蔼、为师循循善诱的性格特点。

首先是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子贡言有二,一是“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至高点,后人进一步称赞“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赞美孔子出类拔萃的才能。二是“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上天之比突出孔子的高不可及,赞美孔子无与伦比的威望。颜回则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的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可想而知。还有公西华、子游或赞扬孔子谦逊,或与孔子论道,这些都看出儒家师生间的平等、坦诚相待,与孔子为人的谦逊平易。

其次是孔子的自我认识,有三处,一是当别人评价他圣仁之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百折不回,岁寒不凋,孔子的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可亲;二是学生怀疑他有所保留之时,他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行为坦然,率真简单,孔子的真实寓于言行之中,可爱;三是子路不满他拜见南子之时,他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师生平等,坦诚相待,孔子的亲切寓于实际之中,可敬。

最后是孔子对弟子的态度,“贤哉,回也”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痛惜伯牛突染重疾,“天丧予!天丧予”,哀恸颜回之死。可见孔子对学生充满爱心。

一个简单真切的孔子,一个平实和蔼的孔子,一个直率赤诚的孔子,对待他人或莞尔一笑,或矢之,或哂之,或喟然而叹,或恸哭不已,我们通过时人、学生以及孔子自己,了解他为学为人的特点。

综上,孔子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执着与坚韧。《论语》选读第一节和第二节都让学生认识到,心忧天下苍生、胸怀治国安邦之志的孔子才是拯救乱世的不二人选。

三、仁爱之道——孔子如何拯救天下苍生

孔子以“仁爱”之心传经布道,涵盖孝悌、忠信、智勇等,把它当作为人处事之范,当作治国安邦之道。这何尝不是拯救苍生、协调社会矛盾、达到稳定统治的途径?《〈论语〉选读》部分后五节分别围绕不同主题来展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1.孔子的生存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孔子以大量警句启发世人提高人生修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人们在求知中正视自己的无知,勤于思考;“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告诫人们在犯错时正视自己的错误,坦然改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点拨人们处世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规劝人们要诚信待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鞭策人们要久经考验、磨砺意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提醒人们时光易逝、珍惜时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指引人们不可急功近利,要高瞻远瞩。

孔子从求知、为人、处世、政治等方面,教诲人们正视自己的无知,勇于改正错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醒人们要有坚强意志,珍惜时间,取信于人,不可急功近利,这些理念符合当下立德树人的要求,能帮助大家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责任意识。

2.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展现孔子教育思想的根本原则,即人人应该接受教育,且要因材施教。这种平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正是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因材施教”最鲜明生动的例子便是“闻斯行诸”的故事。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向孔子求教“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假如听到一个合乎义理的事情,是否要立即付诸行动。面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予两位学生不同的答案。子路性格鲁莽草率,孔子便建议他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冉有则个性谦退,畏缩不前,孔子便鼓励他立刻付诸实践。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正体现了孔子多元的教育评价,这高明的评价影响了学生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成长。

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孔子也给大家点明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启发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下乐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

3.孔子的“仁义”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角度反映孔子“仁”的思想,如“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观点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孔子有两个核心思想,即“仁”是“礼”在人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实践,“仁”的本质是爱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孔子集中强调“义”,追求富贵没有错,但一定要符合道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诚信待人,这种“义”的价值取向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崇德尚义的优良传统。

孔子的“仁义”观可以规劝当世的统治者结束杀伐征战,可以教育黎民苍生以仁义之心处世,更启发当下的我们尊重人格、关切生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大家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通过以上策略阅读《论语》,我们了解孔子以自己的滿腔热血倾注于宣扬“仁”的思想,哪怕困于匡蒲,绝粮于陈蔡,困难重重,他依然坚守理想,努力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呕心沥血奔走呼告,其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产生深远影响。不同时代,同一梦想: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具有执着与坚韧的品质,努力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两千五百年后,当下中学生并不是久坐教室死读书的知识机器,而应该做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综上所述,传统经典和圣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有法可依,有策可循。在执教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阅读思路: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诸子能够拯救混乱的时局?诸子如何拯救?依照这样的阅读策略,能启发学生深入文本,丰盈思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思想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